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一流学科水准,以出版助力学科发展

  2022-03-18 09:22:12
分享到:

《心脏大血管外科学》董念国,胡盛寿,杨辰垣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3月版/ISBN 978-7-0887-4/定价 680元

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心血管病整体高发,发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给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围绕“健康中国2030”的总体工作目标,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推进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是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心脏大血管外科学》一书,涵盖了当代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基础解剖、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手术技术、围术期管理和远期效果等内容,在遵循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吸收纳入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热点,内容翔实,系统全面,并配有全媒体增值拓展项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一、原创性强,既反映国内外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域最新成果与研究动向,又立足我国人群流行病学情况进行探究

1978 年,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在阜外医院成立,培育了中国第一代心血管流行病学专业队伍。1979年,中美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开展中国首项国际化的心脑血管病发病和危险因素研究,为流行病学研究形成中国特色并真正融入世界贡献了重要力量。医学的关注对象是人,但由于种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差异等,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群发病情况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因此医学的发展既需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立足国情,关注本国人群发病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由于心血管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在对数量巨大的的心血管病事件的处理中,我国的心血管病医生也积累了大量针对我国人群特有的疾病模式的治疗理念与方法。但在专业参考书籍方面,目前市场上心外科专业参考图书多为欧美国家引进版,尚缺乏立足国情,由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原创,对学科进行全面总结阐述的专业著作。该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方面的欠缺,该书由活跃在科研和临床一线的心外科领域一流专家学者编写,立足我国人群流行病学情况,全面介绍了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的基础理论、临床技术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瓣膜外科、冠脉外科、心脏移植与心肺联合移植等内容,涉及心脏大血管外科和有关边缘学科,范围广泛,内容具体,是一本大型专业参考图书。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指导。

二、一流的作者团队,一流的学术水平,经典畅销书的潜质

一流的学科著作需要由一流的作者写就,该书由心血管领域院士领衔编写,三位主编都是国内心血管领域领军人物,作者团队囊括国内临床一线的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域专家,理论论述权威、扎实,同时十分贴近临床需求。书中包括千余幅原创手绘彩图,对各类手术步骤进行了科学、准确的描述,还利用二维码技术附上重难点手术视频,视频由主编亲自录制、讲解,使全书实用性极强,兼具艺术性与可读性。该书内容权威、经典,既有对心脏大血管外科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也有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还有对临床重点、难点疾病的详细阐述,以及学科的最新进展,做到了权威、全面、实用,心脏外科、心脏内科、心血管介入科、超声影像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等科室的专业医师、技术人员、医学生、研究生等人群都可参考使用,具有成为学科经典、畅销、案头必备参考书的潜质。

三、展望学科未来,助力中国心脏大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

在过去10年内,我国政府对心血管基础研究的资助金额增长了15倍,中国发表的心血管病论文数10年内增长5倍,占全球心血管病论文总数的10%。在一代代医学家的努力下,我国心脏大血管外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飞跃,无论是技术理念,还是手术方式方法,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心脏大血管外科现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未来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师绝不是单纯的“开刀匠”,必须是临床-科研并重、外科-介入共存的复合型人才。中国心脏大血管外科要争取更大发展,缩小与世界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必须正视潮流趋势,重视年轻医师培养,通过高标准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建设更强、更有活力的医疗事业。医生的继续教育与学习,一本权威的专业书籍必不可少,该书充分反映了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全面,对目前备受关注的微创技术、特殊体外循环技术、杂交手术等内容都有涉及,编写者学术地位权威,编写团队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全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配有清晰的临床图解,原创性、实用性极强,符合当前卫生形势下国家、人民的需求,对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责任编辑 张奥希)


责任编辑 张奥希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