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3月十大好书发布
近日,商务印书馆2022年第3期“踏春·读书:月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编辑戴燃、胡运彪,通过直播向读者推荐重点新书,发布3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并抽奖赠书与读者互动。
经过读者投票和专家评审,2022年3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红色气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众神的怪兽:在历史和思想丛林里的食人动物》《伟大的考古学家》《创造现代世界:英国启蒙运动钩沉》《买与不买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时代实践》《叶斯柏森论语音》《发展地理学导论》《唐宋禅籍俗成语研究》入选。
《红色气质》线上首发
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新华社记者在现场记录了无数个历史瞬间。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就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红色气质》一书依托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以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人与事。其中,多幅照片是首次公开发布。
陈小文在直播间与读者介绍了《红色气质》一书,分享其中一个个普通共产党员感人至深的故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红色气质》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共通的精神气质,留下无数震撼人心的故事,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学术类图书丰富读者精神生活
汉译名著上新《论财产权:约翰·洛克和他的对手》,该书作为西方研究洛克财产理论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塔利最为人称道的原创性研究之作,通过考察洛克写作时身处的17世纪的观念史背景,比较了洛克与霍布斯、格劳修斯、普芬道夫等自然法思想家的理论差异,突显了洛克的独特贡献。
多种语言文化类图书本月上线。《东亚诗经汇函》对2000年来东亚数量庞大的宝贵文献进行筛选、汇综、梳理,从而形成一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诗经》汇注本,无论对于东亚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还是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唐宋禅籍俗成语研究》通过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唐宋禅籍中出现的1759条俗成语,得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结论和规律性的认识,对深化唐宋禅籍俗成语面貌的认识,丰富近代汉语的研究内容,推动汉语语汇史的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语言的科学》《语言的进化生物学探索》《叶斯柏森论语音》《职场日语情景会话速成》等图书,可以满足语言学习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如何理解人性、教育、进步与追求财富?英国何以成为“现代性”的真正故乡?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图书《创造现代世界:英国启蒙运动钩沉》独辟蹊径,考察了英国启蒙运动这一鲜被触碰的话题,阐明了源自英国的诸多思想如何使现代世界首先在这里扎根。《政治与爱的秩序》《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制度研究》《稽古与随时》也从不同角度带领读者探索历史。
此外,商务印书馆3月还推出《发展地理学导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概览(修订本)》《社会心理学的时代实践》《反思剑桥》等图书。
大众类图书引领“游读”新风尚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本月商务印书馆推出了众多自然博物科普类好书,诸如《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伟大的考古学家》《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树梢上的中国(全新增订本)》等。“自然文库”近期推出了《稀有地球》《寻找金丝雀树》《寻鲸记》。“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推出罗新璋翻译的《红与黑》。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影响了不止一代中国观鸟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时隔22年,商务印书馆推出马敬能全新修订版,在书中增加了1448条鸣声二维码、2831条识别要点标识,并对大部分的鸣声进行了文字描述,读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聆听鸟鸣声。《树梢上的中国(全新增订本)》是梁衡以古树为主题创作的封笔之作,此次修订加进了近年来新采写的 11 篇文章,在历史年代、国土区域、树木品种方面都填补了空白。
消费时代,支配我们的是商业逻辑还是内在需求?是我们在选择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在支配我们?《买与不买的心理学》从日常生活的经典场景与案例出发,勾画出“占有欲”与消费行为的心理机制,给予心理学与哲学侧面的阐释。
考古学本身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伟大的考古学家》另辟蹊径,通过讲述70位对现代考古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学家的人生经历,勾勒出考古学自19 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轨迹。无论作为考古学普及读物还是作为考古史、科学史著作,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是一部写给“吃货”的艺术史,也是一场“活色生香”的时空旅行。该书以绘画艺术作为切入点,讲述“吃饭”这件事在人类历史中的演变以及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责任编辑 张奥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