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物语》丛书:激活文化遗产 传播中国声音
大型丛书《丝路物语》书系,由西安出版社自主策划出版,自2019年1月11日举行首发仪式至今已出版四辑共40余册,覆盖8个省、市、自治区,共计40处博物馆或遗产点,线路跨度近5000千米,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和关注。该套书由著名文化学者李炳武担任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的专业学者参编,并由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内容紧紧围绕深入挖掘丝绸之路物质文明的精髓,从大文化的角度讲述文物故事,体现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是根与魂。这套书用珍贵的一手资料,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遗存、人文故事和风土人情。从宏观的视野,用简明的文字,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博物馆、大遗址进行全方位梳理,精选标志性文物,演绎这些国宝背后的中国故事,全景披露自商代以来三千多年的历史。每册图书聚焦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博物馆、一处古遗址或一座石窟寺,选用专业级文物图片,从整体、局部、正面、侧面多角度全方面展示,让读者仿若走入了前所未有的“高规格鉴宝会现场”,感受文化的震撼与感动的同时,让读者更好地认知历史、感知经典,体验与文物“对话”之趣。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视察西安博物院时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特别是近年来,文物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伟大文明。然而大多数文物的故事并不为年轻读者所熟知,或者知之甚少。不少人虽有深入了解的想法,但缺少简便易行的方法。而且人们逛博物馆时容易产生体力耗竭、注意力或兴趣减少的“症状”,看懂展品信息的标牌吃力,以至于如果没有发现足够吸引眼球的“完美”展品,观众就不愿意停留。对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参观博物馆来了解文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丝路物语”丛书正是为破解这一难题而来,把耗时耗力的参观博物馆变成读者常读常新的“手中的博物馆”。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物遗迹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去展现出来,让他们真正地走近百姓、融入时代、面向世界。《丝路物语》丛书摆在读者面前,可以瞬间拉近与文物的距离,容易使人产生穿越时空的共情。读者甚至会脑补当时的情景,恍若走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代入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这种强烈的感情可以让人产生极大的热情,使人不自觉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来。
用文物、文化遗产等回溯真实的中国记忆,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是出版人的责任和担当。如今的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站在世界之巅,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当为之骄傲和自豪。“丝路物语”丛书,以文物为原点,以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丝路记忆为延展空间,可谓是一本有深度的博物馆旅游观光指南。丛书通过层层推进的讲述方式,立足广阔的文化视野,阐释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文化记忆和民族烙印。这是一部启封丝路文明的记忆之书,一部积淀文化自信的启智之作,一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著。
“丝路物语”丛书对博物馆、大遗址、石窟寺等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从中甄选国宝菁华、讲述文物传奇、铺陈历史画卷。文物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文物中有我们的过去,有我们先人的过去。如果没有文物留存的记忆,我们就是无根之木、无枝之叶。本套书旨在让藏品鲜活起来,让传统历史文化贴近生活,通过文物,采取探索与普及相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加入故事性、趣味性,使文字更为可读。文物知识、历史遗存、人文故事、风土人情尽在其中,每一本书都是一场豪华版的“文化盛宴”。从图书的内容特点看,以阐释文物为重点, 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能够使读者静静地品味和欣赏中华文物,传达出对历史的沉思和感悟,完善对文物、丝绸之路和历史的认知。
第一辑主要以西安及其关中地区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主,如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首座以大唐王朝宫廷珍宝和佛教艺术为馆藏特色的法门寺博物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博物馆;陕西创建最早、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的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碑林博物馆等。第二辑延伸至陕西周边的省市地区,以省级博物馆为重点,如河南博物馆、甘肃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等,覆盖周边地区。第三辑以专题性博物馆为主,辐射周边地区,如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为特色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以及大唐西市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馆,南阳汉画馆等。第四辑以华夏文明中心和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文明中心为主,如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殷墟。以秦汉历史文物为主的咸阳博物馆,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将文化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本套丛书是一套紧跟时代脉搏的书,紧扣“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内核,既有对重大考古事件的集中展现,如殷墟考古,南海I号水下考古等等,又有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多维度反映,涉及仕宦生活、服饰流变、宗教传播、饮食习俗、战争记忆、婚丧习俗等方方面面,仿佛是一幅完整而全面的古代中国长卷,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追寻先人经历的苦难与辉煌的同时,让古老的文物与历史对话, 自觉传播历史悠久的、智慧的中华文明。 这些重要的文化遗存,充分突出其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有效地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丝路物语》书系
西安出版社
2021年12月出版第四辑
每册定价:78.00元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责任编辑 张奥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