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向未来,人才是第一资源,盘活这一资源,“动力”在于改革。看完了2021年湖北科技创新的精彩图荐,接下来的“荆”彩现场,一起去看看湖北如何念好“放”字诀,让科研人才“名利双收”。
记者王珣:“名利双收,最重要的就是突破科研成果所有权、处置权的政策壁垒,这也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中最难的。湖北如何破题?我们从湖北工业大学最近的一项成果转化中寻找答案。”
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韩志雄:“以前我只能用超声检测钢管内壁,现在可以用涡流阵列技术检测外壁,让我的设备单价提高了,每年增加800万左右的销售额。”
这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专利,从对接到签约,只用了一个月。高效率,得益于湖北工业大学正在实施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老师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归学校和老师共同所有。但成果转给谁?多少钱转?怎么转?由老师自己说了算。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王迎斌:“以前先申请,再审批,再评估,整个(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大约需要半年左右,那么现在申请公示就可以了。”
为了避免逐个审批的低效,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学校都一次性赋予老师。而对最影响单项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估问题,学校也大胆放权,无论是转给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可以“不评估、自己谈”。
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宋小春:“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来说,他们也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可能不敢转。”
湖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心彬:“后来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觉得这个职务科技成果没转化之前是没有价值的,在转化之前我们认为它不具备国有资产属性,那么只有转化之后形成了价值,它才具有资产的属性了,所以我们就不经过评估。”
打通了转化流程的“肠梗阻”,更重要的问题来了,收益如何分配?当时,摆在学校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根据国家和湖北省的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科研人员的占比不低于70%,全国很多高校也都按照70%这个标准在执行;另一个是按照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定向技术开发的规定,学校收取4%管理经费,给予科研人员的比例就会达到96%。两相比较,学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胡圣飞:“70万和96万,这个数字不是很明显吗?大家都想要更低。”
湖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心彬:“不如放开,既然国家规定70%到99%,那我们就跟我们的技术开发合同比例搞成一样,学校占4%,科研团队占96%。”
学校最终把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也固定成了4%和96%。这样的“大手笔”在全国40家试点单位中,还是头一份。优化流程在前,大胆分配在后,湖北工业大学师生的科研热情很快被点燃。2021年,学校签订技术合同810项,到账金额同比增长80%;转让(授权)知识产权65个;均远超2020年。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阎荣舟:“通过产权的明晰,产生高度激励,就能够推动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的设立、选择及其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形成良性的创新文化、科研生态,为未来的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珣 余旭东 洪宗泽 王天宇 责任编辑 何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