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来了彭德怀
1930年8月,一条爆炸性新闻轰动全国:来自幕阜山脉九宫山下的红三军团,取鄂南,克岳州,占长沙,所向披靡,将苏维埃旗帜插上古老长沙城。这支精锐部队的指挥者,就是我们赫赫有名的“彭大将军”。时局造英雄,英雄写传奇。在国家级旅游示范区鄂南通山县,彭大将军“三进通山”的故事,被当地老百姓传为美谈。
时间回到1928年9月,九宫山松针铺地,层林尽染。这一天,一位英姿飒爽的年轻首长带领一支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山里。让老百姓纳闷的是,以往的军队过境,抓人,抢粮,总会把村子闹得鸡飞狗跳。可眼前这支队却故意避开村庄,绕道山路,生怕打扰他们。周家湾七旬老人周大松装着上山找水牛,壮着胆去问年轻首长:“老总,天都快黑了,怎么不进村宿营呢?”首长和善地说:“我们红五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是共产党的军队,怎么能打扰老百姓呢?天黑前我们赶到九宫山上宿营。老人家,我叫彭德怀,乡亲们有困难需要红军帮忙的,尽量上山来找我。”
难怪一大早起来窗外的喜鹊叽叽喳喳叫呢!周大松赶紧跑回村,把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向当地党员作了汇报。“彭军长到通山啦!”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十里八湾。群众自发的捐粮捐菜,献肉献酒。第二天天还没亮,各村庄地下党员和农会会员们就带着写有要求参加红军和农会的名册,挑着粮担,抬猪牵羊,翻山越岭爬上九宫山凤凰岭,到云中湖畔的九宫道观里慰劳亲人红军。那一天,凤凰岭上的苍松翠柏见证了这样激动人心的一幕:在云蒸霞蔚里,彭德怀带领红五军将领和乡亲们一一握手,拥抱,大家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个个激动得泪流满面。
这次会面,彭德怀迅速了解了通山的革命形势。当天,由30余名红军骨干组织的宣传小分队随群众下山。彭德怀亲自带队到东西港、船埠等地,帮助地下党员程庆希建立了中共九宫山支部和工农游击队,消灭了危害一方的横石、宝湖民团。第五天就在九宫山泉口寺建立了九宫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九宫山苏维埃政府。在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彭德怀和当地群众一道,惩办了反动会道门头目谈明礼和土豪山霸成洪彬等人,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将没收的田地、山林、粮食、财物分给贫苦农民。
九宫山发展成为了巩固的苏维埃区域。彭德怀和他的红五军也成了通山劳苦大众的大救星。
所以,当彭德怀1930年5月根据“四月来信”指示精神再来通山时,所到之处无不是欢乐的海洋:当地群众敲锣打鼓唱着山歌欢迎红军;有为红军打扇的;有递毛巾擦汗的;有送草鞋给战士穿上的……在燕厦柯家大屋,部队做饭的老王头向军长彭德怀反映:部队里的粮桶总是满满的,吃也吃不少,是谁暗地里送来的呢?查问起来没一个人承认。而且类似情况各连队都有。彭德怀深入调查,才知道是各村贫农团组织大家干的。一天上午,他请来各村贫农团组长,端出几碗苦菜粥与几个薯渣粑,动情地说:“没有大家,就没有我们革命军人,我代表全军将士感谢通山人民的支持。但苏区建立不久,又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大家生活还很苦,大家把家中仅有一些精粮倒进红军粮桶,自己只好用苦菜薯渣度日,我们怎么忍心吃得下?乡亲们哪,部队吃粮苏维埃政府已作安排,我们还可以通过打土豪筹些军粮。你们送来的粮食各连管理员统计了一下,根据红军纪律,我们吃粮要按市价付现金。没有主粮的困难户,我们要把粮食退给他们。”说罢,各连管理员把应付的现金当场交给各村贫农团组长,嘱咐他们如数付给送米的群众,还将购粮证明,请各村到政府粮站买米送给贫困缺粮户。
军民鱼水情,苏区一家亲。鄂东南拥红护红运动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仅仅数日,通山县就有千余人参加红军,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在鄂东南苏区迅速发展到8000余人。
6月下旬,彭德怀三回通山,直达县城。这一次,彭总已经担任红三军团总指挥、前委书记兼红五军军长了。军团在县城主持召开了红三军团前委会议,作出了取岳州、占长沙战略思想的伟大决策。
消息一传开,人们都想一睹这位红军传奇名将的风采。附近的男女老少都赶来了,提着鸡蛋的,端着包坨的,沿着北门岭到桥头的山路两旁排列成行,翘首以盼。可是,彭德怀穿着草鞋走在队伍中,谁也没有认出来。大伙着急呀,公推了几名代表找到红三军团总部,请军团政委滕代远转达苏区人民想见一见彭总的迫切心愿。彭德怀得知后,嘿嘿一笑,马上叫警卫员牵来一匹战马骑上,沿通山城6里街走了两个来回。好家伙,将军的飒爽英姿,浓眉大眼,把整个山城都迷倒了。
在城里圣庙,彭德怀还会见了中共通山县委书记叶金波。他十分喜欢这个精明的年轻人。吃罢晚饭,他们携手并肩同登白鹤山,鸟瞰通羊镇。两人可谓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彭德怀分析通山形势,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和县城攻防策略。下山后,彭德怀还送给叶金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小册子、一匹战马与一支手枪,留下百余枝长枪,鼓励通山县委扩大地方游击队,武装保卫苏区。
掐指算来,彭德怀三进通山一共逗留不过十八天。但正是这十八天,通山苏区的熊熊革命烈火,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在彭德怀率领的红军指引下,通山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涌现出夏桂林、叶金波、等一大批革命烈士,取得了解放革命的伟大胜利。这正是:
枪炮一响山门开,
驱邪去瘴扫阴霾。
九宫山上红旗动,
老苦大众站起来,
通山来了彭德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