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非遗传承:探访楚式漆器髹饰传承人李立群

  2021-08-05 14:37:10
分享到:

荆州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是国家公布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前,我们走访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李立群,李立群家中有三代人同时制作楚式漆器,其中,公公邹德香是国家级传承人,丈夫邹传志是省级传承人。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长江荆江段,自古就是优质木材、生漆和黄金产地,是璀璨的楚文化发祥地。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漆器工艺的高峰。榫卯髹漆彩绘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


 曾侯乙豆

龙顶莲花豆

龙凤纹豆

 鸳鸯盒

彩绘猪形食盒


李立群说,古色古香的楚式漆器不论造型、纹饰还是工艺,都源自2000多年前的楚国。这项盛行于战国时期的技艺,要经过雕、漆、画3个步骤,光是髹漆这一步,就要重复刷漆、自然阴干、水磨这3个过程共18次。

当记者询问如此复杂枯燥的过程,楚式漆器髹漆是继承家业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时,李立群回到说:“早期我们家族一直做漆工匠,到我这一代基本是第八代了,因为祖上一直都是做漆工的,只是没做过楚漆。因为楚漆只是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和秦代有,到后来,漆器就慢慢进入贫民化了,简易了它的工艺,楚漆器这个技艺基本上就失传了。因为我们老爷子在荆州博物馆里做漆工,70年代家乡荆州古墓里出了一大批楚式漆器,年代久远,需要请大批漆工进行修复和复制,我家老爷子正好是当时招收的第一批漆工匠,后来我老公跟着他一起做修复工作,到现在我们三代人在做这门工艺。”

2002年李立群师从“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邹德香,得到邹德香大师的倾囊相授。

邹德香作品《莽凤纹座屏》

楚式漆器全部采用手工制作,生漆绘制。以楠木和樟木作胎,髹漆通常以黑漆为底,外以红、黄、金等色加以绘饰,其线条曲折萦回,流畅不滞。楚式漆器上的图案多以凤类为主,另还有龙,麒麟等神兽。图案细腻处,需用针蘸上颜料后,细细刻画。这些漆器充分吸取了荆楚民间艺人雕琢、髹漆、镶嵌、针刻、彩绘等传统技法,将中国民俗艺术、楚文化艺术巧妙结合,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李立群说:“省内省外很多人都不知道楚式漆器,每次展览总有人询问这是哪里的?直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只要有展览,只要有人通知我,我一定去推广楚式漆器,让更多人了解它。湖北漆器是最早的,有2000年的历史也是最古朴的、也是中国最早的漆器。”

     楚式漆器髹漆作品“虎座鸟架鼓”

李立群主要从事楚式漆器髹饰彩绘和研究工作。为了楚式漆器的发展与传承2015年她创办了“武汉市凤之韵漆艺有限公司”。李立群说:“其实最早我做的是古玩,因为厂里很多徒弟要养活,产出的楚式漆器市场的销售情况不好,资金挤压。所以,我在福建做了六、七年的古玩,挣的钱全部用来贴补非遗楚式漆器,目的就是为了让它继续生存下去。我先生认为,虽然其他行业和古玩很挣钱,但人活着不止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所需,还应该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后来,我放弃古玩行业,一心一意回武汉和老公经营楚式漆器的传承工作。如果不坚持推广,不学会这门个技艺,出土的东西坏了,就会没人懂得修复它、复制它的技巧,很多精美的东西后人都会看不到,我们不能让这门技艺失传,一定要让它传承下去。”

 多年来,李立群致力于挖掘楚式漆器之中的文化内涵,将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以弘扬楚文化漆艺为已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成功申报非遗及推广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楚式漆器的传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17年她还代表楚式漆器传承人到波兰首都华沙及哥白尼的故乡托伦,其作品被雅盖隆学院陈列馆永久性收藏。2018年,她的作品在昆明全国非遗联展中获金奖并被组委会永久性收藏,从业以来,其作品在全国非遗大展中多次获金奖、银奖及优秀奖,被海内外名家收藏。

 2017年李立群参加波兰首都华沙展   


 2017年波兰首都华沙展李立群现场指导彩绘

李立群和她的家人用工匠手艺和对非遗技艺的传承精神从中国走向海外,走向世界,她和她的家人不仅仅是楚式漆器的传承者,也是中国非遗文化发扬光大的传递者,她说:“只要有机会,有展览我就会去,不管有没有钱,只要让更多人了解,接受楚式漆器,了解咱们武汉有这么技艺,就好。”

楚式漆器的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已经流入她的生命轨迹和血脉之中,历史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将带领着楚式漆器髹漆的传承人们走向下一个巅峰。我们相信,非遗传承代代相传,必有回响。

   湖北之声《今夜不寂寞》主持人刘颖

 楚式漆器髹漆传承人李立群和主播刘颖(合影)


来源:湖北之声《今夜不寂寞》

图片来源:访谈嘉宾李立群提供

编辑:刘颖

审核:徐曼


责任编辑 刘颖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