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头条 | 湖北这近百万人为何要搬迁?搬去哪儿?

长江云微信公众号  2016-08-03 20:24:00
分享到:

今年2月,十堰市郧西县观音镇垭子湾村村民余仁印一家六口从山上的土房子搬到了山下的集中安置区。搬到安置区以后,余仁印在家开了一家小商店,专做农家乐游客的生意。在垭子湾村,跟余仁印一样 “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有30个,为了让这些搬迁户安居乐业,该村还引进了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85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湖北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年度任务近八成

根据《湖北省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2016年,湖北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9万户、26.47万人。


竹溪县水坪镇毛中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昨天(8月2日),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第二次现场会在十堰市竹溪县召开。会上透露,目前湖北省在建易地扶贫搬迁房屋6.79万户18.89万人,已搬迁入住5052户1.49万人,分散购房2365户7840人,三项合计21.17万人,占年度搬迁人口计划的79% 。宜昌、十堰、荆门安置点开工率居全省前列。本月下旬,全省各地年度计划集中安置点建房全部开工。

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中,湖北省搬迁的总户数达30.63万户97.79万人,均约占全国的1/10,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计划4年完成,今年搬迁任务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搬迁任务的27%。

易地搬迁工程投资168亿元 农户只出很少钱

湖北省2016年实施搬迁8.39万户,按照每户20万元匡算到县(市、区),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安排,总投资需168亿元。

秭归县水田坝乡良斗河村张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建设现场

 

这168亿元资金主要来源:

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

群众自筹(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自筹资金0.25万元,户均最高不超过1万元。鳏寡孤独残等特殊困难群体,不要求自筹资金)

地方政府债券

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银行长期贷款。

产业就业政策支持 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贫困居民易地搬迁是为了脱贫致富,除了给贫困户建住房,修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湖北省还制定了许多后续帮扶脱贫的措施,以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孝昌县陡山乡陆东村引进一园林公司,为40余户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

就业扶持:比如建始县高坪镇青里坝安置点、大店子安置点分别依托电子厂、玩具厂等企业,为搬迁对象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

产业扶持:比如蕲春县为每个集中安置点配建300亩至2000亩不等蕲艾基地,落实到搬迁户头上,每户年收入超过3000元。

四个“一批” 让湖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

移民搬迁只是为了实现扶贫总目标的众多措施中的一个。湖北省有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目标,到2019年,590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销号。

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到2019年,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到2019年,确保人居和发展条件恶劣的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到2019年,实现低保户和五保户全部脱贫。

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到2019年,实现贫困人口就医便利,看得起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五大政策措施 促进湖北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湖北省有4821个贫困村,37个贫困县,到2019年,贫困村必须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县必须全部脱贫“摘帽”。为保证脱贫目标实现,湖北省制定五大政策措施:

 

(一)突出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产业扶贫

(二)突出贫困户自主发展,全力推进脱贫致富能力建设

(三)突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大力实施整村推进

(四)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推进保障扶贫

(五)突出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

此外,湖北省委省政府还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强调部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扶贫责任,从组织上保证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本文来源|湖北日报 长江云综合

本文编辑|章强

视觉编辑|王思思

本期主编|孙甜甜 王思思

 

(责任编辑 胡汉敏)

责任编辑 胡汉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