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汉字解密 | 西——从苍凉到现代

  2021-06-22 11:15:16
分享到:


    甲骨文“西”(图3)从字形上看,象鸟巢,本是栖息的意思。

图3

    因为表方位的“西”难以用直观的方式反映,便借音同的“西”来记录。后来人们用“栖“记栖息义,“西”这个字形就专表方位了。

    金文“西”(图4)的写法与晚期甲骨文相似,仍为清晰的鸟巢形。

图4

    “西”的小篆形体(图5)象鸟在巢上,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增象鸟形的简扼曲线。

图5

    楷书将两中竖写为曲笔。(图6)

图6

    “西”多跟衰老、悲伤联系在一起。“日薄西山”指太阳快要落山,常比喻人到老年衰落。佛教中有“西方极乐世界”的概念,文学中“升西天”初指和尚死亡,后泛指一般人的死亡。唐僧西天取经,更强化了西天佛国的形象。也常用“驾鹤西去”指去世,寄托对逝者美好的祝愿。

    寒冬里北风呼啸,但西风似乎给人的感觉更为凄冷。因为我国秋天多刮西风。便常用“西风”指秋风,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我们把目光转向西方,学习其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背景的事物成为时髦的代称。


主讲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 谭飞

汇编人:董玉杰 王亮


责任编辑 教育频道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