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震惊中外的“第一枪”,为何在南昌打响?

  2021-04-22 09:22:57
分享到:

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南昌由此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南昌城从此又多了一个美誉——“英雄城”。震惊中外的“第一枪”,为何会在南昌打响?南昌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为何在南昌打响“第一枪”?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敌人的屠刀所吓倒,而是积极地行动起来,拿起枪,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党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中央委员会根据当时的形势,作出了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

当时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和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4师,正利用“东征讨蒋”的名义驻扎在江西九江。此时,汪精卫集团已决心要在军队中“清共”,如果不尽快起义,共产党所能影响和领导的这两支部队将遭受重大损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央计划组织贺龙、叶挺的部队,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人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已同汪精卫勾结,开始迫害共产党人。1927年7月20日,李立三在九江会议上提议,南昌离九江比较近,只有一两天的路程,那里敌军兵力不多,就把队伍开到那里去起义。这个建议得到了与会同志的肯定。

当时敌人在南昌方面的兵力比较薄弱,军阀朱培德所部的第3军、第9军主力分别驻在江西吉安、进贤一带,南昌城内只有6个团,加上留守机关,共1万余人。此时中国共产党能掌握的武装力量,有驻扎在九江由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师、驻扎在南浔铁路马回岭车站由周士弟率领的第4军第25师、新从鄂东开到九江的有贺龙率领的第20军、在南昌有朱德率领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导团、在武汉有卢德明率领的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还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学员,总兵力有3万余人,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表明,形势对起义有利。

此外,当时南昌交通不便,没有公路,只有一条铁路,水路也比较浅,大船难以航行,敌军的其他部队很难在短时间内增援南昌。

7月24日,接到这一建议的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会议,作出了在南昌举行起义的决策,并决定组成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领导和组织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2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军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颁发经毛泽东审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式样,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从此,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南昌成为人民军队“军旗升起的地方”。

(来源 综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 骆璟)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