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上海为什么会有沪和申两个别称?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2021-03-03 17:56:30
分享到:

今天世界闻名的大上海,在宋代以前仅是一个小渔村。唐时属华亭县。元代升华亭县为松江府,不久后设立上海县。

“上海”名称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影响较大的说法是,古代民间称吴淞江上游为“上海浦”,下游为“下海浦”,随着年代的推移,“下海浦”不用了,而“上海浦”却一直沿袭下来,以后“浦”字省略,就留下了“上海”这个地名。上海县、上海市等政区名称,都是从地名来的。

接下来我们说上海的简称“沪”。沪是繁体字“滬”的简化字,它是一个秦汉以后产生的形声字。左边是形符水,说明它的意义跟水有关。右边是声符扈。

据唐代陆龟蒙《渔具诗序》等文献记载,滬是上海一带的渔民设置在江海的浅滩上用来捕鱼的设施。就是在涨潮时水能够到达的江滩、海滩边上,编列一排矮矮的竹栅栏,或者修筑一道土堤而留一个缺口用栅栏拦着,涨潮时鱼虾随潮水进入滬中,退潮时水从栅栏或者缺口退出,鱼虾却被栅栏拦住,渔民就可以进入滬中拾取鱼虾。


最晚在东晋时期,上海黄浦江下游一带的渔民,就用滬在江海之滨捕鱼,因而人们把这一带叫沪渎。现代就用滬作为上海的别称。1950年代简化汉字时,把繁体滬字的声符,换为笔画简单的门户的户,就成了今天的沪字。

下面再说说上海的另一个别称——申。申是一个常见字,历史悠久,甲骨的字形,像云层回旋放电的形状。古文字的申实际上跟电是一个字,后来分化为电和申两字。申由云气的舒展,引申出其他事物伸展、舒展的意思,比如气功讲的熊经鸟申,就是讲练功时人要像熊攀援悬吊在树上,像大鸟飞翔一样展翅伸腿。这个意义后来加了一个人字旁,写作伸。

其实上海别称叫申,跟申的本义和引申义并没有关系,而跟一条江和一个人有关。上海称申是因为境内的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而春申江的得名又跟春申君黄歇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上海一带都是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的封邑,为了纪念黄歇,人们把当地最大的河流命名为黄歇浦、春申江,就是现在的黄浦江。

沪申都是上海的别,到底该用哪个呢?上海民间比较习惯“申”这个简称,在上海到处都能见到以“申”命名的企业、大厦、道路等等,比如快递公司申通和足球队申花。而上海的标准简称是沪,主要用于一些标准化用途,比如铁路、公路、批文、车牌注册代码等。申和沪两个别称,一俗一正,相得益彰。(主讲人:刘宝俊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胡劲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