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大战大考 湖北2020年的“成绩单”如何?

  2021-01-24 10:52:45
分享到: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北如何踏梦前行,聚力生长,蓄势起航?

今天(1月24日)上午,湖北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湖北之声《万有引力》之《万敏会客厅》邀请湖北省政协常委、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邹薇,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一处副处长黄沙里,解读这份来之不易、饱含深情的《政府工作报告》,拆封其中的“民生”礼包!

△从右到左:湖北之声主播万敏、湖北省政协常委、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邹薇、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一处副处长黄沙里

最漂亮的“V”字,最暖心的深情

1月19日下午,湖北省2020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公布,湖北一季度GDP增速-39.2%,上半年、前三季度猛追到-19.3%、-10.4%,全年则恢复到上年同期95%。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和战洪战贫大战大考,2020年湖北经济划出了一条“V”形上扬曲线。

△湖北省政协常委、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邹薇

邹薇:2020年是特别不平凡,特别艰难的一年。湖北人民共同经历了艰难的抗疫斗争、抗洪斗争,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远远好于预期。这份报告听下来感触很深,也能够凝聚我们足够的共识。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一处副处长黄沙里

黄沙里:翻开2021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第一眼的感受就是一个“情”字。

家国感情:2020年是大爱无疆的一年,全国乃至全球对湖北不离不弃、守望相助,湖北人民永远铭记。

奋斗激情:2021年同样特殊,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报告通过更进取的目标、更实在的举措,把大家的信心凝聚起来、干劲鼓舞起来。

人民深情:报告提出,该花在民生身上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该给老百姓办的事再难也要办好,把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向民生倾斜。

GDP目标增速重返“两位数”,可以啊!

《报告》提出,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增长目标多年后重回“两位数”,如何解读?

邹薇:借助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以及长期积累的三个“不变”优势,GDP增速高出全国水平2-3个百分点完全可行。

可行性:基于2020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负增长的低基数,2021年第一季度将迎来恢复性的反弹增长,后续增速平稳回归,可以形成开局漂亮、全年精彩的增长轨迹。

必要性:放眼全国,湖北GDP增速有很重要的价值。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估,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约在12-13%,全年全国GDP增速可达7-8%。

增强“钱变纸”“纸变钱”的转化能力

既要增强 “钱变纸”的科技策源能力,又要增强“纸变钱”的产业创新能力。《报告》提出,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实现更多领域创新领先、发展领跑。

邹薇:要推动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就要实现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全面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模式。

湖北的强项:拥有较为突出的科教优势,“双一流”高校和、学科数目和实力处于省级第一方阵,各类高等学校和重点实验室、众多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后备军”。

湖北的弱项:大学课堂、实验室形成的原始创新、基础理论研究还不能很好地转变成为工程化、应用化的重要技术,让它产业化地铺展开来。

目前,全国形成了北京、上海凭借先发和人才优势领跑,安徽合肥、广东深圳为代表的城市加速谋划的格局。有了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科创走廊这样的载体,才能够让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形成创新所需要的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推出一批能够代表中国科技创新前沿成就的“独门绝技”。

因此,这次报告特别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建设高层次的创新平台,全力推进武汉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襄阳、宜昌这样的“两翼”城市也要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好消息是,近日,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正式突破万家大关,达到10400家。可以看到,湖北采取多项有力举措,推动科技创新,让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并且落到实处。另外,也应保障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应得的市场回报,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探索更宽容的容错机制。

△图片来源:中国光谷

黄沙里:去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建议,科技创新“置顶”,围绕“科技创新”的相关表述,分量更重,成色更足。例如从“重大战略”到“战略支撑”,从“核心位置”到“核心地位”,从“贯穿全过程”,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可以说,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那么湖北要更好地融入到国家创新发展大格局中,关键是“两变一通”。

增强“钱变纸”的能力: 争取国家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等重大平台更多布局湖北,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光谷科创大走廊,力争在基础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方面取得更多重大突破。合肥为什么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秘诀”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重视基础研究,充分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这两个一流高校的优势。

因此,即便武汉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也不能守着“金饭碗”要饭。发挥好湖北科技高校院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赋予科研人才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荣誉和待遇,鼓励他们闯“无人区”。

提高“纸变钱”的能力:从2016年到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20%,2019年全省技术合同流向省外是流向省内的2.86倍。必须通过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更好发挥企业主体的创新作用,推进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融合”,搭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等手段。解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打通制约科技创新的难点堵点。深化科技改革、优化科创服务、强化区域创新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设“路标”、清“路障”。

从“大武汉”到“强武汉”还差几步?

《报告》提出要抓紧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破题开篇,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邹薇:武汉并不是“太大”,而是“还不够大”:在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排名中,武汉不是最高的;2019年,武汉人均GDP水平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3位,地均GDP在17个万亿GDP城市中列第12位,武汉城区面积与苏州相当,而地均产值仅为苏州的86%。这都说明,“大武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主引领”:武汉要具备要素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做到产业引领、创新引领、人才引领、市场引领、改革引领,为省内其他城市积累学习经验。

“一城一圈一群一带”:一城是武汉市,一圈是武汉城市圈,一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带是长江经济带。

武汉是中国的武汉,武汉迫切需要突破武汉城市圈的狭小框架。只有充分打好长江牌,做好长江黄金水道与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的文章,武汉才能真正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核心节点,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两翼驱动:湖北省经济排名前三的城市——武汉、宜昌、襄阳,在全省GDP的占比是半壁江山,可以形成全省经济的金三角,托起全省经济产业发展的山峰,从而带动其他地市州更好地发展。

支持武汉做大做强,武汉成功之日就是湖北腾飞之时!

△鸟瞰武汉三镇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黄沙里:武汉城市圈的土地面积不到全省的1/3,集中了全省一半的人口,6成以上的GDP。可以发现,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市群的承载能力提高,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空间布局、聚集生产要素、激发创新活力、挖掘增长潜力。

城市群辐射力好比核聚变,只有做大中心城市才有基础产生核聚变,同时拓展边界、丰富人才要素、提升发展质量,做得更强,才能形成核聚变的诱因,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武汉已经具备大城市的基础和体量,要从大武汉真正地升级到强武汉。

高效办成一件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报告》指出,要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要让“办事靠法治、不用找关系”成为社会共识。

邹薇:绝大多数企业感受到湖北的营商环境的确在向好发展,但是和沿海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比如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比如税费负担比较重,比如湖北的法治环境、政务服务环境不够优良。

思想破冰:湖北的发展不论是在区位、产业、要素资源、人才各方面都不处于劣势,政府一定要转变职能,要把自己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要当好“店小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协同发力: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减环节、减流程、减成本、降费用,企业就真正有收获了。要以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导向,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性转换。围绕根本性转换,就需要部门协同发力。

对标也要对表:目前各大城市都在以全球营商环境前十的国家为标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和上海作为样本城市,代表中国参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和排名。

对上也要对下:“对上”要密切对接国家战略,特别是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对下”要回应企业关切,始终把增进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作为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对外也要对内:加入WTO之后必须要做负面清单,必须要尽可能按照国际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标准符合外商企业的投资需要。那么既然对外资都能做到,对内更应该做到竞争中性。

黄沙里:湖北迫切需要优化营商环境,要把外部赋能转化为内生动力。着眼当下的疫情影响,需要制定实施援企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也需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中梗阻,把减税降费、中央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一杆子插到底。

从根本和长远来看,效率和公平是市场主体最需要的。提高市场效率,政府需要引导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并通过加强自身改革特别是“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所需,为企业减负提效。而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里面,市场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才可能安心地发展。政府是“店小二”,构建的是亲清政商关系,市场主体与主体之间也应一视同仁。

产业链供应链怎么升级?找找“带头大哥”!

《报告》提出要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培育集聚头部企业。

邹薇:湖北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东风,能够进入中国经济500强的企业只有10家,能够进入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只有18家。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企业数目明显偏少;从营收规模、利税来看,与沿海发达城市也有不小的差距。把湖北进入民营企业500强的18家企业的全部营收加起来,还不到排名第一的华为的91%。

△东风无人驾驶汽车 来源:湖北日报

只有“头部”足够大,“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才有权去制定标准,引领技术创新的方向,围绕它的辅助性中小企业也能因此成长,形成一个产业生态。

湖北要引进头部企业,就要捕捉世界科技发展、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创立一些全新的产业生态。无论引进、培育还是共建,都要以极其开放的心态吸引全球优质人才,建设最新产业集群,才能为未来发展提供稳健基础。在具体产业方面,可以抓住两大风口。

第一个风口是生命健康产业。所有人都与它息息相关,涵盖医疗诊断、器材、药品研制、康复器具、以及与康复相关联的生态环境设施修复,可以说是“没完没了”的一个万亿产业集群,而湖北本身也具备一定基础实力。

2019年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榜单,在参评的189个园区中,武汉东湖高新区位列第4(前三分别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苏州工业园区)。

疫情期间,大家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以及更加健康、更有尊严的高质量生活。所以全世界对于高品质的健康产品、健康服务的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不断持续增长。

更何况,2020年4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为主体,设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这是首个在北京、上海之外设置的国家级医学中心,也是第六个国家级医学中心。如果将此打造成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竞争的医学创新平台、医学人才培养平台和医学国际交流平台,也就拥有了引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第二个风口是数字经济。不仅自身能够形成一系列生产链条和服务,它也能改变其他产业生态,如同“互联网+”的出现给其他产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但从湖北的情况来看,这个比重还远远不够。湖北的“光芯屏端网”是基础,但还要赋能更多的内容,数字化、智能化。

要认真地年轻,也要认真地老去!

报告指出,要在全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邹薇:联合国的三大人文发展指标分别是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和识字率。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十三五期间,湖北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比5年前多了1.5岁。目前全省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接近20%,65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约为 13%,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养老服务体系包含了庞大的基础设施产业,且对其智能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包括监控设备、小型机器人等,一些已有产品也需要重新设计,比如洗浴脸盆的高度、水龙头的位置远近、家具家电的语音控制、智能化拐杖、智能化健康监测式汽车安全带……

可以说养老产业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极其庞大的产业链,政府更应该主动作为,用良币来驱逐劣币,营造良好的养老产业服务环境。面向长寿社会,提供舒心、精心、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其实需要靠高科技大显身手,这也必将成为蓝海。

△智慧居家养老  图片来源:湛江晚报

黄沙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只是实现老有所养,还应该实现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老有价值,使其获得生命快乐。通过体系建设,更进一步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社会价值。

其他国家的好的养老经验不能直接照搬照抄,而是要针对不同国情、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制定灵活的养老政策。

度过了极不容易的2020,也迎来了极具挑战的2021,哪怕前方一路荆棘,圆梦步履不停!

邹薇:2021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程度不亚于2020年。

◆2020年出现的逆全球化趋势、全球产业链局部断裂等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

◆2020年已经形成的困难向今年转移,比如2020年地方财政的一般性预算收入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

◆尽管2020年成效好于预期,但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还未转正。民众手中资金额度不充足、消费和投资欲望不够强烈。

然而,2020年所积累的有益因素也会向下个年度结转。

◆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的很多工程项目都是长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那么它的投资所能够带动的其他附属建设、产业发展,都会在下个年度继续发力。

◆2020年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干劲十足,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力量也会继续带入新的一年,成为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0年,不论是湖北还是武汉,在中国的空间版图中,地位进一步凸显,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也明显提升,这种软实力正推动湖北和武汉以一个正面的积极的美好的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

黄沙里: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应勇书记指出,湖北正处在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发展布局优化期、急需势能的迸发期、省域治理的提升期,“五期”汇聚一定大有可为。

因此,应该对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在发展中解决困难,既要增强忧患意识,也要增强坚定必胜的信心。湖北经过疫情的洗礼,凝聚力、驱动力更强了,相信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湖北一定可以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团队手记

今年起草报告格外难。

第一难,难在时点特殊、任务特殊,报告不仅要回顾“十三五”,还要展望“十四五”;

第二难,难在背景特殊、形势特殊,2020年每个人过得惊心动魄、刻骨铭心,全球仍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环境日趋复杂;

第三难,难在意义特殊、要求特殊,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关键发展节点上,能不能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报告不仅事关一年,更事关长远。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湖北干得怎么样、将怎么干,全省、全国甚至全球都高度关注。

因此,要把《政府工作报告》写出气势,写出感情,既要分析清楚形势,又要打动人心、提振信心,要求是很高的,压力是很大的。2020年10月至今,近4个月来,起草组同志几乎没有休息,付出了巨大努力。

王晓东省长动情地说,要向起草组的同志们表示敬意!我们听了以后非常感谢,非常感动,也非常振奋!报告是写出来的,但更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干出来的!作为起草方,能够给大家呈现这样一份令人满意的报告,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也无怨无悔!

△省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覃道明主持政府工作报告集中讨论修改

来源:湖北之声

记者:常喆 黄乐毅 万敏 范嫣然

编辑:李爽

审核:李军震、童曼丝

监制:洪燕、梁延、郑晖

(责任编辑 李小涵)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