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春走基层 | 扶贫路上的特殊口号——“有事找陈刚”

  2021-01-18 21:07:36
分享到:

长阳大山深处的磨市镇,2014年还有7300多名贫困人口,去年,这个小镇全部脱贫摘帽。记者走进磨市镇的三个村,发现三个村里的老乡们三句不离一名叫“陈刚”的干部。

记者在磨市镇机关干部的手机上发现了奥秘。就是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姓名:“乌刚”、“芦刚”和“救刚”。这三人,分别是乌钵池村的70后党支部书记陈刚,芦溪村的80后治调主任陈刚,救师口村的90后财经委员陈刚。

不同年代的陈刚,踏上了同一条扶贫路。70后陈刚是磨市镇乌钵池村的扶贫干部,他在这片大山里生活了40多年,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带领贫困户李仁芳在清理山间公路。这条路,是他在村里工作最大的成果。他努力向上争取资金,挨家挨户做工作,六年努力,让村里“挂”在峭壁上的11公里半的公路,宽度从三米五扩到五米五,从山脚一直修到邻近乡镇的高山之巅。村里的土特产,终于有了出路。村民们叫他,修路书记。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乌钵池村贫困户李仁芳:“陈刚带着我们修路,一般的最低是120元包中饭,最高的七八千元。”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乌钵池村党支部书记陈刚:“通过这几年努力,农民收入是在逐步提高,现在基本上两不愁三保障是没有问题了,现在更重要的一步,就是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稳定收入,得靠80后的陈刚。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芦溪村治调主任陈刚:“当时到这里一转,就发现这前后的山地可以搞点产业。”

经过认真调研,陈刚决定在村里发展柑橘产业,整整3年的时间,从品种选择,到病虫害防控,再到市场对接,零基础陈刚现在已经成了乡亲们眼中的柑橘专家。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芦溪村治调主任陈刚:“橘子树病了啊,怎么嫁接呀,怎么打药啊,全都找我。”

现在,柑橘成为了磨市镇的主导产业,村里一半的户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芦溪村村名田太喜:“这都是我的树,有晚熟蜜橘和早熟蜜橘,整个的产量是3、4万斤,卖了两万五千块钱左右。”

70后的陈刚修好了致富公路,80后的陈刚找到了产业门路,90后的陈刚在干的,是打通和贫困户之间的“心路”。这要从他和对口帮扶贫困户张振明的第一次见面说起。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救师口村财经委员陈刚:“我当时第一印象残疾人怎么能够修水管,他用的螺丝衔接水管,我是看到他蹲在地上,用两个脚把水管夹起来,再用两个胳膊进行,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

每个贫困户心里,其实都住着一个致富梦。从那天起,陈刚每周都要到张振民家里去一次,帮助张振民克服自卑,还为他介绍了一份工作。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救师口村村名张振明:“在学校做门卫,从去年下半年就在搞疫情防控,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四点半,拿一千多工资。”

在陈刚们的努力下,老乡们有了致富的条件和决心,抱团发展茶叶和柑橘产业,去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超过3亿元。一任干给一任看,一代接着一代干,从70后,80后到90后,无数的陈刚们正在荆山楚水间接力奔跑,谱写着湖北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历史篇章。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岚 刘巧路 实习生 朱静 张君妍  长阳台 责任编辑 何潜彬)

责任编辑 何潜彬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