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数据赋能!“智慧武昌”助推疫后区域治理现代化

  2020-09-30 16:24:16
分享到:

图/王筝

武昌武昌,因武而昌,这是古老名城的历史来由。

英雄城市,因智而昌,这是数字战疫的时代注脚。

历经艰难抗疫而浴火新生的荆楚首善之区——武昌,不仅在抗疫期间依托精准而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提供了 “智慧大脑”,更在疫后对复工复产、经济复苏、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工作进行全面赋能,引导政府、企业、居民用“互联网+”脉络实现了点、线、面全方位智能联结。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聚英才创新局是坚定信心。

万物互联,一站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永恒初心。

从首义之区的敢为人先精神,到首府之区的“数字政府”目标,从首善之区的以民为本情怀,到首创之区的务实重行作风,再到首位之区的改革创新蓝图,我们看到了一个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五首之区”,正努力打造以“智治”为支撑的全国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间”。

首义之区:

敢为人先争创中国标杆智慧城区

千年黄鹤,百年首义,既标定了武昌区文旅资源的核心价值,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武汉的城市精神。调查显示,疫后武汉成为了全国网友“最向往的城市”,而黄鹤楼又成为了“打卡之地”。抗疫胜利,赋予了这个城市地标全新的精神内涵。

无论哪里的游客,只需要“一部手机游武昌”,就可以获取武昌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信息,这是专为游客打造的智慧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崛起和应用,让人们的出行和旅游变得越来越方便。

这背后其实得益于武昌区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示范。细数近年智慧建设工作,武昌区“硬核成绩”可圈可点——

2018年,武昌区被评为中国标杆智慧城区。

2019年,武昌区政府门户网站在第十八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继续位列区县政府网站全国第3名、全市第1名;政务服务“新三办”手机端服务入选全国“数字政府”十大优秀创新案例。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武昌区位列全国第27名、全省第1名。

目前,武昌区聚焦高效率,充分释放发展活力,政务云平台上线运行,全区视频资源实现联网共享,管理改革不断深化,高标准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数据资源互通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智慧武昌”建设继续领跑全市。

首府之区:

“数字政府”开启区域治理现代化

武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驻地,众多省直机关齐聚在此。那么,如何为辖区内的机关做好服务、为居民打造更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档升级做出贡献?

化繁为简地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基层社会治理有清醒认识:让居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是硬道理,精简办事流程、强化大数据共享,尽可能方便机关、企业和个人办事。

因智而昌的武昌,如何依托“智治”支撑区域治理现代化,带来“智慧武昌”的全新思考,关于“数字政府”的顶层设计应运而出——

“十三五”期间,武昌区制定《“智慧武昌”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网络覆盖“一网通”、应用支撑“一平台”、运行管理“一中心”,政务、民生、产业“三应用”、信息安全“一体系”的“智慧武昌”11131总体架构,构建起“智慧武昌”建设的四梁八柱。

譬如,武昌区率先实现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终端全市首家四级覆盖,并积极参与疫后重振改革创新,如开展“不见面”网上服务、拓展“点对点”预约服务;

针对食品药品审批、教育审批、医疗审批等多个口子的业务,组建审批服务与沟通群,提供办事指南、政策、资料、操作等多方面的辅导达3000余次。

“四办”改革深度拓展,水电气报装、工程项目报建等7类事项在全市标准基础上再提速10%,企业开办实现“一窗受理、当天领证”。

依托大数据优化审批流程,对疫情恢复生产也起到关键作用。武昌区大数据中心负责人张吉军介绍:“为帮助在外人员顺利返汉,我们利用武昌政务云平台,仅用两天搭建起网上返汉申报系统,取代了人工填报、盖章等复杂流程,平台达到1200万人次的访问量,帮助6万人顺利返回工作岗位,积极推动了武汉复工复产工作的开展。”

武昌区政务服务中心查询系统

“武昌政务服务有速度、有温度!”武昌区“数字政府”建设以数据惠民、促经济提速,获得百姓和企业大力点赞。

首善之区:

以智为治打造新型基层之治

“善治须达情,达情始近人。”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逐步贴近百姓生活,润物无声却紧密关系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汉口上班、家住南湖街水域天际小区的居民杜林说,“以前到了梅雨季节,进出晒湖涵洞几乎是必淹,但现在几乎看不到这种情况了。我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武昌区构建“水务一张图”,通过管道内窥检查、带水声纳测试及CCTV机器人等智慧化手段对全区排水管网开展详细排查,对渍水点进行改造,并通过GIS体系完成数据建库,形成排水户-排水管网-排水单元-汇水区域的排水网络,而拥有预警功能的监控设备,让“智慧水务”的防控效果更加凸显。

今年汛期期间,武昌区水务和湖泊局依托雨量计监测系统,实现了武昌区雨情定量统计,为2020年全区防汛研判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为提升门面招牌备案、临时占道审批等城管审批服务,武昌区城管局推出“在线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在线填写信息、报送材料,全程网上审核审批,让商户、民众少跑路。

为防止疫情秋季反弹,武昌区积极打造智慧平安校园,依托校园入学报名系统,根据家长上报的信息,进行网上审核,降低线下聚集频率。根据教材录制“微课”,实现武昌区优质教学资源在区内共享。

此外,武昌区入选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百岁老人数量位居全市之首。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在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进行身份核实时,通过对公安、民政、卫健等多个部门数据进行比对,信息化方式高效便捷,一改过去上门核实的扰民行为。

民呼我应指挥调度中心

从天气到城管、从教育到养老等具体而微的小事,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深刻贯穿其中,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成为“智治”支撑着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诠释。

首创之区:

智慧应用打造创新发展局面

“网格员你好,5号楼墙角建筑垃圾,请帮忙处理。”家住杨园街橡树湾小区的居民胡燕冰打开手机,在武昌“微邻里”内的“网格群聊”中向社区网格员发去信息。网格员第一时间收到留言,迅速处理。

武昌“微邻里”是一个集处理社情民意、提供居民服务、引领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居民可扫描二维码进入自己所在网格群,立即进入全区的信息互动高速路网。

家住杨园街融创城小区的基层干部康俊杨对这个平台赞不绝口:“双向都可以及时互动,简单高效!作为社区下沉党员,通过微邻里平台可以及时准确收到上级工作指令。同时,作为普通居民又可以通过微邻里平台及时把意见反馈给网格员。”

截至目前,武昌区14个街道140多个社区已实现“微邻里”全覆盖,居民办事、咨询即可一号通达。用户达90万人,入群率持续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区域平台是共治共享的载体。它收纳着各种各样的诉求,协调着千家万户的行动,它穿针引线把一个个家庭组成区域共同体。

徐家棚街基层干部何全胜举例说,在徐家棚街,通过微邻里,物业APP、虛拟养老平台等,实现了社情民意的沟通,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资源的整合、居民自治的孵化以及共同价值的引领。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上线“微邻里”,惠民服务日益高效便捷。随着“智慧武昌”建设,互联网创新应用深入千家万户。智慧应用百花齐放,开创了武昌“智治”基层之治工作新局面。

首位之区:

深化改革引领新常态发展

正如马云所言,未来讲一线城市,不是看人口、经济总量,而是看数据量,在数字经济时代,武汉很有可能是数字一线城市。

江流贤胜,大成武昌。去年以来,武昌区提出“努力建设新一线城市首位之区”新目标,对于数字一线城市的愿景,武昌应大有可为。

武汉在全世界瞩目之下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考验,“健康武汉”、“数字经济”等成为疫后“智慧武昌”发展新机遇。

健康发展决定未来,涉及千家万户,是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体现,而数字经济则引领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譬如,武昌区与阿里云联合发布“数字武昌——民生健康云”。未来武昌区将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全区30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刷脸就医、电子病历、药品溯源、远程会诊、电子社保、无感支付等一站式智能医疗服务。

新常态发展下,民生、经济,两手一起抓。武昌区积极谋划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以及网络安全等重点工作,并打造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均衡教育、优质医疗等民生工作体系,逐步初现雏形。

据了解,武昌区正努力落实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把智慧化建设上升为非常重要的治理方式,并通过推动区域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用大数据催化出一个全新的“智慧武昌”。

图/王筝

(通讯员 贺秀林 洪小飞 责任编辑 彭云鹤)

责任编辑 彭云鹤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