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戏码头】全国爱心义演精彩回放⑭:《西厢记》锦心绣口越韵流芳 《江姐》红色经典致敬英雄

  2020-09-04 06:42:40
分享到:

被戏迷们称为“中国第二国剧”的越剧,它发源于浙江嵊州,兴起于上海,繁荣于全中国,最终流传于世界各地。而越剧对武汉来说更是一点都不陌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老生筱灵凤、筱湘麟,花旦玉牡丹、小生金月楼、金雅楼等众多越剧名伶离开上海举家迁移汉口,让越剧扎根在武汉,也让武汉人了解并深深喜爱上了越剧。

武汉市江岸区城管执法大队的罗慧,就是一个武汉的年轻越剧票友。疫情期间,罗慧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岗位,默默奋战在“抗疫”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示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这次来到“感恩有你 与鄂同行”《戏码头 ·全国爱心义演》的节目现场,罗慧有感于疫情期间武汉人民所展现出的坚强意志和团结精神,让身为武汉人的她特别地骄傲和自豪。罗慧当场即兴演唱了越剧《双珠凤·送花楼会》的片段,感谢疫情期间所有帮助过武汉,支援过武汉的人们。就让我们点击义演现场视频,一起欣赏武汉戏迷的这段越剧“陆派”清丽婉约、轻快流畅、韵浓醇厚的精彩演唱吧!

“风雨同舟后,迎来艳阳天”。武汉疫情发生之后,上海越剧院的“袁派”名家方亚芬和同事们,在剧院一团党支部的带领下,为武汉越剧爱好者特意开通了“越爱飞扬,情系武汉” 的网络越剧课堂,给止步居家的武汉戏迷朋友送上暖心的“精神关爱”,用实际行动鼓舞大家坚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的信心。

如今武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在恢复它往日繁华,逐步焕发出勃勃生机。方亚芬再次亲临武汉,登上“感恩有你,与鄂同行”《戏码头·全国爱心义演》的舞台 ,为大家带来脍炙人口的越剧“袁派”经典选段《西厢记·琴音》,展现了越剧人对武汉那份浓浓的情怀。

越剧《西厢记》,是根据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西厢记》改编而成,全剧讲述了书生张生与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作为上海越剧院的保留剧目,《西厢记》全剧运用越剧极具特色的流派艺术刻画出性格鲜明、细腻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崔莺莺、张生、红娘、崔夫人等主要角色历经多位越剧宗师和流派创始人的成功演绎,让它成为了越剧四大经典剧目之一,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喜爱。

让我们点击义演现场视频回顾,一起欣赏“袁派”杰出传人方亚芬《西厢记·琴心》的精彩表演吧!

上海越剧院的“傅派”花旦裘丹莉,曾在《戏码头》——“全国大学生电视戏曲挑战赛”中担任“凤裘凰”战队的导师。比赛过程中,裘丹莉以其天真率性的导师风格,收获了“裘哭哭”、“颜值控”、“土味情话王”等多个人气外号,让所有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感恩有你 与鄂同行”《戏码头 ·全国爱心义演》。裘丹莉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武汉,登上《戏码头》的舞台为武汉的戏迷朋友们献上一份爱心,致敬英雄之城、感恩英雄人民。

义演前夕,裘丹莉特意去了一趟武汉商业新地标的“楚河汉街”,亲身感受武汉疫情过后的人间烟火气息。放眼望去,街道早已恢复车水马龙,汉街更是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裘丹莉抑制不住激动欣喜的心情,立刻开启了逛街模式,热门景点打卡留念、进店购物扫货、街头画摊素描留影,还兴致勃勃的与广场上的弹唱小哥合作一起放声高歌,同武汉市民一起沉浸在温馨欢乐的气氛之中。

作为一个“吃货”,裘丹莉还来到武汉老字号餐馆“靓靓蒸虾”,品尝地道的湖北小龙虾,聆听餐厅经理讲述疫情期间她和员工一起天天坚持义务为医务工作者送餐,默默为疫情防控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瞬间,让她感触良多,深为平凡而坚强的武汉“脊梁”所感动。

裘丹莉本次带来的义演曲目是越剧《江姐》,希望用每一句代表江姐心声的崇高革命精神,向疫情期间,众志成城、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全体武汉人,全体湖北人,全体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点击视频,一起欣赏这段《江姐》的精彩演绎吧!

让我们一起

为武汉加油

为湖北鼓劲

为中国喝彩

湖北卫视《戏码头》全国爱心义演

每周日晚21:20

与您准时相见

(来源:湖北卫视 责任编辑 张滨)


责任编辑 黄斌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