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十堰 | 十堰:紧密型医联体 方便群众便捷就医

  2020-08-08 06:41:10
分享到:

居民社区“拍片” 专家远程诊断出报告

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方便服务周边社区居民,十堰市积极推进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形成紧密型医联体,通过把大医院“开”到家门口,把大专家“送”到家里来,为社区百姓提供更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年5月份,十堰市茅箭区献珍路的二堰街道源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十堰市太和医院正式对接,并签订了紧密医联体协议。为了方便市民就诊,太和医院在社区共建了多个特色专科。今年59岁的常国庆,家住火车站虹桥建材城附近,谈起社区医疗,他赞不绝口。

十堰市市民 常国庆:只要说不是要命的病,我不会到大医院去。因为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医疗设施医疗器械,都和大一点医院基本上相仿。

常国庆对于社区医疗的信任,来源于自己的切身体会。他常年患有肩周炎,为了治疗炎症缓解疼痛,之前隔三差五都会到十堰市太和医院挂专家号调理身体。

十堰市市民 常国庆:我当时来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端个碗特别困难,我认为虽然说是小医院,但是它治这个病不次于大医院。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期间,社区医生给常国庆安排了DR拍片,并通过紧密医联体远程协作系统,医生将病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由上级医院进行分析,十几分钟就能接收到三甲医院的检查报告。

十堰市茅箭区源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刘进风:诊断结果是我们拍片子以后,发到太和医院,由太和医院的科室主任发过来的。就是说患者拿着这个片子,拿着这个结果,他也可以到三甲医院去享受(诊治),不用再挂号、排队,可以直接拿着这个到医院去看,是一个互通的。

运用远程协作系统,让三级甲等医院医生和社区医生实现云上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紧密型医联体机制建立,让患者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差别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诊疗服务,一级医疗机构的收费,大大缩短了病人就医时间,减轻了患者费用开支。

十堰市市民 常国庆:因为今天治疗是第8天了,基本上现在4000来块钱,一天才几百块钱。总共报下来,我自己也掏不到800块钱。满意得很,确实满意。

十堰市太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 徐霖:这个是完全和基层信息互通,叫病人在家门口利用社区相对松散的这种环境来做一些基础检查,然后利用网络技术,或者是数字影像的会诊技术,来带到一个更确切的诊断,加快了检查的流程,减少了上级医院的压力,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找“谭医生”看病  不出社区也能行

十堰市茅箭区五堰街办老虎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强基护健”先行先试的试点单位,通过与市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变以往各科室专家轮流坐诊,让病人找医生的旧模式,请进大医院优质专家和技术,下沉到基层专科常驻,解决病人看病需求。

十堰市人民医院眼科医生 谭可:当我们到了社区以后,他们就可以避免到医院去排队挂号,疫情期间,去医院也会增加一些其他的风险。那么到这儿来了以后,百姓们都觉得很方便,很快捷地能够解决自己身体上的不适,而且能够有更多时间跟他们进行疾病的预防和防控方面的交流。

眼前这位小朋友,因为患有眼睛弱视,并伴有轻微斜视,一直是谭可医生的“常客”。

患者家属:现在在社区里的价格,比去大医院费用基本上少了三分之一,以前虽说离社区医院近,但是来得少。像以前谭医生是人民医院的,我们也去找过谭医生去做检查,来了以后我们肯定是信任度非常高,所以说现在就到社区里头来,又近又方便,信任度也可以,谭医生也在这里。

“紧密型医联体”,将上下级医疗机构融为“一家人”。目前,老虎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进驻了全科、眼科、妇科、中医、康复五个方面的大医院专家,其中眼科、妇科、康复科的专家常年坐诊,医疗专家下沉社区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便利,还能在社区开展传帮带教,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就医需求。

十堰市人民医院眼科医生 谭可:在这期间通过跟他们一起学习,也学习了很多社区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及疫情防控方面更多的细节。所以说来到社区以后,我就发现我学到了很多在大医院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能给社区的居民带来一些大医院的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一些资源共享,所以我觉得“强基护健”工程还是很有必要的,让我们和社区还有医院之间都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医联体,能够更好地服务百姓。

智慧医疗:“数据多跑路” “患者少跑腿”

据了解,5月21日,十堰市卫生健康委就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医联体(社区医院)建设补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管理短板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由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牵头,联合城市若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逐步形成人才共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信息互通、检查互认、技术互用、服务衔接的医疗集团,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十堰市人民医院老虎沟社区医院院长 易勇:我们有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学中心的一病区,对我们业务进行了全面托管,从业务,绩效管理,人员培训和特色专科建设全面介入。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是十堰市人民医院的老虎沟社区医院,我们提供服务的都是三甲医院的专家。

截止目前, 城市三家综合性医院已联合十堰城区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城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畅通了双向转诊的渠道,为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提供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共建共享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形成了人才共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信息互通、检验互认、技术互用、服务衔接的医疗集团,实现专家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品牌资源的4个共享,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 。

十堰市二堰街道源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主任 刘进国:我们在源园社区医院的预案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信息统一、分级诊疗方面做了精准对接,通过我们社区医院与城市紧密医院的共建,基本形成了我们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

在城市社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十堰市按照“紧密联合、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坚持医防融合、医卫融合,注重发挥大医院优势和责任,强力推进分段包片、网格化布局的城市医疗集团,持续深化“强基护健”工程和城市紧密型医联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

十堰市政协副主席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黄剑云:搞医联体实际上是我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以前做的医疗联合体都是松散型的,这一次我们要保证医疗联合体能够做实,我们这一次就建立了紧密型的这种医疗联合体,在人、财、物方面实现联合体的资源共享。只有通过这种紧密型的医疗联合体,使大家的这种责任、利益、服务,和我们的发展能够形成一个共同体。大家都有责任、有义务、有利益的共享、共担,才能够把紧密性医疗联合体做好。

黄剑云说,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水平和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在医疗质量方面,实现均等化和同质化;在服务方面实现网格化,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实现了智慧诊疗,便捷就医,方便群众。

十堰市政协副主席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黄剑云:一个是我们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二个的是要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第三个就是要提升我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真正做到社区吹哨、干部报到,加强我们公共卫生服务的预警机制。

监制:郭小容

编审:吴博军 郭晓勇

记者:湖北台 陈赟 十堰台 罗奎  刘羽飞

主编:周倩 邹敏

(责任编辑 徐珊珊)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