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蹦床摔成截瘫、翼装飞行失事...冒险刺激项目事故频发,不止是“意外”!

  2020-06-03 12:30:25
分享到: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90后女孩琪琪(化名)玩蹦床时摔成“完全性截瘫”一事引发关注。

5月25日晚间,江苏徐州一名女研究生琪琪和男友及表哥在体验“人体炸弹”项目时,头部朝下摔落球池后,无法自行爬出,胸部以下无知觉,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完全性截瘫”,可能会终身瘫痪。

琪琪由ICU转入普通病房

6月2日,为琪琪治疗的主治医生徐州仁慈医院周医生表示,琪琪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情绪不太好。

女研究生蹦床摔成截瘫,主治医生称康复周期漫长

周医生称,琪琪今年29岁,送到医院时,症状为完全性截瘫、胸乳头连线以下失去知觉,双下肢不能动,大小便失禁。经过手术治疗后,现在转到普通病房。由于琪琪的情况属于高位截瘫,损伤比较严重,后期康复治疗周期较为漫长。

周医生介绍,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期琪琪有恢复的可能性。但“完全下床行走,可能性不太大。”在后期康复状态较好的情况下,琪琪可以通过辅助器械下床行走。

目前,蹦床馆赔偿了5000元,家属称打算走法律途径维权。出事的蹦床馆已经暂停营业。记者从点评类网站查询了解到,该店5月20日开始试营业,25日即出现了上述事故。

据涉事蹦床馆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说,每位消费者购票时都签了安全协议,要求听从安全员指挥。事发时,安全员已经指出琪琪动作不标准,提醒他们不能玩,但他们还是跳了。即使真是这样,安全员没有及时出手阻止的责任也无法推卸。

周医生说,琪琪受伤前“是躺在蹦床上的,别人在蹦,她弹起来”,这种情况下,“她控制不了自己的姿势。”经诊断,琪琪因颈部的垂直受力,过屈过伸,造成颈椎脱位、颈部脊髓损伤,属于高位截瘫。

琪琪头部朝下摔落球池确实不太常见,但人体被“炸”到空中,本来就可能存在各种落地方式,并非纯属“偶然”。

网上有统计表明,因玩蹦床受伤的患者中,以踝关节扭伤等下肢伤最常见(占50%以上),颈部伤(17%)和头部伤(10%)次之,其他还有脑震荡、扭伤、拉伤和刮伤等。


几周前,同样痛心的事件也发生在一名大四女生安安(化名)身上。

5月12日,大四女生安安的最后一次翼装飞行,没能飞越天门山。

按照计划,安安从距地面2500米的直升机上起跳,她将在离降落点1000米左右的空中打开降落伞,完成一次高空翼装飞行。而实际飞行中,安安偏离了航线,张家界景区高低起伏的山势,使她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低空飞行环境,最终因没能顺利开伞遇难。

一位年轻女孩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跳,也让翼装飞行进入更多人视野。

翼装飞行是跳伞衍生出的高阶玩法之一。飞行员身着翼装,通过调整身体姿态来完成包括加速、减速、转弯等空中动作。当达到一定安全高度后,再打开降落伞减速降落到地面。由于飞行的危险性和难度极大,翼装飞行也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疯狂的极限运动,堪称极限运动的极限。

圈内人士统计,在中国,目前有跳伞证的不到两千人,其中玩翼装飞行的不会超过50人,是“小众里的小众”。

国内知名翼装飞行员张树鹏告诉记者,翼装飞行并不是传说中的死亡率很高。根据前几年的数据统计,翼装飞行的重大事故率是千分之五,远低于车祸的概率。

“有更多人参与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运动中来,这是一件好事。”张树鹏说,“与此同时,也要对危险性充分预估,各方面准备要十分充分。热爱极限运动的同时,更要对生命和规则抱有敬畏之心。


接连发生的事故,代价是沉重的。

而在此之外,

各类冒险刺激项目层出不穷,在带给人们全新消费体验的同时,

安全监管也面临着全新考验,不能放任其成为管理真空或安全黑洞。

祸患常常积于忽微。

事关人身安全,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极限运动和探险旅行,要求挑战者必须胆大心细。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相对安稳,但也要严谨细致。

俗话说: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护士在为病人打吊瓶前要“三查八对”,会不断询问患者的名字和年龄,哪怕这位患者早已熟悉,但依旧要重复。

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要在治病救人前,要佩戴3层头套、2层口罩和防护服、3层鞋套、2层手套。每一步都很麻烦,但每一步都能防止你被感染。

宇航员在飞向太空之前,要在地面做数千次模拟太空舱训练。加强体能,习惯失重感。飞行员驾驶飞机前,不仅要有实操环节,连飞行教科书上的条例,更要烂熟于心。

“英雄机长”刘传健就是靠着严谨专业的态度,拯救了整个航班。

只有对生命保持一定的敬畏,并用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才敢挑战生命的极限。

我们对每一名个体的选择,保持尊重。

也希望能多一分对生命的敬畏和反思。

愿悲剧不再重演。

(来源 澎湃新闻综合新京报、都市晨报等 责任编辑 肖静涵)

责任编辑 肖静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