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供销战疫记②】宁可建而不用,也要打赢这场城乡保供“阵地战”

  2020-03-29 13:48:55
分享到: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让2020年的开头变得异常艰难——

封城,封路,封村;

各大商超关门,多少网商平台也瞬间脆弱,正常供应链中断,所有物资依赖配送;

然而,市场失灵,各类物资紧缺,全省几千万人的生活如何保障?

交通受阻,农超对接不畅,大量时令性农产品出路何在?

储备不足,春耕在即,农民朋友急需的种子化肥生产资料怎来?

难!难!难!

急!急!急!

过年,还是过关?!

【供销战疫记②】

封城、封村、封路,市场失灵,

他们说,此时不上,何时上?宁可建而不用,不可用而无供,也要——

打赢这场城乡保供“阵地战”

疫情之下,封城、封路、封村,居民生活物资、农民生产物资完全依赖配送,供销合作社作为一支老牌城乡流通队伍,此时不上,何时上?

在防疫保供的关键时期,供销人这样自我加压。

“既要把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也要把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上,把生活物资保障提上日程,防止顾此失彼。”2月6日,省防控指挥部市场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紧急动员。

全省9。6万供销干部职工枕旦待戈,坚持“全省一盘棋”,实行“党组成员乡村一线调研、一天一调度、一个干部包保两个县、一天一通报、一天一上报”的“五个一”战时工作法,紧急调动系统一切资源力量,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用战时行动,战时节奏,主动服务大局。

▲ 十堰新合作超市加强基地货源组织和库存贮备,全力保证菜肉蛋奶等民生物资正常供应。

战时“应急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月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抗疫保供”战中做出一个关键决断——依托各级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主体,建立县级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中心。

不问条件,不问基础,只看行动。

“宁可建而不用,不可用而无供。”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第一时间统一认识。

各地供销社不等、不靠、不观望,在省社党组的统一指挥下,紧急调动系统一切资源力量,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加强领导,一个月内建成“农批市场”型、“物流中心”型、“出资企业”型、“专业合作社”型、“联合社会”型、“政(府)建供(销)”管型等6种类型应急物资储备中心96个,实现全省县级全覆盖。

▲ 武汉供销应急储备中心——武汉山绿集团冷库

“农批市场”型。仙桃市供销社与商务、财政、民政部门积极沟通,以中国供销江汉平原大市场为依托建立应急储备中心。减免商户进场费和租金,无偿提供仓储设施。截至3月23日,该市场累计储备米面粮油、蔬菜及水果3。3万余吨,累计配送5689吨。

▲ 仙桃市应急储备中心--中国供销江汉平原大市场

“物流中心”型。孝感市大悟县供销社以总占地1。8万平方米的供销e家新世纪仓储物流中心为主体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分别设置生活物资储备中心15000平米和2000立方的冷冻、冷藏库。储备物资在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保质期要求采购,可供13家网点20天正常销售。

▲ 大悟县应急储备中心--供销e家新世纪仓储物流中心

“出资企业”型。咸宁市通城县明确供销社牵头农村生活物资保供,建立以出资企业“湖北宏锦绿色果蔬有限公司”为主体、其余两家社会企业为支撑的应急保障体系,共拥有仓储面积13700平米、保鲜库容10000立方米。

▲ 通城县应急储备中心--湖北宏锦绿色果蔬有限公司

“专业合作社”型。宜昌市夷陵区九山村供销社联合际维菜市、九座山专业合作社建设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中心,全力为城区超市、居民配送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远安县供销社以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瓦仓谷香农产品供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主导,建立县级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中心,持续为宜昌城区北山、国贸等超市供应大米。

“联合社会”型。荆门市沙洋县采取政府主导、财政补助方式,由县供销社牵头,联合沙洋中亿冷链物流公司、铭爵商贸有限公司、程铭干货批发仓库等当地实力企业,合作建设粮油、副食、牛奶及生鲜冷链物流四类县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县防疫指挥部专门为应急储备中心配发手套、口罩、消毒液等,并明确今后的需求纳入全县调度范围。

▲ 沙洋县应急储备中心--沙洋中亿冷链物流公司

“政(府)”建“供(销)”管型。襄阳市宜城市由政府出资建设县级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中心,交由市供销社管理运营。

“这既是战时‘应急仓’,更是一面镜子,能否体现供销合作社的责任担当、治理能力,能否成为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综合平台,都照在里面。”省供销合作总社负责人表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建成,是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流通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畅通城乡、保供稳价、缓解滞销的关键作用。

随着疫情防控趋于稳定,下一步将推动财税、金融、项目政策落实,不断提升完善应急储备中心功能,并进行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成为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体系建设的一次再造和提升。

保供“稳定器”

为帮助市民、村民安心在家隔离,让城乡百姓心里有底,避免恐慌性抢购,1月21日起,湖北省社就开始狠抓全省系统2。3万个村级综合服务社、9000个专业合作社、219个批发市场和所有城乡供销超市的开业(工)率,及时向社会公开物资储备数据。

城乡所有供销超市门店职工坚守岗位,党员全部佩戴党徽冲在一线,确保不断货、不脱销、不售假,充分发挥了保供“稳定器”的作用。

在武汉,省合作电商公司迅速拓展供销荆选“社区团购”保供服务,组织将蔬菜、米油、蛋奶等生活必需物资直供社区居民,实现“保供到家,新鲜直达”。

▲ 2月15日,湖北供销合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党员干部,为江汉区循礼社区送来4吨多蔬菜和8000多只鸡蛋。

该服务线上在湖北供销e家、中国建设银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同步推广,线下主动与循礼社区等93个小区开展了“社区团购”服务对接。截至3月19日,服务客户超1。5万户。

武汉市社农村电商公司的“供销集市”购物平台,2月10日上线以来购销额同比增长近七倍,日均销售额达30余万元,配送范围覆盖了武汉三镇主城区500多小区,成为除武商超市、中百仓储、中商超市、家乐福、沃尔玛五大商超之外,第六支社区保供主力军。

▲ 黄石市供销社属农贸公司开设土产日杂马路市场。 

在荆州,市供销社则发起建立“供销社农超供求平台”微信群,利用供销社的品牌公信力和体系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养殖大户、经销商、超市和城乡社区连接起来,形成“信息共享、集中采购、批量运输、分散配送”的防疫期间城乡居民生活物资市场供应保障新模式。

2月12日,该信息平台发起了向广东医疗队爱心捐赠倡议,短短半小时就有5家企业认捐,共捐赠猪肉300斤、水果3500斤、蔬菜4000斤、鸡蛋4件。

▲ 2月13日,荆州市供销社组织募集的爱心物资对口捐赠给广东医疗队。

在十堰,供销华西农商城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农批市场之一,疫情期间一直保持营业,特别是鼓励商城内的蔬菜、粮油经营商户营业,保障疫情期间供应不断档,为各大商超、各县市区源源不断供应物资,新合作超市城区各直营门店全部开业,同时开通网上购物平台,减少市民外出风险。

在襄阳,谷城县3家社有企业6000平方仓库落实承接防疫应急民生物资分类储备任务,12家新合作超市分仓也加大物质储备规模,日均组织配送,确保满足7乡镇商品采购量的需求。

此外,利用“供销E批”“顾乡优选”等平台APP、微信和电话预约方式,先后协调3家粮油企业、5家合作社复工,每天从襄阳、郑州等地运输瓜果蔬菜40余吨送到基层百姓手中。

▲ 2月17日,襄阳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刘清喜一行了解庙滩新合作超市运营状况。

在黄冈,武穴供销社依托社属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乡镇超市及农民合作社,日供蔬果、粮油、蛋禽、水产等产品2万斤以上。

5家乡镇超市被当地指挥部指定供应生活物资点,采取“定人、定车、定单、定时”方式配送销售,服务群众3000余户。4家社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福康油脂合作企业,定点与经营超市横向对接,保障货源购进,稳定市场价格。

稳价“压舱石”

“老三,你们去前头拽住渔网,我们在后面固定住,准备起鱼!”3月19日,嘉鱼县潘家湾镇头墩农场东湖生产队第五批供汉鲜鱼正打捞起网。停靠一旁的8辆大卡车很快装满,7小时内,这40吨鲜鱼将送达武汉市民的家中。

截至当日,全县已为武汉“加”鱼239吨。

▲ 咸宁为武汉加“鱼”。

“如果说,前期保供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鲜鱼的供应,不仅使水产价格应声而落,也丰富了武汉人的餐桌。”省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处负责人介绍说,价廉物美显然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2月26日,武汉城区部分品种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引起省领导高度关切。湖北省社连夜组织应急储备中心生活物资,直供武汉三大国有商超,较快促进价格回落。

2月28日,10元特价蔬菜包登陆武汉“供销集市”,首批成交1。5万单。不少社区“团长”表示,“供销集市”解决了他们去超市排队购买蔬菜包还限购的麻烦,足不出户即可开团,居民们则反映“货好量又足”。

而这也开启了政府补贴“10元菜”进社区的序幕。

▲ 供销集市提供的10元特价菜。

在此期间,各地陆续出现“农村鸡蛋大量滞销,城市鸡蛋价格高得离谱”的现象,这让供销部门多了一层思考——

疫情防控期间,交通管制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也限制了农产品外出的“脚步”。长期扎根农村、联结城乡、双向流通、“点多”“线长”“面广”,对接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推动工农产业融合、城乡双向流通,不正是供销系统的主业和优势吗?

保供稳价,不仅要保城市区域的物价稳定,还应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做好产销对接,恰可以破解个中“二元难题”。

思考很快化为行动。

2月24日,在了解到随州市大量蔬菜、鲜鸡蛋、鸡肉等农产品积压滞销后,省供销合作总社安排专人专班,制定方案,依托省社合作投资集团,共帮助随州市调运转售滞销鸡蛋近520吨、鲜菇5吨和一批蔬菜。

▲ 3月22日,惠侬集团将新鲜采摘的2000份,约8吨爱心蔬菜包捐赠给武汉市球场街道办事处及武汉市水务集团民生保障一线单位。

应城市黄滩镇杨林村阳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阳养殖了6万只蛋鸡,每天可产3。5万个鸡蛋。疫情发生以后,卖鸡蛋成了大问题。一筹莫展之时,应城市供销合作社主动上门,利用生活物资运输车辆帮助运输,以“外销加供销合作社配送”的形式,帮助陈阳将囤积的4000箱鸡蛋销售了90%。

▲ 应城市社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帮助陈阳打开销售渠道。

孝昌供销社得知孝昌县花园镇的多个蔬菜种植专业村近10万斤新鲜蔬菜积压滞销的问题,县供销社“菜篮子”服务队迅速出击,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让蔬菜运输车予以优先通行,畅通了本地蔬菜的出行渠道,确保蔬菜在每天下午4点前运输进城,有效解决疫期农产品滞销难题。

省中和公司发挥江汉平原农产品大市场平台优势,主动联系,迅速对接,为各地销售滞销农产品4644吨。其中:

通过中和超市线上发力配送、线下发动水果商户分销、中和员工马路零售,帮助黄冈市团风县方高坪镇销售滞销荸荠10吨;扩大水产品吞吐量,帮助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程德岗村贫困户销售滞销鳊鱼30吨。

帮助仙桃及周边县市水产养殖户销售库存的鱼3000吨;利用中和超市帮助肖台村线上销售蔬菜4吨;发动市场商户采购本地蔬菜1600吨。

▲ 湖北中和公司组织3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协助分装、卸货、搬运蔬菜。

应时应势,更多行动同步开展。各地利用供销合作社的品牌公信力和体系优势,变“线下”为“线上”、“自购”为“代购”、“直供”为“点供”、“被动”为“主动”,有效解决了产销脱节、农产品滞销等买难卖难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效地推动了价格回归正常。

为保证城乡居民吃上价廉实惠的新鲜菜、肉蛋鱼,带头维护市场稳定,荆州市供销社更是发岀“新鲜菜、良心价、保供应”倡议,得到供销农超供求平台的50家商家的响应和承诺。

3月4日起,省茶业集团旗下咸宁、恩施、宜昌几大生产基地相继复工复产,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同时保证生产按计划推进,保障市场供应及茶农收益。

▲ 3月8日,秭归沙溪镇宜红茶厂制茶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进行茶业加工。

截至3月18日,秭归宜红公司收购鲜叶7859公斤、恩施金风公司收购鲜叶2780公斤、宣恩宜红收购绿毛茶18。4吨。

打通“最后一米”

小区封闭,村庄限行,全面管控之下,生活物资如何更好地到达城乡居民手中?

供销人经过摸索,给出的答案是:创新经营服务方式,一竿子插到底,服务上门,无接触交货。

开辟官方平台。合作投资集团电商公司按照省社“保供应,不涨价”的总要求,快速反应,紧急拓展供销e家荆选平台“社区团购”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各种蔬菜、米油、蛋奶等生活必需物资直供社区居民。

供销e家荆选“社区团购”全部实现当日下单,48小时内集中配送至社区门口,实现采购全程无接触。武汉市社及各区县社,通过“供销集市”,实行统一价格体系、统一质量安全、统一无接触配送,并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市供销社社区保供突击队,平价直供农副产品的社区达345个、供给量达320余吨。

自建对接平台。2月10日,荆州市供销社发起建立“供销社农超对接供求平台”微信群,利用供销社的品牌公信力和体系优势,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养殖大户、经销商、超市和城乡社区连接起来,形成“信息共享、集中采购、批量运输、分散配送、预约取货”的应急供应保障新模式。十堰新合作电商平台注册人数达到8万人,建成小区自提点210个。

龙头企业配送。荆门市供销社所属东方百货、金城超市在中心城区的23个门店,352名职工、139名党员全部佩戴党徽坚守一线工作,在县市区、乡镇的31个门店正常经营,各超市积极组织生鲜蔬菜、日用品配送到小区、到楼栋。

孝感市大悟县供销社应急储备中心与县指挥部协商,统一开通疫情期间物资运输通行证,专门配备3辆大货车专门采购生活物资,在城区配备5辆汽车和12辆三轮车进行配送,7辆配送汽车满足乡镇生活物资配送需求。

▲ 2月5日,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新合作超市工作人员为偏远村居群众运送急需生活物品。

十堰市社参股企业湖北武当山珍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无人售货机,以配送净菜、冷鲜肉、鱼类为主,售货机的冷鲜保存设置,能保持菜品、肉品的新鲜。居民只需选择商品,自由组合即买即取,真正实现保供不打烊。

房县供销社电商公司主动承担180多个乡村物流站点“跑腿”任务,顶风冒雪上演“接力赛”,对偏远乡村送货上门。

武当山特区供销社组织新合作超市、太和超市等4家大型超市从2月3日开始对全区22个村居、6个移民安置小区及隔离小区,每天投入便民服务车12台,运送物资8吨,被百姓亲切地唤作新时代的“小货郎”。

来源: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胡融 通讯员 吴继强 王新

(责任编辑  胡汉敏)


责任编辑 胡汉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