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荆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京山模式”

  2019-11-15 16:47:08
分享到:

近几年来,京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健全农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等环节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处理、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强化目标导向按照省政府工作要求,明确五年工作目标。2019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14个建制镇、京山温泉新区和80%以上行政村。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建成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5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支撑、资金保障、长效机制体系基本形成。2022年,建成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100个。2025年,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50个。形成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支撑、资金保障、长效机制体系基本形成。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14个建制镇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检查、督办、考核。明确市、镇、村(社)三级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目标考核机制、指导督查机制、奖补机制三项考评机制。将垃圾分类示范工作纳入县对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严格奖惩。

强化宣传发动制定实施《京山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在开展媒体、网络、社会宣传的同时,组织开展集中宣传、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进课堂等系列专项宣传;采取分级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镇村,对学校师生、机关党员干部、企业员工、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管理工作者、城管人员及环卫从业者、志愿者进行培训,从中挑选出垃圾分类宣传员、示范员、指导员、监督员、志愿者。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让群众从思想上融植入垃圾分类观念、从心里接受垃圾分类要求、从行为上配合垃圾分类行动。连续三年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文化节活动,在城乡巡回展演300余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问答互动1800余人次,开展问卷调查2000余人次,发放指导手册17万册、一封信14万封,办宣传专栏405个、培训班29期次、培训1500余人,绘制文化墙316幅、刷写固定标语3365幅,设置宣传牌2136个,制作电视专题通报片7期。

强化经费保障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经费投入坚持“市级投、镇配套、村自筹”的原则,市财政按照农村每人45元、城市每人 189.5元的标准,将农村垃圾分类及城市垃圾分类试点纳入财政预算。鼓励社会捐资、村级自筹和居民付费,坪坝、永漋等镇村民付费率达90%以上。在分类设施建设方面,采取向上争取一点、政府投一点、社会筹一点承担的方式进行。市、镇两级负责土地、水、电、路及土建工程建设,部门与社会资本方负责设施的配套及运营管理。目前已争取上级奖补资金1130万元、债券资金800万元,社会筹资1300万元。

强化思路创新

结合京山实际,将“45331”京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优化为“123345”垃圾分类模式。

建设一座乡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乡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在原垃圾压缩转运的基础上,新增厨余垃圾处理、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暂存功能,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就地减量、资源利用处置提供了保障。目前,已建成孙桥镇乡镇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罗店、绿林、永漋等其他13个处理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配置2个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即环保驿站。在已设置的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的基础上,每镇打造2个集积分兑换、分类培训、环保普及、中小学生“心灵手巧、变废为宝”和志愿者服务于一体的垃圾分类宣教基地。现已建成投运13个,在建15个。

推广“三种模式”。在绿林等地广人稀的低山地区,推行易腐垃圾就地分散堆肥还田还山模式;在永漋等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推行易腐垃圾集中沤肥就近还田模式;在孙桥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岗地丘陵地区,推行易腐垃圾集中沤肥与分散堆肥相结合的模式。永隆、罗店、孙桥等村级阶梯式三格沤肥池已基本完工,钱场、杨集等农户无底加盖沤肥桶已投试使用,其他乡镇也结合实际正加速推进。

规范“三个环节”。在源头户分环节,引导农户将易腐垃圾自行堆肥利用,实现就地减量;在中间收运环节,引导居民分类投放,鼓励保洁员二次分拣,实行分类收运;在末端处置环节,密切与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危废处理中心合作,实行厨余垃圾与其它垃圾分类处置,最大程度地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确定“四分法”。按照厨余垃圾(建成区)或易腐垃圾(农村)、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对垃圾进行“四分”。推行“五点减量法”。对可回收物卖一点、易腐垃圾沤一点、建筑垃圾填坑铺路填一点、有毒有害垃圾收一点、其它垃圾集中运一点,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推行“五点减量法”。对可回收物卖一点、易腐垃圾沤一点、建筑垃圾填坑铺路填一点、有毒有害垃圾收一点、其它垃圾集中运一点,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强化“四大体系”制定《京山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议方案》,召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专题会议,周密安排部署,全面实施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易腐垃圾)、其它垃圾单独收运“四大分流处置”体系建设。

建立覆盖全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建设14个标准化可再生资源利用回收站、28个环保驿站、100个垃圾分类兑换超市、200个旧衣物回收箱,使纸类、废塑料、废金属、衣物等基本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实现资源化利用。

实施有毒有害垃圾单独处理系统建设。以乡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为依托,每镇设置一个有害垃圾暂存点,实行有毒有害垃圾月回收制,将每月21日确定为回收日。采取由各村保洁员、镇收运员统一在回收日回收至村、镇收集点和暂存点,再由相关签约专业公司对其进行统一集中收运、专业回收处理。

按照“干湿分离”原则,完善“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在城区配置2台厨余垃圾收集专用车,对城区和镇区大、中型餐饮单位、机关、学校、企业等食堂以及农贸市场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大中型餐饮单位餐厨垃圾收集率达到86%。在农村,以垃圾中转站为依托,每镇建设一个餐厨垃圾处理站,采取好氧制肥工艺,对集镇及周边村湾产生的易腐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同时,完善“易腐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家庭“干湿分类”,实行分散堆肥、集中沤肥和生物制肥处置“三条腿”走路模式,实现垃圾的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

来源:中华建设网

(责任编辑  李玲敏)

责任编辑 阿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