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恩施丨开发能源资源,助力脱贫攻坚
恩施:咸丰县鄂咸页1井顺利解析出页岩气
恩施州是湖北页岩气分布的重要板块,理论地质资源量达到4.5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一半,可开采储量约2万亿方。最近,在恩施州咸丰县活龙坪乡,鄂咸页1井顺利解析出页岩气,并在现场实验室点火成功。
在咸丰县活龙坪乡二仙岩村鄂咸页1井,记者看到,现场工作人员顺利取出第一筒岩芯,通过开展解析、浸水实验等工作,解析出的页岩气由技术人员在现场实验室点火并获得成功。
恩施州能源监测监察中心主任 邢翔:第一筒岩芯的取出,共计采获了2.74米的岩芯,从这2.74米岩芯中,我们取到了4组含气性的数据,均达到了工业开发的标准。
据专家介绍,通过对火焰分析,龙马溪组页岩气甲烷含量较高,质量较好。经初步估算,咸丰五峰-龙马溪组地层,埋藏深度为500-3500米的页岩气地质资源储备量近2000亿立方米。根据恩施州发改委初步规划,咸丰地区预计在2021年进行试验性开采。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周林:开发之后,经过一系列处理,就可以进入我们民用的天然气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
截至2018年11月,恩施州页岩气项目获重要突破,在钻探的咸地资源2号井内,日均出气量可达4.5万方,是湖北省迄今发现气测指标最高的资源井之一。
恩施:页岩气正式进入工业化勘探开发阶段
2018年初,恩施州将页岩气开发利用纳入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今年2月,恩施州正式启动页岩气大规模勘探,通过半年的奋战,勘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鄂咸页1井是恩施州发改委基于2018年11月由省、州联合部署的咸地2井成果认识的基础上部署的一口工业探井,这也是全国第一口由地市州级人民政府出资部署的页岩气工业探井。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鄂咸页1井钻探工程项目负责人 陈威:这个井是一口大口径的页岩气地质调查井,也算是一口工业探井,后期针对这个井会进行水平钻进和分段压裂,因为基于旁边有咸地2井,所以这个井有很大的希望取得工业气流。
2019年4月,省地质调查院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取得了鄂咸页1井的钻探资格,并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启动钻井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编写工作,于今年6月23日正式开钻,目前已完成导管段钻探工作。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鄂咸页1井钻探工程项目负责人 陈威:钻到目的层大概1400多米的时候,我们要进行取芯,取完芯以后综合我们专家的意见,进行下一步部署。
截至目前,恩施全州10口钻井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其中4口已经上钻,所有二维地震勘探基本完工。力争页岩气勘探开发在2019年底获得工业气流,2020年底实现工业化开发。
恩施:“追风逐电”培育新动能
恩施州被誉为华中清洁能源之都,据相关部门测算,全州风电资源蕴藏量达300万千瓦。近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立足实际,提出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洁净能源基地”,把风电能源开发利用作为加快清洁能源产业链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风电已成为恩施州除页岩气之外最具优势的清洁能源资源。
记者 何政:我现在是在恩施板桥风电23号风机的吊装现场,在我身后正在进行的就是吊装作业,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就是塔筒,一会儿就要把这个塔筒立起来,第二步就要把风机装好,最后一步把三个大的叶片组成叶轮挂在风机上,完成整个风机的组装过程。
在施工人员的指挥下,恩施板桥风电项目第23台风力发电机组叶轮与发电机的顺利对接,标志着板桥风电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恩施板桥风电场项目是恩施市招商引资的首个清洁能源风电项目,由湖北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核准容量80兆瓦,目前,建设规模为51.2兆瓦,安装风机23台,总投资约4亿元。
恩施板桥风电有限公司运行值长 杜雄三:我们总设计的年发电量大概是9千万度,全部投产运行以后每年大概能创造8百万元的税收,节省差不多3万吨的标准煤的排放。应该来说,整个项目对当地的经济、生态环保还是有比较好的综合效益的。
恩施州风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呈“两带一区”特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位于西北部和北部的齐岳山至巫山风带,中部的武陵山系风带以及与湖南、重庆、宜昌接壤的边界高山地区。而作为恩施州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利川市,理论蕴藏量180万千瓦,可开发量达到120万千瓦,年发电电量6.7亿千瓦时,产值4.1亿,可实现税收0.7亿元。
恩施州发改委(能源局)能源安全监管科科长 杨琳:目前现已建成投产的风电场一共有10座,总装机49.59万千瓦,目前在建和拟建的项目共有6个。
这批在建拟建项目建成后,风电在恩施州清洁能源总装机当中比重也将从12%提高到20%,对恩施州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拓宽绿色发展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巴东:“光电银行”点亮扶贫路
在全省九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恩施州巴东县,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阳光扶贫行动”光伏扶贫项目成为“光电银行”,建成2年多来,光伏电站持续发挥稳定效益,增加贫困村为群众办事的“底气”。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从2016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投入4.57亿元,在湖北“三县一区”实施“国网阳光扶贫行动”,为2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建设一个200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帮助9.6万贫困户摆脱贫困,惠及巴东县118个贫困村。
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高家坡村党支部书记 许贤龙:2017年光伏发电站建成以来,截止现在发电量50多万度,经济收入40万元。
高家坡村位于溪丘湾乡东部,以前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是典型的空壳村。因为没有专人管理,整个村子垃圾成堆,环境极差,有了光伏电站的收益,高家坡村利用光伏资金拿出专款雇用一台垃圾清运车为村民服务,并设置公益性岗位专人维护村环境卫生,现在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高家坡村党支部书记 许贤龙:现在村里有了底气,有能力为老百姓办一些实事和好事。
自201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投资近3亿元,不仅为巴东县建设了3个集中式电站,同时为巴东11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捐建一座2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
国网巴东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舒荣林:运行两年多来,已累计发电量7600多万千瓦时,每个贫困村光伏年收入近20万元。
未来,巴东还将进一步细化资金使用范围,主要从脱贫攻坚和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进行资金收益分配,通过实实在在的帮扶,调动村内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监制:郭小容
编审:吴博军
记者:周晓焕 李碧蓉
编辑:梁意
(责任编辑 胡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