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流金岁月】俯首甘为孺子牛 为民谋福永不休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2019-07-15 14:40:17
分享到:

2013年7月16日,由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在全国公映。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陈力执导,著名演员孙维民、刘佩琦、牛犇等参与电影演出。影片在同年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在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比中,获得最佳电影音乐奖;在201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荣获优秀故事片奖。

影片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之大跃进的失误及前苏联的连续逼债,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国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毛主席亲自率领下,中央领导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到最基层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整相关政策。周恩来总理在邓颖超陪同下,从贵州花溪一路风尘来到河北邯郸武安县调研。武安县的伯延公社是革命老区,当年的刘邓大军曾在此驻扎,和百姓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公社主任郭凤林在老支书父亲影响下,几十年对党忠心耿耿。他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怀着为党分忧、为国担难的信念,不想让总理看到农村的困苦实情而堵心,便采取了一系列弄虚作假、粉饰太平的行动:威胁干部不能说实话;把平时爱说怪话的“落后分子”关邮电局后屋;对生性耿直的父亲封锁总理到来的消息……周总理到伯延后,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是一片赞扬,吃到的是鸡鸭鱼肉……他明察秋毫,去伪存真,甩开干部访贫问苦,结交最困苦的朋友,用自己赤诚的一言一行感动干部和群众。不眠的四天四夜……在总理身体力行的感召和苦口婆心的开导下,他交下的穷朋友张二廷仗义直言;被关押的“落后分子”群起响应;郭凤林等终于幡然猛醒,承认错误说出了实情……周总理和毛主席长时间含泪通话,当即做出了调整政策、取消大食堂分户吃饭的英明决定。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涉及农业农村的重大历史题材电影。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背景。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对国家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影片中的周恩来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和群众一起抢救地瓜苗,彻夜研究调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的点点滴滴,都通过影片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全心为民、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老百姓的事儿,再小都是大事,这或许是《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的主旨精神,时至今日,依然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段建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