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号
荆门沙洋:“鸵”起致富路 “牛”转新乾坤

近年来,荆门市沙洋县多措并举,吸引了一批年轻楚商返乡创业,他们不仅为沙洋的养殖、食品加工等产业注入新活力,而且还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成为推动沙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走进荆门市沙洋县某家禽养殖场,负责人贾亮正拎着装满玉米粒和牧草的塑料桶穿行在鸵鸟群中,这个被鸵鸟“包围”的年轻人,七年前还在广州的服装厂里维修设备。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鸵鸟养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先购买了8只鸵鸟,没想到收益超出了他的预期。于是在2019年,贾亮带着全部积蓄回乡,专心干起了鸵鸟养殖。

经过多年的摸索,贾亮逐渐掌握了一套科学养殖方法,在沙洋县政府的支持下,贾亮的规模越做越大,不仅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前来取经学习,还带动了周边200余户养殖户共同养殖。眼下,产品销售到湖北、湖南、江西、广州、四川等地,这些“长脖子”俨然成为当地的“致富鸟”。

眼前这位正在给牛投喂饲料的30岁的“新农人”名叫张辉,他与贾亮有着类似的经历。2017年大学毕业后,张辉回乡接手了父辈的合作社。很快,他就发现合作社存在养殖技术不成熟,选育品种存活率不高等问题。张辉2018年前往宁夏,学习当地先进的繁育技术。再次返乡时,张辉不仅改变了原有的运营模式,还将牛的品种变更为更加优质的西门塔尔和江汉水牛。

眼下,张辉的合作社名声不断扩大,时常会有荆州、宜昌的外地客户前来进行交易,拥有员工40多人,全国各地固定客商500多人,年销售活牛9万多头。

今年以来,沙洋县新增返乡创业423人,创业带动就业938人,扶持创业55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719万元,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显著。

(来源:垄上行 荆门台 编辑:曹丽萍 舒畅 编审:刘余 监制:肖鹏)

责任编辑 舒畅

免责声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长江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长江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