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号
突破高龄手术禁区,心内科团队为八旬婆婆封堵致命血栓源头 !

4月8号,被房颤折磨三年的张奶奶给武汉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李东升发来了感谢。张奶奶激动的说:”"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原来,老人曾因反复心悸、胸闷三次住院,长期抗凝治疗又引发消化道出血,在卒中与出血风险间进退两难。经过武汉市第三医院多学科会诊发现,患者左心耳犹如"不规则口袋",血栓脱落风险极高。  

3月28日上午,武汉市第三医院导管室内,随着一枚直径25毫米的"伞状"封堵器在DSA影像中完美绽开,85岁的张奶奶左心耳被成功封闭,这台持续一小时的超精细手术成功完成。 目前,张奶奶已康复出院。

"血管迂曲程度堪比盘山公路,心耳内部还有多个分叶。"李东升介绍。手术团队影像资料显示,患者血管存在三处超过120度的锐角转折。心内科联合影像科提前两周用三维CT建模,1:1打印心脏模型预演操作路径,量身定制"先调角度、后稳释放"的个性化方案。  

手术台上,李东升团队在食道超声实时导航下,操控导管穿越重重"弯道"。造影显示封堵器展开瞬间,原本湍急的血流戛然而止,残余分流为零。"操作误差必须控制在0.5毫米以内。"参与手术的李东升主任解释,这相当于在跳动的心脏上穿针引线。  

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超1000万,每年约5%发生卒中。对于抗凝禁忌的高龄患者,左心耳封堵是国际公认的解决方案。"从80岁到100岁,生命长度不应被技术局限。"李东升介绍,该院近三年已完成高龄(≥75岁)的心律失常患者开展介入手术  105例。作为湖北省心血管疾病房颤中心,该院心内科三年完成射频消融以及左心耳封堵手术超500例,此次突破更为老年房颤患者带来新曙光。  

通讯员:张素华 陈舒

记者:张伟杰

编辑:王建

责编:刘雅婷  夏天

编审:王俊


责任编辑 刘雅婷 夏天

免责声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长江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长江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