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六十年矗立,武汉长江大桥会不会寂寞?
武汉长江大桥
通车之日至今
已经矗立了六十年
(60年前发生了啥,好奇请点这里)
六十年里
承载车来车往
看遍日出日落
人之六十称“花甲”
已是花甲之年的长江大桥
终身不曾移动
真的不寂寞吗?
人们常说身心健康最重要,欲知寂不寂寞,不如先看身体健不健康,于是,我们搞来了一份武汉长江大桥的体检报告——
揭秘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身体状况
体检报告
姓名:武汉长江大桥
年龄:60
病史:曾遭遇7次洪水、77次轮船撞击
期待寿命:100年
当前状态总结:身体硬朗,十分健康,经评估寿命可达150年!
揭秘二:
红了60年,长江大桥的粉丝已经遍布世界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武汉长江大桥从设想到建成一直备受关注,多国政要参观访问,名人艺术家慕名而来,更有无数普通老百姓前来和大桥合影,武汉长江大桥从一诞生就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毛泽东非常关心支持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从1953年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正式组建到1957年10月15日大桥建成通车, 毛泽东曾三次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程, 在视察过程中绘制了治理和利用万里长江的宏伟蓝图。
毛主席视察武汉长江大桥时翻阅大桥局编辑的大桥建设画册(右2为武汉市委书记兼大桥局政委王任重、右一为大桥局副局长)
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第二次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并在这次视察中写下《水调歌头·游泳》,留下了“风墙动, 龟蛇静, 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这样不朽的名句。
毛主席与大桥局职工家属在一起
毛主席为武汉长江大桥配套工程江汉桥题写的桥名(廖照清摄)
1957年3月15日,身患感冒的刘少奇来到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地,查看大桥建设进展情况。虽身体不适,看到中国工人在建桥中的伟大创造力,刘少奇精神为之一振,他在工地边走边看,与工人们一一握手问好。
刘少奇查看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15日,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为铁路桥通车剪彩
郭沫若视察武汉长江大桥
郭沫若参观武汉长江大桥时与群众合影(廖照清摄)
何香凝女士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廖照清摄)
茅以升与孙女参观大桥工地
1964年,溥仪夫妇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张其军 摄)
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盛世,也成为很多国家关注的焦点。除了援建方苏联领导人亲临工地视察,越南、老挝、印尼等国领导人也来到武汉长江大桥参观,学习中国人的建桥经验。大桥建成后,前来参观的人就更不计其数了。
前苏联国家元首伏罗希洛夫在武汉长江大桥工地参观(刘建华摄)
1957年7月6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前往长江大桥工地参观
胡志明在武汉长江大桥工地参观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武汉长江大桥工地参观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武汉长江大桥工地参观
老挝首相富马亲王来武汉长江大桥视察(刘建华摄)
揭秘三:
一张长图告诉你,长江大桥也有很多朋友
一划到底,答案一目了然。
武汉长江大桥寂寞吗?
有长江、有云、有你们的陪伴
当然不寂寞
未来
我们依然相伴
END
编辑 | 苏畅 章强
视觉 | 成雨静 王思思
主编 | 苏畅 王思思
(责任编辑 李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