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中共五大 | 中纪委前身在武汉诞生 10位成员8人牺牲

长江云  2017-09-29 18:02:58
分享到:

长江云报道 1927年4月底到5月初,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选举产生了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即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前身。动荡年代,英雄心系民族之危难,难顾个人之福祸。首届委员会的10位成员,先后8人牺牲,1人失踪。在他们当中,看见新中国成立曙光的仅仅只有1人。

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有故事的英雄们。

王荷波

他被周恩来尊称“大哥”

1927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被捕。一个月后,45岁的他被敌人秘密杀害。北京刚解放不久,他的遗骸被找到。1949年12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祭,其遗骨被移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据王荷波的外孙赵迪回忆,周恩来总理和王荷波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听母亲说,连周恩来总理都尊称姥爷为‘大哥’”。他说,姥爷比周恩来大十几岁,又长着大胡子,这或许是周恩来尊称姥爷为“大哥”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大哥”的称呼更多的是蕴含着总理对姥爷人品的敬重”。

【记者探访】

外孙赵迪:“没沾过“革命”家庭半点光”

王荷波的女儿和女婿生前都是离休干部,女婿曾任电信总局副局长。王荷波外孙赵迪说,父母从来不为家人行使特权,从小到大,他们兄妹几个没沾过这个“革命家庭”的半点光。

赵迪说,父亲从不用公家的车办私事,上班都是骑自行车;直到家用电话基本普及,家里一直没有安装过电话。

蔡以忱

新中国成立后,妻子才得知丈夫真实身份

湖北黄陂人。1928年7月中旬,因叛徒出卖,在湖南常德澧县被捕,英勇就义。

据蔡以忱的孙子蔡亚生回忆:“我听母亲讲,当年村里一些乡邻对祖母说,以忱当了这么大的官,你怎么不找他要一些东西?但祖父在祖母回乡前跟她讲,‘你带着孩子,哪怕生活再困难,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找他们的麻烦’。”

根据组织要求,蔡以忱未向家人透露共产党员的身份。蔡亚生说的“他们”,是指吴金梅认识的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她只知道这些人是丈夫的同事,新中国成立后,她才知道他们和丈夫都是共产党员。

【记者探访】

孙子蔡亚生:“我们后辈绝不能给祖父丢脸”

蔡以忱之孙蔡亚生的领导和同事一直不知道他是革命烈士后代,直到2013年,武汉市纪委的同志为办展览找蔡亚生了解情况,大家才知道他是蔡以忱的孙子。

“祖父为革命抛家不顾,又是这么廉洁,我们后辈绝不能给他丢脸。”蔡亚生说。

许白昊

把两个弟弟接到武汉参加革命

湖北应城人。1928年2月16日因叛徒告密被捕。6月6日在上海英勇就义。

许白昊弟兄三人,他是老大。北伐军进入武汉后,许白昊把二弟许华明、三弟许克明接到武汉参加革命。许白昊牺牲后,家人没有了许华明、许克明的消息,此后几十年杳无音信。

【记者探访】

侄孙许振斌:“每年清明带孩子去祖坟前齐读家训”

在应城市国税局廉政文化长廊,其中一个宣传栏专门介绍许白昊的事迹,上面印了许白昊一句原话,“决当做中国有用之人。”

许白昊侄孙、56岁的应城市国税局副局长许振斌说,这句话来自许白昊写给应城家里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装在一个苏联长牛皮信封里,它躲过了国民党、日本人的历次搜查。家书原件在上世纪70年代遗失。

许白昊的精神影响着后人。“许家到我这一代弟兄4个,3人经党培养成为国家干部,都牢记大爹许白昊的革命精神。大爹许白昊家书里那句话,如今成为许家的家训,每年清明节,我们兄弟姐妹几家以及孩子们,都要到许家祖坟前,齐读家训”,许振斌说。

杨匏安

摔掉蒋介石劝降电话,狱中写下绝笔诗

广东珠海人。1931年7月被捕后,8月被秘密杀害于上海。

1931年7月,杨匏安再次在上海被捕。在狱中,杨匏安面对国民党的高官厚禄引诱,宁死不屈。蒋介石甚至亲自出马劝降,杨匏安不为所动,把电话都摔了。

【记者探访】

家乡纪念小学每年评选“杨匏安之星”

烈士精神至今在珠海广为传承。2003年,杨匏安老家珠海南屏北山村的北山小学,正式更名为杨匏安纪念学校。据了解,学校不仅有关于杨匏安的红色课程,教育孩子们学习他坚韧不拔、公而忘私的精神,每年还会评选‘杨匏安之星’,标准就是以德优先”。

作为杨匏安唯一仍然在世的子女,88岁的杨文伟和妻子郑梅馨一起,正在继续发掘更多史料,希望让父亲的精神能够走得更远。

萧石月

信仰不同,与三哥分道扬镳

湖南常宁人。1927年5月,长沙发生了许克祥等部发动的“马日事变”。随后,萧石月带领300多人的锡矿山工人武装日夜兼程向湘潭进发。行至蓝田时,遭许克祥部一个营的伏击,英勇牺牲。

萧石月的革命道路发端,与三哥萧同兹密不可分。三哥加入湖南省劳工会成为骨干后写信给萧石月,召唤他投身革命洪流。

1920年10月,萧石月来到长沙,成为湖南第一纱厂弹花车间的工人。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到各个车间、宿舍演讲,组织工人发起抗争活动。

在革命斗争中,萧同兹和萧石月兄弟渐渐走上迥然不同的道路:萧同兹加入了国民党,还把父亲萧相光接去南京住了一段时间,每日求田问舍;萧石月则坚定不移,继续从事工人运动。

【记者探访】

家乡出英烈传 他排第一位

衡阳市、常宁市对萧石月的革命事迹一直很重视,先后多次到故居来调研,并编辑出版《常宁英烈》,萧石月被列为第一人。2015年5月,衡阳市专门批准“萧石月故居”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阮啸仙

9年只和儿子通过两封信

广东河源人。1935年2月,阮啸仙领导的赣南省委机关部队被敌围困,3月6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忙碌的革命工作让阮啸仙和妻儿聚少离多。

1933年初,14岁的阮乃纲给父亲写了第一封信,阮啸仙收到后一遍遍告诉身边同志:“我儿子长大了,会写信了……”当晚,他给儿子回了信。

儿子的第二封信如期而至,这次阮啸仙因工作原因耽误了几个月才回信,而遗憾的是,这是父子两的最后一封信。从此音讯全无。1934年阮啸仙调任赣南,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守下来领导游击战争,在一次与敌人作战时被流弹击中胸口,英勇牺牲。

【记者探访】

孙子阮钦彤:“一分一毫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的”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是平头老百姓,用爸爸的话讲,一分一毫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的”,阮啸仙的孙子阮钦彤说。

阮钦彤的哥哥原来在手表厂当工人,后来从厂里出来做服装生意,在商场租个小档口,在夜市推个流动摊位。姐姐在啤酒厂当工人,一直干到退休。妹妹原来在水果店当售货员,后来在私人企业当财务。

杨培森

临刑前泰然自若高唱《国际歌》

1927年6月29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7月1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监狱。

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位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内,这里正是杨培森被叛徒出卖后被捕关押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两天。

审讯期间,杨培森以化名应对,但叛徒指认,身份暴露,祥生铁厂企图营救未果。杨培森意识到,他们可能马上会被杀害,但他没有动摇和软弱,他平静地对难友们说:“我们既被捕,诸同志宜各努力奋斗。”

1927年7月1日,杨培森在受尽严刑折磨后,从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牢房平静地走向刑场。临刑前,他泰然自若,高唱着《国际歌》。

【记者探访】

孙女杨明娟:“认真做事、清白做人的优秀品质血脉相传”

“也许是血脉相传,父亲一直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后代作出表率”,杨培森孙女杨明娟说,父亲杨继新一直铭记祖父杨培生的革命精神,立志为国家富强而奋斗,他刻苦好学、追求上进,从学徒工自学成才,成为了一名建筑工程师。

杨明娟记得,父亲经常凌晨4点多就起床,赶到办公室,早早开始工作。受父亲影响,杨明娟退休前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她严谨负责、主动创新,是学生们公认的好老师。

张佐臣

21岁的中央监察委员

浙江平湖人。1927年6月29日在上海被捕,7月初在上海龙华监狱英勇就义,年仅21岁。

18岁加入共产党,19岁成为中共上海区委候补委员、中共南市部委书记、20岁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上海区区位委委员,1927年4月27日,张佐臣被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那一年,他仅仅21岁。年轻有为的张佐臣,积极发展工人入党、组织能力极强,被工人们亲切的称为张大哥。

张佐臣为革命所做的取舍是难以想象的,1926年9月,张佐臣原准备和周月林妻子一起去苏联留学,党组织考虑到他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力很大,一旦离开,工人运动会受到影响,便派他去无锡领导党的支部建设。张佐臣二话没说,就奔赴无锡,夫妻就此永别。其时,周月林已有6个月的身孕。

【记者探访】

中国大使馆曾寻找后代未果

张佐臣和周月林的女儿在苏联诞生。在苏联,周月林与梁柏台结为革命伴侣,二人为小女孩儿取名伊斯克拉,意即“火星”,取“星火燎原”之意,期盼女儿做“革命火种”,中文名叫忆霞。

1931年5月,梁柏台和周月林一起踏上了回国路程,为了全心投入新的革命事业,行前他们将女儿忆霞和儿子玛依(后改名为伟力)送到莫斯科南郊的瓦斯基诺国际儿童院。从那以后,周月林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骨肉。

梁柏台1935年在红军长征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6岁。

梁柏台的大姐曾试图寻找这两个孩子的下落,并到中央组织部了解情况,组织部回复,需要到中国大使馆(驻苏大使馆)了解。后来,大使馆回信说,“现在查不着,查着了再回信。”直到1981年,仍旧没有任何音讯。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何潜彬)

责任编辑 何潜彬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