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厉害了!又一个“世界第一”被中国拿下!

央视新闻  2017-06-04 09:01:24
分享到:

日前,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气压气流以及井底等各项状态稳定良好,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天然气水合物,指的就是“可燃冰”。

连续产气22天 各项状况良好

本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5月10日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介绍,自5月18日试采成功之后,一直到6月2日,已连续22天产出甲烷含量高达99.5%的天然气,平均日产8350立方米。目前,钻井作业安全,试采区海底地层稳定,未发生地质灾害,大气和海水甲烷含量无异常变化,没有环境污染。

中国海域“可燃冰”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据了解,这次南海神狐海域开采的“可燃冰”是一种泥质粉砂类型,也是未来最具商业价值的一种。

据预测,“可燃冰”储量巨大,国际上公认的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预测资源量达800亿吨油当量。通过地质勘查,我国南海海域已经证实了有两个千亿方的大型矿藏。下一步,试开采团队将继续进行不同矿区和不同类型的“可燃冰”试开采工作,为促进“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积累更多经验。

专家解读:“可燃冰”开采是否安全?

全球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储量巨大,而且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强的温室效应气体,因此也有人提出质疑,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是否会造成强烈的温室效应。专家表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往往只有大规模的地质构造运动才能引发大规模的可燃冰分解。

相比之下,可燃冰开采不会造成甲烷气体的泄漏。即便如此,在本次我国进行的可燃冰试采工作中,工作人员仍然动用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建立了立体化的监测手段。同时我国的科学家甚至动用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对开采区域水下的情况进行观测,严密监视海底的地形变化和甲烷气体渗漏的情况。在这次试采过程中,没有监测到任何有关环境方面的变化。

我国将力争到2030年实现“可燃冰”产业化生产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介绍,现在我们国家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60%,每年要从国外进口规模达3-4亿吨。“可燃冰”试采成功,对于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石油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意义重大。

国土资源部透露,我国将设天然气水合物为第173个新矿种,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机制,推动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力争到2030年,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的生产。

“蓝鲸Ι号”海上钻井平台功不可没

中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也彰显了我国装备制造的能力。在这次试开采成功,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蓝鲸Ι号”海上钻井平台功不可没。

“蓝鲸Ι号”海上钻井平台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相当于四十层楼的高度,它的最大作业水深可达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更是可以达到15240米。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

“蓝鲸Ι号”还装配了全球最先进的液压双钻塔设计,可以实现一边打井、一边接管,让深海钻探作业效率提高30%的同时,能耗降低10%。此外,它还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DP(船舶稳定)定位系统,最精确的定位误差达到了0.1米,作业时可以在海中保持纹丝不动。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透露,除了南北极及特殊海域海况的情况,“蓝鲸Ι号”可以覆盖世界上深水发现的所有油气田的勘探开发。

(责任编辑 骆璟)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