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500年汉正街站在时尚风口 仍是金字招牌

湖北日报  2017-06-04 08:28:03
分享到:

图为:昨日,汉正街·时尚跨界产业重构高峰论坛开幕。当晚,模特们展示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优秀作品。(记者倪娜摄)

昨日,武汉市硚口区等单位举办汉正街“时尚跨界、产业重构”高峰论坛,10位业内大咖受聘担任汉正街时尚创意联盟特聘专家,汉正街时尚创意联盟宣告成立。

高峰论坛上,业内大咖纵论汉正街转型发展。具有500年历史的“天下第一街”,站在时尚的风口。

汉正街仍是金字招牌

2011年至今,汉正街实施整体搬迁改造持续6年,进度过半。

此时植入时尚创意产业,打造“时尚汉正街”,是否可行?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认为:武汉具备成为时尚都市的条件,代表城市印记的汉正街发展时尚产业,大有可为。

他给出的理由是:以武汉为核心的整个中部地区正强势崛起,在时尚消费方面蕴含着巨大势能。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高校均开设服装、时尚设计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服装设计师,“武汉既有产业基础,又有文化底蕴,还有全球罕见的教育资源,如果因势利导,必然产生巨大生命力。”在互联网时代,汉正街仍是金字招牌,是代表城市印记的重要IP,具有强大的传播动能。

中国服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著名服装设计师房莹说,国内设计师品牌正在大量涌现,这是服装行业最好的时机。汉正街转型升级,如果能够把配套的面料、辅料等产品做起来,让设计师随心所欲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以最快方式送达,就可以吸引全中国的设计师。设计师是流行趋势的设计者,吸引了设计师,也意味着引领了时尚。

亚洲时尚联合会理事、中国服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刘薇,长期担任武汉纺织大学客座教授,对去年武汉时装周开幕秀融入城市元素如黄鹤楼、热干面等,印象深刻。她相信,汉正街的时尚创意产品一定会很有特色。

如何留住设计师

汉正街打造时尚产业,最缺的是原创设计。

汉正街商户李涛抛出一个问题:“从广州、杭州引进2名服装设计师,年薪不低,接近20万元,感觉他们没有归属感,总担心他们被挖走。”

也有服装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现场表达困惑:通过猎头公司找到合适的服装设计师,最终面试时,发现对方就是从武汉毕业的大学生!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熊兆飞认为,到处挖人才,结果还是武汉的,这是很多本地服装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武汉正在推进的“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通过解决大学生从高校走向社会所面临的住、吃等问题,让他们留下来。时尚产业有特殊性:设计师和企业之间,要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刚从高校走出来的学生心态比较浮躁,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走进企业实习、见习,有了这个基础,毕业以后就可能留下来;另外还要有足够耐心,现在武汉服装设计师群体规模很小,彼此缺乏交流、互动,远远比不上杭州、广州,要慢慢培育氛围。

北京中纺永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杙说,人才一靠自己培养,二靠从外引进。上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国内外50多个高校参加,武汉纺织大学拿下最有含金量的“新人奖”,这是对武汉培养设计人才的认可。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能否带着技能留在武汉,还要看发展的生态,也就是设计师从学校毕业到汉正街来,不管是与商户合作,还是自创品牌,要有全链条的服务平台,帮他解决面料提供、综合检测等问题。至于引进人才,还是要看发展的生态。汉正街是一个做生意的地方,设计师带着作品来,你要给他做生意的氛围,让他自主循环,自我造血。

(责任编辑 黄静蕾)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