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包公:戏里面除了名字都是假的
1、包公的脸是黑色的吗?
在京剧以及众多地方戏中,包公的脸谱是黑色的。电视剧《包青天》里的包拯相貌,虽然不像戏剧里的那么夸张,但也是黑如奥巴马,直让人怀疑,包拯是不是有非洲血统。
(京剧里的包公)
(电视剧里的包青天)
“黑包公”当然是坊间文人想象出来的形象,史料从未说过包拯面如黑炭。倒是清代有一位在包拯故里庐州当知州的学者,看了庐州包公祠供奉的包拯像,曾说道:“公肖像满天下,向时所见,皆棱角峭厉,使人汗骇僵走,不敢仰视。今奉命守庐,拜公于香花墩上,岳岳怀方,和蔼溢于眉睫,无外间妄塑非常状,甚矣人之好怪也!”可见包拯相貌并无“非常状”。
(故宫南薰殿旧藏包拯画像)
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名臣画像中,也有一幅包拯画像,绘出的包拯形象长得浓眉大耳,面目慈祥,与一般士大夫没什么不同。南薰殿旧藏包拯画像绘制的年代相当早,很可能是从宋代传下来的,显然是我们了解包公相貌最可靠的图像史料。
2、包公的官服是这样子的吗?
电视剧《包青天》中的包青天,穿着一身花里胡哨的“官服”。这绝对不是宋朝人的服装,而是后世舞台上的戏服。另一部电视剧《神探包青天》中,包拯的官服不那么花哨了,不过胸前却绣了一个花鸟图案。这样的图案,叫做“补子”。
(《神探包青天》剧照)
“补子”是明清官服的标配,但宋朝的官服却是没有“补子”的。宋代官服为单色,没有什么花哨的图案,只以颜色来区分品秩,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
(宋朝官服)
3、包公主政的开封府真的有三口铡刀吗?
传说开封府有“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三道铡刀,龙头铡专杀贵族,虎头铡专杀官吏,狗头铡专杀平民。实际上,包公的这三口铡刀也是民间文人幻想出来的刑具,历代都未见将铡刀列为行刑工具,很可能是入元之后,民间文人从蒙古人用于铡草的铡刀获得灵感,才想到了给包公打造一副铜铡的情节。但由于戏剧、小说传播极广,许多人都真的相信包公有三口铡刀。
今天建于开封市的人造景区——开封府,按照清代衙门样式与民间传说“复制”宋代的开封府,里面也安放了三口铡刀,实在太误导游客。
(伪造的开封府三口铡刀)
4、包公有尚方宝剑吗?
戏剧里的包公还有一口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可以“上斩昏君,下斩佞臣”。毫无疑问,这也是坊间小文人想象出来的东西。
(文人想象出来的尚方大宝剑)
宋代并没有御赐尚方宝剑的制度,要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出现了尚方宝剑之制,皇帝才经常给出巡的监察御史赐尚方宝剑,赋予持剑人“如朕亲临”、“先斩后奏”的超级权力。但这东西,宋朝人是没有的。
5、包拯身边有没有公孙策这个人?
答案是:没有。公孙策是民间说书人根据清代刑名师爷角色塑造出来的文学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一号人。别说公孙策这个人,就是公孙策所代表的师爷这一角色,宋朝也是没有的。
(这个公孙策,是虚构的)
师爷流行于明清时期,有专职的刑名师爷、钱谷师爷等,这是因为:明清的地方编制简略,朝廷没有给州县长官配备专业的幕职官;同时,朝廷以八股取士,选拔出来的地方官,对“兵刑、财赋、河渠、边塞之利病,皆以为无与于己,而漠不关其心。及夫授之以官,界之以政,懵然于中而无以应”,由于地方长官严重缺乏司法、理财等专业技能,因此不得不依赖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对付公务。
而宋代的地方政府,一般都配备有主持具体公务的幕职官,比如开封府,设有判官、推官、司录参、左右军巡使、军巡判官、左右厢公事干当官,都是负有司法职能的幕职官,根本就不需要公孙策这样的刑名师爷。
顺便说一下,包公戏中的展照、王朝、马汉,也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6、包公当过几年开封府尹?
拜戏文影响所赐,在我们的印象中,包公与开封府几乎是相捆绑的。很多包公审案故事都发生在开封府。但实际上,包拯担任开封府府尹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只是在包公的光芒之下,其他开封府尹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了,其实他们当中大多都是声名完全不亚于包拯的一代名臣,比如欧阳修、张方平、蔡襄。
(开封府题名记碑)
今天在开封市博物馆,收藏有一块开封府题名记碑,上面铭刻了从宋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到宋徽宗崇宁四年闰二月开封府历任府尹的名录。其中你找不到包拯的姓名,这又是为什么?相传是因为历代参观这块开封府题名记碑的人,都要摸一下包拯的名字,时间久了,居然就将包拯姓名抹掉了,只留下一个小坑。不过这个传说也未必可靠,说得好像那些游客都练过“大力金刚指”似的。
7、包公又叫做“包文正”?
在一些戏文中,包拯又被称为“包文正”。“文正”是谥号,但包拯的谥号并不是“文正”,而是“孝肃”。显然,“文正”只是民间文人赠送给包公的溢美的私谥。在宋人的观念中,“文正”是“谥之至美,无以复加”。既然是至美至荣之谥,当然不可以轻易与人,北宋一百余年,能获得“文正”之谥的士大夫,屈指可数,只有那些堪称为士人典范中的典范,才可以得到“文正”的赐谥,比如范仲淹。以包拯当时的政声、成就,还够不上谥文正的资格。
(人造景区“开封府”)
8、包公戏讲的故事,都是真的吗?
宋朝并没有包公戏,包公戏是从元朝兴起的,盛行于明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包公戏讲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元朝以降的文人虚构出来的,都不是宋代发生的真事,包括那个著名的“狸猫换太子”、“陈世美与秦香莲”。“狸猫换太子”可能有故事原型,但这个原型跟宋仁宗没有关系,很可能是明代文人根据明孝宗的身世演义而来。
(“狸猫换太子”连环画)
从元朝开始的所有包公戏,除了包拯的名字是真的之外(但包文正的谥号也是假的),其他的全都是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将包公戏当成文艺来娱娱情倒没什么,如果以为那戏文里讲的是宋朝历史,那就被文人带进阴沟里去了。
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包公戏的真伪都无所谓,主要是老百姓对于黑暗势力无奈而幻想出来的精神寄托!不要连这点念想都搞得飞灰湮灭了。”说得似乎有点道理。但是,如果你了解宋代的司法制度,就会发现,真实存在过的宋朝司法制度,可是远比文人捏造出来的包公故事更焕发出文明的光芒,更值得怀念。
(责任编辑 吴松 实习编辑 陈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