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的产业化争论

长江商报  2015-01-19 12:48:25
分享到: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楚辞·大招》中描绘的华光盛景,用来形容瑰丽的汉绣文化一点也不为过。岁月在流逝,但楚文化遗产在汉绣纹样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时隔千载,上月24日汉绣古黄鹤楼卷轴在武汉市旅游局评选的2014年“武汉礼物”旅游商品大赛中一举拔得头筹。作为荆楚文化代表的汉绣,以瑰丽的姿态记录着别具一格的楚文化。然而,究竟有多少年轻人知道它的存在呢?

长江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25名85后武汉伢,统计后发现,72%的85后表示并不知道汉绣为何物,96%的受访者对汉绣起源与发展一无所知。

除了“默默无名”的尴尬,作品精美则产量少,产业化生产就无法保证非遗作品的原汁原味。市场化竞争的压力给汉绣带来了另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汉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被继承也正在被创新,是坚守还是革命,是立还是破,哪种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汉绣的产业化探索

楚绣是汉绣创作的基础。咸丰年间,武昌的营纺口、白沙洲、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开有许多绣铺,汉口甚至还有一条绣花街。

咸丰年间正是戏曲盛行的年代,而汉绣的“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正好贴合了当时对戏曲服装的需求,从而跟着流行起来。然而随着戏曲的没落,戏曲服装业跟着萧条起来,汉绣也跟着消失了。直到近几年国家重视非遗后,汉绣才逐渐被有心之士寻回。

“汉绣最难的是缺乏高技术人才,熟练的学员远远不够。”“汉绣大师”黄春萍被认为是湖北省非遗传承的典型。1997年,黄春萍开办汉绣艺术工作室,面向社会广收学员。2008年,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与黄春萍联合,开设汉绣班。17年间,黄春萍培养学生近5000人。

2010年4月,黄春萍应武汉市残联邀请,为智障人托养院的8个孩子开设刺绣课,黄春萍的工作室广收社会学员,无论是残疾人、社会青年,还是下岗职工,只要是汉绣爱好者,她都可以传授技艺,并帮助学员销售作品。

“我想培养大批的绣娘继承汉绣文化。”黄春萍说,汉绣起源于荆州,但是在荆州发展却没有想象中的顺畅,甚至一度出现了中断局面。近几年来,政府对此项非遗品加大重视,汉绣才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一些二轻工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我的店里就业,这个店子就是为热爱刺绣的人提供一个平台,创自己的品牌。只要是热爱汉绣的学生,都可以来这儿学得一技之长。”黄春萍说。

“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绘画与刺绣的技巧,同时在题材上也进行创新,市场需要的题材,就是我们要做的题材。”黄春萍介绍,作品的市场信息由顾客提供,创新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

“走市场就要适合不同的消费人群,在我们店子里什么价钱的都有,1000以内的,上万的,几十万都有,主要是针对一般消费群以及收藏爱好者等高端人群进行创作。”

作为武汉市销售份额最大的汉绣店面,黄春萍工作室的订单总是做不完,除了在国内销售以外,在韩国、新加坡、日本、法国等一些国外地区也有经营代卖点,一年能够卖出500件绣品。“满足顾客需求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太忙了,绣与经营相冲突,首先是解决顾客需求,然后再加班加点进行制作。”黄春萍认为,自己店里市场份额如此之大,与能够解决顾客需求这点分不开。

此外,在经营上,黄春萍认为推广汉绣也需要懂得绣的人才行,“不懂汉绣就不知道如何去推广,汉绣的制作与经营都需要内行的人,这样的人目前比较少。”

因为纯手工才成为“非遗”?

80岁的任本荣出生于汉绣世家,他从12岁起学习汉绣的剪样、画活、配色、刺绣、成装等全套工艺流程,是绣花街上最后一代传人。

近日,记者来到任本荣在汉阳江欣苑开的汉绣工作室,各种汉绣引入眼帘。各色艳丽的花朵绣成的“福”字,象征百花献福。一幅主题为黄鹤楼的作品中,绣着清代卯榫结构的老黄鹤楼,底下是梅花——武汉市市花,九只黄鹤,九省通衢和松柏这都象征着武汉精神。

什么样的作品才算得上是汉绣呢?在任本荣看来,一幅成功的汉绣作品首先需要的是:自主画初稿,再在上面绣。“外面假的汉绣很多,绣得很粗糙,针脚也很长”。任本荣的孙女王炜佳说,“外面很多所谓的‘汉绣’都是刺绣爱好者拿油画、照片、国画用电脑喷绘的。外公设计考虑到针法,设计的图案是为了表现绣的技艺,而不是为了仅仅表现设计。”

“有一些爱好者挂羊头卖狗肉,非常不利于汉绣的发展”任本荣认为,汉绣之所以成为非遗,是自主品牌设计,不用任何人的画稿,不用喷绘和印刷,纯手工设计。

任本荣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坐不住,汉绣生产量跟不上来。“因为学员少,我画了之后能生产出来的却很少。”任本荣告诉记者,学员分几种,最基本绣字,然后绣花,再是绣鸟、龙凤,最后绣人物,绣高端的学员学习时间非常长,要达到“齐平顺”的效果才行,即汉绣要整齐、平整、调顺,做得好的有光泽,把丝线盘得好,绣活做得俏皮,这必须通过长期的练习才行。任本荣说:“汉绣有的能卖有的不能卖,因为复制率高,这里30%是不卖的,工艺高的绣品是要留给后人参观、研究的。”

至于经营,任本荣说,自己除了在汉绣研究院做研究,还有一个公司,有散工大约200人,一年能够卖约60万元的绣品,但是成本很贵。

任本荣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也在向产业化发展,通过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的滚动式发展,带出一帮汉绣人才,来发扬汉绣。此外,他还一直致力于汉绣资料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已整理出2000余件(种)资料。

产业化是拯救还是毁灭?

和任本荣一样,黄春萍也认为外面许多汉绣有掺假嫌疑,许多人拿着喷绘的绣品或者买的苏绣冒充汉绣。但对于汉绣需要“纯手工设计”一说,黄春萍指着一幅少女图向记者表示,这幅画十分精细,人物表情很丰富,卖价能到十万元,“我走市场的难道要我将顾客拒之门外吗?市场需要我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我身上的气息都是武汉人的特点,包括我的行为,我的配色习惯,我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做出来的东西都是汉绣,我和任本荣先生都是正宗的汉绣非遗传人。”她说。

汉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被继承也正在被创新,是坚守还是革命,是立还是破,哪种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邹元江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可供口头传诵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文化空间的文化场所,文化场所的文化传承人,因此确立文化传承人是关键,可以对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创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解,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有意义。”邹元江认为,目前有很多急功近利的人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然而艺术传承常常以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不需要考虑市场化来让众人知晓,“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本来就是小众的。”

该校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学者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会对传递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这会让他们具有一种历史感和认同感,创新驱动下市场才能保持活力和发展。同时,他认为只要技艺得到传承,传统工艺保持原汁原味即可,保护方式、包装、推广等方式都可多元化,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发扬光大,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责任编辑 长江云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