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生态长江”访与谈 | 2016 中华鲟年度观察

长江云  2017-01-24 11:51:21
分享到:

 中华鲟

长江云报道 2016年,长江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中华鲟经历了一段颇具戏剧性的经历。在温暖的春季,2020尾中华鲟幼鱼被放流长江,而且其中的6尾还戴上了卫星标记。相关研究机构希望能通过这种先进的科研手段,来探寻这个洄游在大海和长江之间的物种在近海中的神秘生活。然而这个谜底还没来得及揭开,在夏天的时候,它又经历了一场大水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引发的“种质污染”的威胁。专家们对此事各持已见,最大的共识是相关的观察可能需要持续几十年时间。而在2016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又从葛洲坝下的中华鲟传统产卵场传来了好消息,在睽违三年之后,这里重新出现了野生中华鲟产卵的现象,让从事中华鲟研究和保护的专家们看到了这个物种在重重危机中得到延续的希望。

在此期间,湖北资讯广播《绿色进行曲》节目与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对中华鲟2016年全年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和报道。而中华鲟作为一个珍稀物种在2016年度所经历的各种遭遇,正是长江流域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现状的典型见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华鲟在2016年里跌宕起伏和一波三折的生存际遇。

 

观察时间:2016年11月29日

观察内容:睽违三年,野生中华鲟再次在产卵场核心区产卵

在葛洲坝下面一片水域的监测船上,一群渔民一边吆喝着具有浓郁峡江特色的拉网号子,一边在聚精会神、齐心协力的拖起一个巨大的筒状渔网。这些十来米长的渔网一共有六个,它们分别呆在这片水域不同的地点,每一个都迎着急流,被铁锚固定在江底,以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那就是捕捞中华鲟的鱼卵和鱼苗。同在船上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从葛洲坝下面的水域,一直到远处的胭脂坝,正是长江珍稀鱼类中华鲟的传统产卵场。

工作人员和当地渔民在拉起江中的监测网

11月29日,湖北资讯广播记者胡松来到了这里,是因为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传出一条消息,在中断三年之后,这里重新出现了中华鲟产卵的现象。

在捕捞监测船上,记者采访了刚刚结束拉网监测工作的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白云钦。

记:今年第一次发现这些中华鲟鱼卵是什么时候?

白:11月24号的上午9点钟左右。当时把第一个采集网打捞上来之后,我们在网的尾端收集袋里面,发现了那些黏附的中华鲟鱼卵。这个信号就已经很明显,说明中华鲟已经产卵了。

2016年11月24日从产卵场发现的野生中华鲟鱼卵

然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它的发育期,判定中华鲟亲鱼应该是在24号清晨产下了这些鱼卵。从24号开始,连续几天都有中华鲟的鱼卵被采集到。25号达到高峰,我们一网就打到了千余枚鱼卵。25号之后开始逐渐减少,到28、9号,就开始有鱼苗出现。

白云钦在记录每个监测渔网当天捕捞到的中华鲟鱼卵和鱼苗的情况

记者看到,刚被捕捞到的三只小鲟苗象三只小蝌蚪,被装在一个脸盆里,在水草中欢快的游动着。

为什么中华鲟今年会在这里产卵?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中华鲟研究与保护专家姜伟博士向记者做了简单分析。

姜:在今年的监测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就是今年第一次寒潮来的时候,有一次大的降温过程。因为根据历史经验分析,在持续很长时间晴天突然转阴,或者持续很长时间阴天突然转晴的天气变化过程中,中华鲟产卵的机率更大。当然这不是必然条件,但是会有一些影响。今年刚好赶上这样一个天气过程的配合,中华鲟就产卵了。

姜伟表示,葛洲坝大江机组下面的一大块长江水域,一直是中华鲟传统的产卵场地。然而,从2013年到2015年,这里却出现了中华鲟产卵的断层期。

记:前3年没有发现中华鲟产卵的情况是怎样的?

姜:中华鲟2013年开始没有在这里产卵, 第二年长江河口的调查也没有采集到幼鱼,两地监测相互印证,就可以说明13年中华鲟没有产卵。14年我们这边没有监测到产卵,但是15年长江河口地区出现了幼鱼,说明14年中华鲟还是有产卵的,但是产卵的地点、时间就没办法确证了。所以后面有一种声音,担心它是不是在长江其它的地方形成了新的产卵场。毕竟长江这么大的范围,还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所以2015年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等四家单位联合组织了一次长江中下游的大规模调查,一共覆盖了1千多公里的江段。但是通过调查来看,下游江段并没有发现中华鲟有大规模集群的现象,而在产卵场这边还是有一定的群体规模。这反过来也说明,中华鲟在葛洲坝传统产卵场产卵的机率还是要大一些。只能说2014年长江里面是有中华鲟在产卵的,只不过位置不能确定。2015年我们再次没有监测到中华鲟产卵,16年在长江河口地区也没有采集到中华鲟幼鱼。所以说中华鲟连续三年没有在传统产卵场产卵,是各项工作相互印证得出的结论。今年我们已经证实,中华鲟在这里已经产卵。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各个机构都在对这些鱼卵做分子鉴定,也就是DNA的鉴定。目前这个工作还在进行当中,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姜伟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

记:现在大家都很关心,长江里到底还有多少中华鲟?

姜:中华鲟回到长江主要是为了产卵繁殖,它跟近海里的种群在随时交流,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很难评估它的整体数量。但是我们可以对产卵场这个局部区域在某段时期内的种群数量做一个粗略的估算。现在发现前来这里产卵的中华鲟亲鱼数量已经不足百尾。而在中华鲟还没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被允许捕捞的那个年代,在81年葛洲坝截流之前,每年至少可以捕捞400尾到500尾中华鲟。这是有统计数据的。实际的捕捞量可能比这个还要大一些。从这个捕捞规模可以大概推算,当时中华鲟的繁殖群体是在几千到上万尾的规模。所以现在已经下降得非常严重了。

也许有的朋友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这里的中华鲟三年不产卵,这些研究和保护中华鲟的专家们就会这么着急呢?其实是因为葛洲坝下面的这一片长江水域,不仅是中华鲟传统的产卵场,而且是中华鲟产卵场最为主要的核心区域。长江是中华鲟唯一洄游产卵的河流。中华鲟如果停止在这里产卵,就意味着这个物种正在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消亡。

记:如果继续象前几年一样,没有中华鲟在这里产卵,那意味着什么?

姜:大家对这个状况非常担心。作为一个野生物种,在自然条件下都没有产卵现象发生,那就说明这个种群基本上处于一个灭绝的趋势中了。作为一个种群,在没有亲鱼,也不产卵的情况下,它肯定马上就会被淘汰。

记:现在中华鲟再次在这里产卵,是不是也为它的保护工作带来一些希望?

姜:当然是一个好消息。说明至少它繁殖的群体还在。作为产卵场来说,仍然具备产卵的功能和条件。这样一来,中华鲟种群后期继续繁衍也就有很大的机率,并且在好的情况下,种群还能够得到恢复。但是后期的保护工作还是不能松懈。这个种群的数量和规模还远没有达到让我们放松警惕的程度。如何让它的种群恢复起来,让它能繁殖的亲鱼数量多起来,还有对中华鲟后续生活史的保护,都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需要关注的重点。

中华鲟在停止三年之后,重新恢复在这里产卵。这虽然是个好消息,但姜博士的介绍让人们了解到,中华鲟生存危机的警报仍然没有解除。作为一个物种,它用间歇式停止产卵的方式,向人类发出了生存危机的信号。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对生态长江的保护迫在眉睫。希望明年会有更多中华鲟回来产卵,更希望长江能成为小鲟苗们成长的温馨家园。

 

观察时间: 2016年9月25日

观察内容:今夏突发大水,清江人工养殖鲟鱼大量逃入长江;外来物种入侵,是否危及中华鲟“种质安全”?

清江泄洪的梯级电站之一——隔河岩电站

今年9月中下旬,一则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专家透露,今年夏天的特大水情,导致清江上的梯级电站在7月19日晚开闸泄洪,一夜之间冲毁了无数在清江上养殖鲟鱼的网箱,大量北方冷水杂交鲟逃逸。清江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的最大支流。在随后的两个月内,长江沿岸陆续有人发现这些逃逸鲟鱼的踪迹,最远已经到达长江河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危起伟在受访时表示,这些人工养殖的杂交鲟进入长江中下游水域后,将抢占原有鱼群在生态环境中的生态位;同时,可能与中华鲟等杂交,导致纯种的中华鲟难觅,野生中华鲟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中华鲟的生存再次引发人们的担忧:这场杂交鲟逃逸事件,会给中华鲟带来种质污染的“灭顶之灾”吗?记者胡松随即采访了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姜伟博士。作为中华鲟研究和保护方面专家,姜博士提出了自已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记:今年7月清江逃逸的那些人工养殖的鲟鱼和中华鲟是怎样的关系?它们会不会和中华鲟产生杂交,从而给野生中华鲟种群带来种质污染?

姜:现在跑出来的这批杂交鲟,包括达氏鳇、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等小体鲟,它们都属于北方淡水鲟,是从黑龙江水域引进的一些品种。它们的生活习性都适应于黑龙江水域,在那里可以完成自然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俄罗斯鲟

杂交鲟

中华鲟则出生在长江,生活在近海,长大再从近海洄游到长江里面来繁殖。

中华鲟

虽然北方鲟和中华鲟同属鲟科,但是由于黑龙江和长江的环境差别很大,北方鲟和中华鲟的生活习性也有很大差异。比如中华鲟繁殖的时间是在每年秋季的10月到11月份。而这批跑出来的杂交鲟,它们在黑龙江繁殖的季节是在春季,一般是在5到7月份。而且在繁殖的条件上,黑龙江每年大概有将近小半年的时间都属于冰封期,它的水温是非常低的。而长江水温最低也在10摄氏度左右。这种环境上的差异,会让这批鱼进入长江后,适应环境的难度加大。至于它进入长江以后,到底会不会繁殖,甚至会不会对中华鲟造成种质污染?因为杂交鲟和中华鲟的繁殖期没有重叠,就会有一个自然的“生殖隔离”。现有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在黑龙江那边,达氏鳇和史氏鲟这两个自然种群在野外有过杂交种被发现,但是没有调查表明,它有一个稳定的杂交种的种群存在。也就是说这个种并不能持续维持自身的繁衍和稳定,它只是偶然会出现在自然的情况下。所以和在人工条件下杂交相比,在自然条件下,杂交现象也面临着诸多条件的限制。但是否会对中华鲟造成这样的的影响,后面还有待评估。

人工养殖杂交鲟

记:这次事件对长江的生态环境会不会有一些影响?

姜:从整个长江生态这方面来说,影响还是会有。因为现在这样一批杂交鲟进入长江,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外来物种来看待。一般情况下,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上中下层的不同空间都会被原有物种种群加以利用。而外来物种会跟某些原有物种相互竞争。如果没有捕食者存在的话,外来物种就会大量繁殖,对原有物种产生影响。但这也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外来物种必须适应这个环境,并且可以独立完成它的整个生活史过程。如果这个外来物种对环境并不适应并被淘汰的话,它就不会造成真正的生态灾难。因为环境系统本身也是有过滤功能的。这批外逃的杂交鲟都是很典型的北方冷水鲟鱼,它的性腺发育和产卵必须有一个和北方相似的低温环境的刺激。以前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现在长江里面是没有这种条件的。所以说还要看这批杂交鲟是否能够适应,以及适应之后能否繁衍。如果真能这样,那就是一个典型的外来物种了。这将是很严重的一个事情,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不过现在来看,它在长江适应环境的难度应该是比较大的。

姜博士的解释,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多种因素会制约这些逃逸杂交鲟作为一个外来物种在长江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限制它们可能会给中华鲟等长江原生物种带来的影响。不过应该说,这只是专家给出的一种合乎逻辑的推断。到底这些逃逸的鲟鱼会不会对长江生态和中华鲟的种质造成影响,以及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各方专家都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观察和评估,而且这个时间可能会长达数十年。

最后,记者向姜博士问到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从这起事件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姜博士的回答是,任何一个产业的规划和发展都必须进行周密的环境安全评估。比如说鲟鱼养殖这样一个产业,在培育和发展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会带来哪些生态风险。

 

观察时间:2016年9月3日    

观察内容:用声呐标记和卫星标记追踪放流中华鲟的最新进展

问:4月24号,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中华鲟放流中,首次将卫星技术应用在中华鲟的监测工作中,另外还有声呐监测在同步进行。现在时间过去了4个多月,有没有监测到反馈信息?

姜:这些声呐和卫星标记在后期所发出的信号,我们大部分都已经收回来了。尤其是声呐信息,收集得比较系统。在卫星信号方面,由于当初设定了脱落时间,现在还有卫星标记没有脱落,所以收回来的信号还不是很全面。但是根据声呐的信号,我们可以从放流当天开始一直到它洄游进入大海的整个时间段,对中华鲟活动的一些规律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

声呐监测原理

首先,在放流的当天以及第二天,我们在放流点附近进行了主动声呐追踪监测。目的是为了判断放流的中华鲟是不是按照它本身的习性,往大海的方向洄游,看看会不会有一部分中华鲟有向上游洄游的现象。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来看,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在放流进入长江的两小时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经过这个适应过程之后,所有放流的中华鲟都开始向下游慢慢洄游。这说明它仍然保持了本身的习性,还是按照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规律在进行洄游。

主动监测

另外一点,就是它洄游的速度。我们汇总了13个断面、17个监测点的数据之后,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一开始放流到长江里的中华鲟,洄游的平均速度是比较慢的。从宜昌到沙市江段,它洄游的平均速度是每天20公里,以这样一个速度在缓慢游动。但是经过沙市之后,这个速度就会逐渐提高,从一天游动60公里,慢慢提高到一天游动100公里。这个速度会一直保持到南京江段,达到速度的最高值。经过南京之后,这个速度又会缓慢的降下来。这也是我们分析了沿途江水的环境变化之后得出的结论。因为过了南京之后,它慢慢的就会进入到河口水域了,中间有一个从淡水到咸水的过渡区域。放流的中华鲟在进入这个水域之后,就会慢慢去适应这种从淡水到海水的环境变化,所以它的速度就会逐渐的降下来。到河口之后,按照历史性的结论,中华鲟也会有一段时间,在河口慢慢适应一个完全是海水的环境。

监测点位

问:现在有没有收到中华鲟在长江河口以外的近海区域活动的反馈信息?

姜:由于受技术水平及研究条件的限制,以前的研究工作很难对进入大海的中华鲟运动规律进行跟踪研究。今年通过卫星技术,我们希望得到中华鲟进入海洋后的行动轨迹图,但是目前还没有准确的信息传回来。不过在7月份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卫星标记信号在南京段发回了定位信息。后来科研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查找卫星标记,可惜最后没有能够找到。在这里要和长江沿岸的居民朋友,特别是渔民朋友和志愿者朋友说一声,这些标记上面同样留下了我们的联系方式,如果有朋友发现后可以及时与我们联系。但是我们担心的是一些非法捕捞伤害了这些鱼并且损坏了发射设备,这就会对研究工作造成很大损失。

安装接收设备

(据记者最新了解的情况,截止12月上旬,科研人员没有再次收到放流的中华鲟通过卫星标记发回的更多信号,姜博士表示,明年中华鲟放流,这项工作仍将继续。)

问:很多朋友想了解,放流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对促进中华鲟野生种群的发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姜:放流是进行物种保护的一个有效手段。比如在前苏联的伏尔加河还有里海流域,分布有俄罗斯鲟和闪光鲟等鲟鱼品种。因为生产鱼子酱的需求,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当地鲟鱼资源量几乎被破坏殆尽。但是后来当地采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增殖放流”。而且规模比较大,里海流域和伏尔加河建立了20多个增殖放流站,每年都有几千万规模的鱼苗投放量,另外还严格控制捕捞。在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下,当地鲟鱼的资源量已慢慢恢复起来。现在我们做中华鲟的增殖放流工作,技术手段已经突破。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农业部从国家层面控制了野生中华鲟的捕捞数量,甚至从08年之后,不允许对野生中华鲟进行任何形式的捕捞。这在保护中华鲟的同时,也使得用于人工繁殖的中华鲟数量受到限制,导致每年人工繁殖和放流数量很难有大幅度增加。即使这样,我们现在一般也是放流大规格的中华鲟,以保证它进入长江之后有更高的成活率。我们对今年的声呐数据进行过评估,在放流的60尾载有声呐标记的中华鲟中,有50%左右能到达河口水域。这样就至少能够保证有1000多尾中华鲟进入海洋环境。这对中华鲟的整个种群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因为近年野生中华鲟资源量的下降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中华鲟增殖放流

问:这些人工养殖的中华鲟经过放流、洄游并到达近海以后,是不是已经变成野生中华鲟了呢?

姜:这些放流的中华鲟将来会为了繁殖再重回长江。中华鲟寿命比较长。一般雄鱼要到9龄或10龄左右,雌鱼要到16龄之后才能性成熟,然后再回来参加繁殖。在这期间,它要克服多种挑战,才能保证自已长大成年,回来产卵。这跟整个长江流域包括近海环境的相关性就很大了。只有当这些放流的中华鲟顺利的回来产卵,我们才能说它对这个种群的繁衍做出了贡献。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种群。然后它的后代才相当于野生中华鲟,完全融入到了野生的自然种群里面。

 

观察时间:201657

观察内容:第58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首次采用卫星标记跟踪监测放流中华鲟

放流中华鲟

中华鲟放流活动吸引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

问: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于4月24号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华鲟放流活动。您能否介绍一下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呢?

姜:每年放流的时候,我们都会在现场举办一个仪式,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放流活动,唤醒大家保护中华鲟、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意识。现在野生中华鲟的数量跟历史上相比已经大幅减少,仅处在很少的水平上持续波动。从1982年以来,我们在每年的四月份会选择一些人工养殖的体格比较健康、种质资源比较优秀的中华鲟进行放流,对中华鲟野生种群资源进行补充。截至目前,中华鲟累计放流58次,达500多万尾。其中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达17000多尾。在早期的时候,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养成个体较大的中华鲟。现在通过技术的改进和设施的提高,我们放流的中华鲟规格也在不断的加大。今年放流的最大一尾中华鲟,它的个体规格已经达到1米8。放流的规格越大,它后期的存活率就会越高,对种群起到的补充作用也越大。我们把放流的每一条鱼都用四种方法进行了标记。其中最简单的是在鱼的体外进行标记,上面会有我们的联系方式。另外也包括声呐标记和今年最新开始使用的卫星标记。

参加放流活动的嘉宾

问:中华鲟是一种什么样的长江生物?

姜: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在长江生态系统里面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由它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中华鲟在长江里属于体格最大的一类鱼,成年后个体可以达到4米多,体重可以达到上千斤。它的寿命很长,一条中华鲟可以达到40岁以上。而且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性成熟的时间非常晚。一般雌鲟要16龄左右,雄鲟也要9到10龄左右,才能够达到性成熟并进行繁殖。而且它是属于生活史非常复杂的一类鱼。长江里一共有300多种鱼,大部分鱼没有洄游的习性,活动范围只限于周围几公里或几十公里的有限范围。也有一些鱼类有洄游的习性,但只限于短距离洄游。但中华鲟的洄游范围以前是从长江上游,后来修了葛洲坝以后则是从长江中游,然后向下游一直到长江河口,然后再到近海。在近海中,它又向北可以一直游到朝鲜海、渤海水域,向南可以一直到南海。它整个生活史的范围是相当广和相当复杂的。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它在长江里面属于一种旗舰物种,是比较受关注的关键物种。中华鲟是和恐龙同时代的生物。恐龙都灭绝了,它还继续存在。这归功于它对环境的超强适应力。比如长江有很多鱼类都不能进入河口地区,因为不能适应近海的咸水环境。但是中华鲟腮中有一种泌氯细胞,让它在淡水和咸水中都可以生存。这样一来,长江里如果有环境事件发生的话,有一些种类的鱼就会灭绝,但是中华鲟可以到海洋中回避,从而生存下来。

在地球上生存超过两亿年的中华鲟

问:期望这次活动达到怎样的目的?

姜:从研究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深入了解中华鲟。因为毕竟中华鲟的生活范围有这么广,它的群体也是非常分散的,只在繁殖期间有一个相对的集中。我们对它后期在长江下游,以及在近海的整个生活史还没有了解得那么透彻,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不断的补充这些数据,进而帮助它保持更好的种群优势。包括我们今年采用的这种卫星标记,也是一个研究的新尝试。我们去年就已经开始采用声呐标记进行跟踪,并在沿江设有十几个监测站,可以对放流的中华鲟在洄游过程中喜欢的水深、以及洄游的速度等进行一些了解。

声呐扫描发现野生中华鲟的活动踪迹

但是到近海之后,声呐设备发挥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所以今年我们就采用了卫星标记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把它沿途经过的路径、温度、深度以及盐度等信息储存起来。经过我们设定的时间,比如一个到三个月,这些标记物就会自动脱落。脱落之后,它会浮上水面,就可以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我们,从而帮助我们对中华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华鲟幼鱼

问:现在中华鲟保护主要面临着哪些压力?

姜:中华鲟保护的主要压力是人类各种活动的干扰。2014年在安徽小孤山附近,一个热心市民在江边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条我们放流的中华鲟,背上还有我们打的标签。后来他通过上面的联系方式反馈给我们,说他看到这条鱼的头部已经被打断,只保留了躯干。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长江航运处于一种非常繁忙的状态,每天江面上都没有空闲的时候。中华鲟是一种生活在长江底层的鱼,它一般是靠近水底来进行洄游活动的。但是如果受到船舶航行的惊扰之后,它就处于一种比较恐惧、害怕的状态,就会无规律的进行上上下下的窜游。在这种状态下,它就会有一些机率被水流吸过去,然后被船舶的螺旋浆打伤。所以说长江所面临的各种人类活动的压力,都会给这些鱼类的后续生存造成很大干扰,增加了它后期资源恢复的难度。另外,象中华鲟这类生态位顶层的物种,它的繁殖周期长,一旦中间出现断层,后期就很难通过持续的补充来恢复资源。因此需要我们在长江流域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它创造和保持一个适合的环境。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没有达到最优的程度,都会对中华鲟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鲟的生存状况就代表了长江生态现在是不是健康,也在告诉我们长江还是不是一个适合我们人类和其它生物物种生活的地方。

(责任编辑 夏金 图片来源:记者胡松、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姜伟、万芊紫提供)

责任编辑 夏金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