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提案议案|用专注致力打造“海归双创公共服务体系”

长江云  2017-01-14 22:59:06
分享到:

长江云报道 1月14日,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计献策,是湖北省政协委员的坚定职责。在今天的《提案议案扫描》栏目中,我们来关注一份打造“海归双创公共服务体系”的提案,以及提案背后的故事。

这是在“两会”前夕,湖北省政协委员曾支农来到武汉市洪山区青菱都市工业园管委会,商讨湖北海归创业园的选址事宜。曾支农今年的提案,就是打造“海归双创公共服务体系”,海归创业园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打造“海归双创公共服务体系”第一步:把海归人才“引进来”

提案人曾支农是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驻会专职执行会长,曾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回国后在2005年增补为湖北省政协委员。担任三届政协委员的曾支农,一直围绕着引进、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献计献策。曾支农对“海归双创公共服务体系”的打造要追溯到2008年。2008年“两会”,他建议湖北加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那个时候,湖北还没有相关的专门性文件。 

 

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驻会专职执行会长曾支农:“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当时的背景就是要我们国家启动人才强国战略。我们省也提出人才强省战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海外人才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而当时湖北省委紧跟国家战略,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2009年,湖北省委35号文件《湖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出台,阐明了引才标准、引才程序、服务管理和组织实施,实施“百人计划”,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先期重点引进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如今,政策出台7年,引智数量超过300名。而曾支农在2009年之后,公共服务体系关注的重点从“引进来”转向“服务好”,他的想法,是打造一个窗口平台,解决归国留学人员“水土不服”的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赵凯:“在海外时间比较长跟国内社会比较脱节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一个平台更好地把海归与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对接。”

打造“海归双创公共服务体系”第二步:把海归人才“服务好”

2013年,在湖北13家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正式运行,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等服务。随后,湖北也在海归项目投资体系上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海归双创公共服务体系”。

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驻会专职执行会长曾支农:“建海创基金专门助推海归发展;如果说我的好的项目股权要拿出去交易,那么我们省政府金融办就支持我们在这个股权这个交易市场。”

打造“海归双创公共服务体系”第三步:让海归人才“留得住”

而曾支农今年建议建设的海归创业园,则是从“服务好”向“留得住”推进,除了聚集好项目,创业园还计划完善的配套,包括医疗、教育、商业等服务。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工业园管委会招商科科长喻峰:“项目其实都是以人才为重,他们抓住了人才这个核心,他们对人才引进有着特殊的资源。”

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驻会专职执行会长曾支农:“就要从我们国家的,我们省里的这个开放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的职责在于,十几年的时间一直是围绕这个主题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

 

(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龙科 王俊  责任编辑 胡汉敏)

责任编辑 胡汉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