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开讲·铁军五师湖北抗战 | 一把手枪 一世情缘
湖北省红安县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珍藏着一把手枪,它是李先念在抗日战争期间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但后来,它却跟着一个美国人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待了60多年才回到红安。在这把手枪背后,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抗日战争期间,李先念在鄂豫边区筹建、发展、壮大新四军第五师,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空军将领陈纳德率领著名的“飞虎队”,对中国人民的抗战提供了很大的空中支持。1944年5月6日,飞虎队出动大批飞机,空袭位于湖北汉口的日军基地。返航途中遭到了日军战斗机的伏击,飞虎队员格伦·本尼达被迫降落在湖北监利周老嘴镇的下凤湖区。
弄清本尼达的身份后,营救人员几经辗转与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取得了联系。最后决定,将本尼达转移到五师司令部所在地——大悟山。转送路程长达400多公里,从农民到游击队员到新四军战士,70多人展开了接力赛,穿越了难以数计的日军封锁,终于在1944年5月底将本尼达安全护送到大悟县白果树湾。
李先念热情接待了本尼达,并指示相关部门给予他悉心的照料。
在白果树湾养好伤后,李先念派人将本尼达护送到“飞虎队”基地。临行前,他将这把从日本人那里缴获的手枪,以及一张个人签名照送给本尼达,作为留念。
这份留念一直被本尼达悉心珍藏。2000年后他三次来到中国,可惜送给他手枪和照片的“李师长”早已与世长辞。2010年本尼达最后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将李先念当年赠送给他的手枪回赠给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作为永久收藏。
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军:本尼达不是新四军第五师营救的唯一的人。除了本尼达之外,新四军第五师还营救了道尔中尉等5位第十四航空队的队员。1944年7月3日,第十四航空队司令官陈纳德将军写信给朱德总司令,表达了要和新四军第五师之间建立合作的关系。1944年8月,双方经过谈判,第十四航空队表示要在白果树湾建立中文总台,同时设立英文联络台,还在九江、蕲春、鄂城、汉口、天门、新堤等六个地方设立情报联络站。十四航空队和新四军第五师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中美两国联合打击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总策划:黄君 朱昊 赵轶
策 划:管佳莹 杨俊 熊晓峰
统 筹:杨林青 余伟
制片人:梅媚 姜琪 黄静蕾
摄 像:祝杰
后 期:李明 王婉晴 张功爵 王世龙
联合出品: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 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 红安县融媒体中心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