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事发湖北,两个陌生人在同一天,做了同一件事……

长江云新闻  2025-06-09 17:15:14
分享到:

6月9日,在武汉两家不同的医院,两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却在这一天做了同一件事——90后志愿者张文(化名)与00后志愿者小贺(化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成为湖北第726例、727例捐献者。

2017年5月,张文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他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党员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这就是张文入库的初衷。

咸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慰问张文

2025年5月初,张文得知自己和患者匹配成功的消息,觉得不可思议。他说:“从我入库到现在已经过去八年时间,没想过还能匹配上。我一定会履行入库时的承诺,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张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降低血脂和血压,他每天晚上都坚持跑步半小时,还让妻子李静(化名)监督他早睡早起。李静笑着说:“他以前熬到晚上十二点才睡觉,现在特别自觉,到点了就放下手机,也不用我提醒。”

6月9日上午9点,采集正式开始。护士看见张文的心率有些高,问他感觉怎么样,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刚进采集室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但是一躺下来就不行了,也许我缓缓就好了。”

咸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李静合影

过了一会儿,李静匆匆赶到采集室。她是特地请假来陪张文捐献的,刚下火车就直奔医院,额头上的汗水还没来得及擦干。张文看见她来了,眼角眉梢全是笑意,也不再那么紧张。

在李静眼里,张文是个特别善良、感性的人,有时候刷手机看见感人的视频,他都会跟着掉眼泪。因此,李静一点都不意外他会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很伟大的事,我为他感到骄傲,我会陪着他一起完成这次捐献。”

在另一家医院,小贺也在完成一场“生命接力”。他是一名长期献血者,第一次接触到无偿献血相关知识是在13岁。“当时我在老师家里玩,恰好遇到她爱人作为献血英雄接受采访,他累计捐献了30000多毫升血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贺回忆道。

捐献者小贺

怀揣着帮助别人的初心,小贺成年后也开始参加无偿献血,目前累计献血20余次。2023年,在一次成分献血的过程中,小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2月,他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匹配成功。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征询他的捐献意愿时,他说:“我一直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捐献干细胞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我完全没问题。”

朋友们知道小贺将要捐献的消息,有些担心捐献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小贺笑着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他们不了解嘛。其实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和成分献血差不多,都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把血小板或者干细胞分离出来,再把剩下的血液成分回输到体内,过程很安全。”

捐献者小贺

6月9日下午,小贺顺利结束捐献,医生从他体内采集了26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小贺表示,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他的习惯,等后期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他还会坚持献血,为更多患者传递温暖与希望。

(记者:卢叶    通讯员:邸冀东、梅萍    责任编辑:卢叶)

责任编辑 龚晓艺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