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读报告 话“支点”②:高地的隆起

长江云新闻  2025-03-08 21:04:40
分享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40次。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湖北正在打造策源先导的科创支点,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全国领先的产业支点,加快建设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都与创新息息相关。

那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这个高频词的背后,湖北在科创支点、产业支点建设又有哪些新机遇?如何进一步隆起高地?今天,《读报告 话“支点”》的第二期,特邀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教育部一体化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房超,一起解读。

创新驱动 中国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我国产业升级有新进展,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7.7%,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创新能力有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专家认为,新进展、新提升,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不断增强。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表示:“无论从点上的爆破,还是面上的行业级的升级,我们其实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新的增长动能已经出现了。是建立在创新驱动力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的扩张。这种通过创新去让产业不断迭代升级,衍生出新的产业,出现新动能的这种能力是越来越强了,而且是一种自驱的、内生的过程。”

教育部一体化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房超表示:“从去年来说,我们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先稳住了传统产业的正常发展,同时再进行了高端的先进制造业的升级改造,我们的先进制造、高端制造投入超过了9%。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大飞机这些方面,基于原来的制造能力,再加上先进的高端的方面的技术改造投入,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的成果,在传统产业里面的赋能和应用,这让我们2024年整个科技创新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湖北发力 彰显发展强贡献

新动能不断增强的背后,“湖北贡献”不可忽视。

在产业升级方面,2024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高于全国,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5.1%,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中部领先。在创新能力方面,湖北突破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存储芯片、心肌旋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等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

湖北正加快构建以创新为牵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五大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元,过千亿元新兴特色产业达到10个,用3至5年时间,再打造2至3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崛起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成为湖北经济的主要形态。

教育部一体化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房超表示:“在制造业高端转型这个方面,我们的投入是超过20%,增加的产值对于这种规模经济以上的实际增加了35%,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地用高端技术的改造升级,撬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去年湖北省的科技投入超过了1400亿,全国是排第三名。”

政策指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出现40次。对比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提法中强调了“因地制宜”。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培育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同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表示:“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所有的产业体系都面临着大变革,意味着我们各种产业去换道超车或者弯道超车的机遇都已经展示出来了。而且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所以我们这个时候,要培育我们的创新能力,去加大我们的科研以及教育的投入,实际上都是为了确保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导权,去完成我们的超越,完成我们中长期的一些发展的目标。”

湖北优势 构筑中部崛起创新支点、产业支点

荆楚大地上,科技创新创造成为最激昂的旋律。202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万家,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一个个耀眼成果的背后,是湖北对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撑——大力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每年产出6项以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突破1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形成20项以上标志性产品。

抢抓机遇,湖北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科教资源丰富是湖北最大的优势,同时,经过多年积累,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崛起。专家认为,基于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用好新技术新成果,湖北将加速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科创支点和产业支点。

教育部一体化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房超表示:“像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还有包括具身智能,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怎么用它、把它用得更好,来支撑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方面我们湖北是有优势的,我们在过去积累的这些优势的产业,在这些新技术、新质生产力下面,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场景库,产生的效果可以说是一种成指数地往上提升。它的产业链,它对于周边的带动作用,就可以发挥出来,能更好地能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

教育部一体化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房超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悦 刘宁 彭文娟 陈芳芳

编审 刘征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