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实战开门红开门好 | 引人才 重转化 育企业 湖北五大行动助推科技创新
眼下,湖北正加快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构建“71020”高校创新体系,一批人才、技术和企业加快茁壮成长,成为湖北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力军。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湖北各大高校的实验室里又热闹了起来。在三峡大学,博士后伍学谦和科研团队正在对刚刚研制出的新型多孔吸附剂材料进行最后的测试,这个新技术,能将芯片和集成电路制造中的电子特气提纯到99.99%,可以让我国摆脱电子特气长期依赖进口的窘境。
三峡大学教师、出站博士后 伍学谦: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给我们给予学术上的精细化指导,企业导师能够为我们带来生产实践的一些经验,为我们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走向工业化应用缩短了距离。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湖北力度空前。刚刚过去的2024年,湖北新进站博士后达到1699人,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较五年前增长了80%。就在上周,湖北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启动联合资助项目,计划在湖北资助100名博士后,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湖北还提出每年要引进100名左右自然科学领域优秀博士后进站,像伍学谦这样的博士后人才单人最高资助可以达到180万元,还能获得实验平台等方面的科创支持。
三峡大学校长 黄艳:未来两年,我们将聚焦三峡水运新通道、引江补汉、智慧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创新科研模式,使在站博士后人数再提高2-3倍。
依托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湖北加速构建起从国家实验室牵引到新型研发机构遍布全省的“战略性科技力量矩阵”,展示出湖北强大的创新“策源”实力。以洪山实验室为例,去年底新发布的玉米新品种,今年初就快速实现了成果转化,金额高达2000万元;同时,他们还成立了高产高蛋白玉米创新研究院,整合了作物遗传育种、智慧农业、遥感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加速推进高产高蛋白玉米的协同创新。
湖北洪山实验室副主任 伍莺莺:把我们的牵头组建单位、共建单位都联合起来,目标就是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来开展核心攻关技术的研究,来真正取得一些重大的、关键性的、突破性的品种和技术。
今年,湖北将加大促进高质量成果转化力度,推动大中小企业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刚开年,武汉睿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基乙醇产品管线,就从实验室走向了千吨级中试,同步还在加快万吨级生产示范线的建设。刚刚荣获湖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的睿嘉康公司,就联合湖北大学、安琪集团组建了湖北首个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加速创新转化之路。
武汉睿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永富:他们可以提供一些上游的技术服务,然后我们做下游的产品应用,联合他们的销售优势,整个产业化进程的速度也是快于我们预期的。
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 卓家锋:2025年,深入实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计划,突出数字赋能和金融助力,引导社会资本和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余旭东 卞勇 谭思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