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路 | 莲开鱼跃东磨路
8月28日,记者驱车行驶在东磨公路上,两旁是成片的荷田,荷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这条公路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东磨公路位于湖北省鄂州市东沟镇,它不仅带动了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也为村民串起了一条致富路幸福路。
在东磨公路旁,记者遇到了正在花坛里清除杂草的谈菊保阿姨。60岁的她,通过参与公路养护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记者:当养护工收入有变化吗?
谈菊保:干农活的话,上半年种地的种子,到下半年才有点收入,种得不好没有收入。
记者:现在呢?
谈菊保:现在做这个(养护工)吧一年有点收入啊,一个月3000元,家里老人小孩都照顾到了。
记者:挺满意吧?
谈菊保:挺满意的,像我们这大年纪挺满意了。
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要维护。镇政府通过成立脱贫公益岗,聘请像谈菊保这样的困难群众,不仅实现了公路有人养、有人管,路域环境明显改善,又助力村民脱贫,为农民增收。
记者肖肖采访道路养护工
东磨公路串联起周边千亩螃蟹养殖基地,百亩以上小龙虾、黄鱼、鳝鱼水产养殖基地等一批绿色企业。鄂州市东沟镇渔民余书桃告诉记者,他承包了10亩鱼塘,包括鲈鱼、花鲢、白鲢等等。过去,这条路是土泥巴路,运输是一个大难题:
“(修路之前)全是石子路,进饲料、鱼肥都比较困难,特别是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通过这几年把路修好了以后,卖鱼和进饲料都比较方便,进饲料节省了成本,卖鱼提高了价格。”
东磨路新修扩建后,每年鱼塘产值都在增长,极大的方便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余书桃笑着说:“产值在增长,收入也在增长,之前收入有个2、3万块钱,今年下半年可以卖个4万块钱。”
路通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农村道路升级改造给旅游业带来新机遇。东磨公路串起了梁子湖环湖绿道,一路可见路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游客们纷纷在路边拍照留念。沿着这条公路继续前行,大片果园映入眼帘。鄂州市求和生态农业科教园负责人黄秋平介绍,今年暑期,由于交通方便,不少游客从鄂州城区、武汉城区过来采摘、垂钓。
未来,他计划打造研学采摘体验游:“我们这里种的是葡萄、梨子、果类、瓜类,主要是为了采摘,后期想扩展做研学,我们离武汉比较近,大概就30公里,这条旅游公路看着也很舒服,人也愿意到这来。”
东磨路沿途村利用交通优势,发展“农家乐”、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集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生态农业示范带。不仅是村民的收入提高,外地来村创业的青年也多了起来。
从武汉过来创业的周志祥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农家乐,享受到了交通便利带来的福利:“这两年交通路网都建设得很好,很多朋友从武汉过来采摘、游玩、垂钓,生意是越来越好,未来计划打造一些武汉的周末游项目。”
东磨公路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全长5.011公里,经过三次改造和升级,从路宽3米扩宽至9米,升级后的东磨公路被评为2022年度湖北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鄂州市梁子湖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志平:“东磨公路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沿线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均安装波形护栏并设置警示标牌广角镜等安防设施,候车棚3个,交通驿站1个,交通厕所2个,同时对该路线三座危桥进行了拆除重建,营造出了“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
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伟介绍,东磨路的建成带动了区域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地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了乡村振兴,村民因路而兴,腰包鼓起来,摘掉贫困帽,迈向乡村振兴快车道;同时也为梁子岛提供了快捷便利旅游通道,带动了本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东磨路东西两端是链接起了316国道和贯穿梁子湖全区的环湖绿道,这样一来使我们本地种养殖产业和文旅开发都有了更强的吸引力以及承载能力,带来了更好的社会效益。”
记者:肖肖、魏琳、黄宇达
通讯员:徐安奇、刘双双
编审:王超 邓吉
监制:徐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