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路 | 依山傍水古水河,生态产业致富路
地处秦巴山区的神农架林区,对便捷出行期盼尤甚。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形成交通与脱贫协同攻坚、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交通与乡村和谐共荣的良好局面。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的古水河公路,就是神农架林区倾力打造的美丽农村路代表之一。
古水河生态旅游公路连接着白莲村、古水村和麻湾村,全长15公里,是一条“生态美景路”、“民生发展路”,更是一条“产业致富路”。
神农架林区农村公路局局长罗萍
神农架林区农村公路局局长罗萍:在2005年以前都是羊肠小道,2005年新建三米五的水泥路,通过水泥路修建以后,更加便捷,老百姓幸福感满满。2019年的时候,我们又对古水河公路进行了二次改造,四级路的路基达到了6米5,路面达到了6米,修建的是沥青路。这一条公路一线穿珠,连接了2000多户老百姓。通过这条路,因路而美,因路而富。
古水河公路上的中心村——古水村,依托自身条件,发展了淫羊藿种植和冷水鱼养殖等农业产业。
古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民旭
古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民旭:我们古水村主要养殖冷水鱼的有7家,它带动周围的群众。如果说没有这个路的话,游客也走不进来,投资人也不可能到我们这些村庄来投资,然后发展这些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一些产业——冷水鱼,还有我们的这个淫羊藿,这些产业逐渐的往我们这里面在这个发展。
淫羊藿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引进试种淫羊藿,不仅盘活了林地资源,更促进了村民的稳定增收。村民黄兴国就是通过种植淫羊藿脱贫的。
村民黄兴国
村民黄兴国:路修宽了,物流就好起来了,货也能送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以前一年挣不了好多钱,一年毛收入也是两三万块钱,三四万块钱。现在吧,一年都是五六万块钱吧。生活方便了,质量还是提高了。
要推进古水河公路沿线村民全面振兴,不仅要向林下要产品,还要向旅游要市场。古水河公路提档升级后,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林产业的顺利落地,也撬动了农家乐、民宿的快速发展。
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宣传推广和交流合作科
科长丁苗苗
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宣传推广和交流合作科科长丁苗苗:道路通,百业兴。借助古水的这条公路,我们在公路沿线的松柏镇古水村开发了神农架古水红色教育基地。截至目前,这条公路沿线共有27家民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福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旅游项目。
赵家院子
村民赵理富的农家乐“赵家院子”就开在红色教育基地的旁边。他告诉我们,暑期是他的农家小院儿最忙的时候,这么好的生意多亏了家门口的这条路。
村民赵理富村民赵理富:党的政策好,政府把我们这条路打通了,打通了这个村级旅游路线,那舒坦得很,非常的漂亮。
走起来舒坦,看起来漂亮,这就是古水河公路带给人们最切实的感受。当你进入古水河公路,你会看到这条路一面傍山,一面临水。路上不时有骑行者经过,他们在这里寻找心跳加速,更在这里寻找心旷神怡!
骑行者雷彩林
骑行者雷彩林:这条公路沿途的风景还好,坡度也比较平缓。骑完了以后出一身汗,心旷神怡!
(从左往右)骑行者李林、袁铸、雷彩林、通讯员韩凤英、记者安艺
古水河公路如今已形成“路、景、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展望未来,神农架林区农村公路局局长罗萍表示,将通过进一步的公路建设管护,让沿路村民以路为媒、依路蝶变。
(从左往右)记者黄光源、沈晶,神农架林区农村公路局局长罗萍,记者安艺
神农架林区农村公路局局长罗萍:过去的10年,我们的农村公路主要是以建设为主,把不通路的路打通。现在的10年逐渐由建设变成养护好、运营好、维护好。在未来的10年,我们会依托“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路补短提升,让老百姓切切实实的通过路,能够感受到十年来巨大的变化在路上。
记者:安艺 沈晶 黄光源
通讯员:韩凤英
编审:王超 邓吉
监制:徐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