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路 | 行走山水间 魅力花朝线
“路在山水间、人在画中游”,如果你来到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的花朝线走一走,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
花朝线航拍图
花朝线全长25.2公里。南漳县交通局自2015年1月接养花朝线以来,对其进行了整体加宽改造、路面沥青刷黑等升级建设。通过近十年的养护,将从前坑坑洼洼的山路焕新为如今的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已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
南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湛华东
南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湛华东: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南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连续多年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加快了全县“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使南漳成为了首批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我们目前所在的这个“最美农村路”花朝线就是我们南漳县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更加顺畅、更加便利,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花朝线的改造升级,首先惠及的是沿线居住的山民。65岁的鞠德爱大姐感叹道,这路修好了,自己也能做点小生意了,连孩子们回家的次数都多了:
鞠德爱(左)
鞠德爱:以前路不好,没有流动人员,有了路才有流动人员,才能做生意,才能把这山货搬出大山。你要是没得好路,(孩子们)好几年都不回来一趟,这崽儿都回来了,还是勤快一点吧。还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多,欢迎来我家做客啊!
鞠德爱正在出售的山货
山路变公路,不仅能让年轻人常回家看看,更是把年轻人留在了在家乡发展。32岁的李梦萍几年前从苏州回到南漳,在花朝线上盖了一栋小房子,通过网络电商的方式经营着山货买卖的生意。当问到她为何放弃大城市的生活,选择归隐田园时,她这样回答:
李梦萍
李梦萍:大城市里生活的话,节奏比较快,其实挺累的。你看我们山里面现在路也修得很好,环境非常好。站在这里的话,你看呐,这边有一个水库,然后远处的山是这种层峦叠嶂的,陪陪父母,陪陪孩子,我觉得挺好的。所以才决定在这边盖了一个房子,就在(山)上面直播、去收个山货什么的都是非常方便的。
李梦萍的小楼
李梦萍出售的山货
李梦萍正在直播带货
2018年提档升级后的花朝线成为全县"四好农村路",不仅连通了2个镇、6个村的1.1万人,还带动了沿线的产业发展,农旅、路旅红红火火,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路"。
南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谭莹娟
南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 成员、副局长,谭莹娟:近年来,南漳县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不断完善“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的旅游交通体系,让广大游客真正体验到了内部交通顺畅,慢行交通丰富,快进慢游的旅游乐趣。现在的花朝路经过10年的蜕变,是南漳县农旅、路旅融合的典范。印象老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许多慕名而来游客的打卡地。
印象老家旅游文化风景区,就在花朝线的入口。景区门口的木质牌坊,迎来送往着每位游客,郁郁葱葱的树荫下,溪水环绕而过,小桥流水人家静静立于山脚下,一片静谧和美。
从7月1号到8月31号,印象老家还为游客提供了季节限定的泼水节活动,每天都有许多游客,特别是孩子们来到这里打水仗、吃流水席,场面十分火热。
孩子们在玩水
流水席上的食物,有南漳特有的饮品三皮灌和景区自制的月饼
湖北印象老家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喜表示,他想让这里成为人们回归田园的首选。
李小喜(右)
李小喜:要享福,先修路嘛。以前是没有路的,一个车过来了就是满天飞。自从这个路修通了之后,更多的人的自驾游也方便了。10年前的印象老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现在的老家,有温度,有活力,更有乡愁味,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
10年前的印象老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现在的老家有温度、有活力,更有乡愁味,更有人情味。老家人用老家的味道温您的胃,用老家的情怀暖你的心。
花朝线万亩有机茶园
提到老家人的味道,就不得不说一说南漳的茶叶。茶叶是花朝线上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南漳县“公路+产业振兴”的典型代表。在依山而建的花朝线上,有一片万亩有机茶园基地。南漳欣正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邱伟介绍,著名的襄阳高香茶其实最早就是根据南漳的茶叶命名而来:
南漳欣正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邱伟(左)
南漳欣正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邱伟:襄阳高香茶其实最早,就是通过南漳这边给它命名起来了。我们这边茶叶呢,基本上是以中小叶茶茶树为主,再根据南漳的气候条件和前辈们的制茶工艺,主要追求高栗香。
南漳的绿茶和红茶
虽然古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商品经济时代,茶香还需飘万里。有了好的产品,还得有好的通路,南漳欣正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邱伟表示:
南漳欣正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邱伟:对于我们来说,花朝线的开通最大的有几个点,第一个点,就是从我个人而言,确实很方便了,以前家里人,包括朋友,有时候说实话都不愿意来,现在有时候说来就来了。第二个点,路开通了之后,无论是客户,包括还有到我们这儿来游玩的一些客人,都很方便,他们也经常愿意来。从这个路修好了以后,2020年开始我们也不断在拓展其他方面的业务,像民宿、餐饮,包括旅游休闲。
从最开始2018年的时候,我们差不多一年的收入就100万元左右,到目前为止可能也翻了几番,4、500万元。
“荆山农民起义”大型浮雕(左)、象征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的“奋斗塔”(中)、花庄水库(右)
茶山翠绿,林果飘香,农家餐饮、农耕体验,25.2公里的花朝线,是南漳老百姓奔向幸福生活的致富路,也是一条通往红二军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县道,著名的“荆山农民暴动”发生于此。当你来到花朝线的最高点,你会看见“荆山农民起义”大型浮雕、象征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的“奋斗塔”两大景点,驿站山顶耸立着三面红色党旗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
(奋斗塔)
荆山巍巍凌绝顶,蓝缕筚路开山门;万里云月万里路,公路丰碑铸忠诚!正是秉承着这样的赤诚,南漳交通人用十年的时间养育出了一条行走于山水间的最美农村路。大山若星河,是游客眼中的风景,亦是山区发展的屏障,山径变坦途,如同在星河中开辟出一条光明的航道,它是链接外界的纽带,亦是山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望未来,南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湛华东表示,还将继续通过农村公路建设,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南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湛华东(左)
南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湛华东: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构建高效快捷的高速公路网、内畅外联的国省干线网、循环互通的农村公路网,着力打造“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南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好开路先锋,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增强。
记者:安艺、沈晶、黄光源
通讯员:杨丽芳、王珊、何靖、孔鹏飞、吴国平
编辑:杨均 编审:吕俊 刘波涛 监制:徐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