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桥”见新时代|绿动·彩云之桥

长江云新闻  2024-08-22 16:57:49
分享到:

8月22日,“桥”见新时代广电全媒体行动在湖北武汉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普歆雁分享了《绿动·彩云之桥》。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江上游、彩云之南,聆听绿色发展的新乐章。



绿动·彩云之桥



大家好,我是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普歆雁。刚才大家看到的这段傣族歌舞就来自我的家乡云南,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我的分享,也和“美”有关。

这是一张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的照片,它是世界首座大跨度钢桁梁铁路悬索桥,一桥飞架,将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连接在了一起,桥上,动车飞驰、桥下江水蜿蜒流淌。

作为长江的上游,金沙江从西北角的迪庆州德钦县流入云南,从东北角的昭通市水富县流出云南,1560公里的河道伴随倾斜的山势一路波飞浪卷,气势如虹,大山大水不只有磅礴壮美,更滋养着沿岸百万生灵。

这是2022年9月我在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果子山采访时拍下的一张照片,画面中是一颗刚刚采摘下来的芒果,它果型圆润可爱,颜色靓丽,老乡们都把它称作“美人果”。华坪县就在金沙江畔,全县目前共种植了40多万亩芒果。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做“果子山”呢,是因为这里从山脚到山顶,两万多亩地都种满了芒果,就拿我的采访对象李德春大哥来说,他们家果园的面积有200亩,每年的总产量接近30万斤,年收入70万元。

但您知道吗,十多年前,华坪县除了荒山多就是矿山多。作为曾经的重点产煤县,当地财政收入一度有70%以上来自煤炭产业。一煤独大、产业单一,伴随而至的是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流域生态遭受严重冲击。老百姓的生活要有盼头,生态要当排头。通过实施“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新模式,华坪县在“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中实现蝶变。数据显示,华坪境内金沙江流域输入江中的沙量从2005年的2.23亿吨下降到2019年的0.94亿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2631元增长到2021年的80976元。人们保护在其中,收获在其中。

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9年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云南的共识共为。通过工业绿色转型,我们的绿色能源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431.55亿千瓦时,其中绿电装机占比超过87%,现在,在您生活的城市,您一定见过或者购买过“云系”“滇牌”的农产品,它们销往了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区第1位;通过加速生态资源转化为一流文旅产品,我们把生态绿色内涵更好地注入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美云南成为世人向往之地。我也很有幸,通过自己的镜头和语言,记录下了这些变化和发展。

夏末初秋的时节,正是华坪芒果成熟上市的季节,这个时候如果您来到这里,走到金沙江边,映入眼帘的将是一江清水和百里芒果长廊满山的芒果飘香。朋友圈里,李德春大哥几乎每天都在分享自己家果园工人们采摘、打包、发货的忙碌。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真的是又馋又为他感到高兴。来湖北前,我专门给他打了电话,他告诉我,今年,是个丰收年。

也就是在上周,8月16日,连接我们云南昭通巧家县和四川宁南县的川滇金沙江特大桥顺利合龙了。和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一样,它建成通车后,不仅能为当地老百姓的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更将为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架起又一座希望之桥。

一座青山,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江清水,勾勒生态文明最美曲线。彩云之南,山川秀美、绿意奔涌、生生不息。

欢迎现场的媒体朋友和全国的朋友们到云南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谢谢大家。

(来源 长江云新闻)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