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新时代|跨越·“桥”夺天工
8月22日,“桥”见新时代广电全媒体行动在湖北武汉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尹华正进行了《跨越·“桥”夺天工》故事分享。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跨越发展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
跨越·“桥”夺天工
大家好,我是湖北广播电视台评论员尹华正。
刚才我们听了一曲黄梅戏。我今天的讲述,正好要从黄梅戏的老家——黄冈说起。
这位老先生大家一定不认识。他叫朱泽民,今年69岁,年轻的时候做过黄冈武穴档案馆馆长,退休后,喜欢摆弄相机。在他拍摄的28000多张照片中,武穴长江大桥,是他最看重的。从大桥开工建设的第一天起,一直到正式通车,他每天都拍一张,用镜头记录下大桥建设的全过程。2021年9月25日零点,他的镜头终于等来了大桥通车这一刻。朱泽民感慨地说:“开通那天,我们坐车5分钟就到了对岸江西瑞昌,这在以前那是不可想象的。”
武穴长江大桥,不止连接了湖北和江西,它还将沪蓉、沪渝等东西向高速公路连接成网,与济广、大广等高速公路共通南北。大桥建成,朱泽民更忙碌了,因为有太多好风景等待他的镜头。听说,就在这座大桥的下游11公里的地方,规划了第二座长江大桥,武穴和瑞昌将挨得更近!
我们再往西边看。这座大桥,叫“湘鄂情大桥”,东边是湖北来凤,西边是湖南龙山。这座桥的开工时间也很有寓意,2009年9月9日9时9分。龙凤呈祥,天长地久。接地气的名字和满怀祝愿的日子,反映的是两地居民的心声。
十年间,湖北1061公里长江干线上,架起了3座跨省大桥,连接湖北、江西、湖南。走动多了,便走出了路;连接多了,便连成了桥。
都说湖北是“建桥狂魔”。千湖之省湖北,一座座桥梁,是最闪亮的名片!
——我们造“大”桥。今年6月30日,历时7年建设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曾经“叹伶仃”,如今“跨伶仃”,深中通道是目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这里面,总工程师是湖北人,10家湖北企业参与建设,一口气创下了五项世界纪录。事实上,中国七成的大桥是湖北造,全球跨度最大的10座桥有8座是湖北造。湖北造桥天团正把“天堑变通途”的事业扩展到全世界。
——我们也造“小”桥。这是麻城一座村庄里的景观桥。桥的底座是1976年建的,石头是乡亲们从山上背下来的;廊庭是去年才建的,木材是村民集资买的。这座桥,是乡里乡亲心连心一起干的见证。这样的“村塆变形计”在湖北2103个美丽乡村试点村上演,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大家共同缔造。
——我们造人心之桥。在鄂西险峻的大山里,数百位建设者花了3年半的心血,架起一座贡水河大桥,耗资4.1个亿。看似“不划算”的工程,却激活了武陵山区通向山外的交通大动脉。在武陵山、在大别山、在秦巴山、在幕阜山……湖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些桥跨越高山峡谷、连接城镇村庄,让穷乡僻壤不再成为“孤岛”。
——我们还造开放之桥。坐拥“祖国立交桥”的美誉,承载的是“新时代九州通衢”的重任。从湖北出发,17条货运航线和6条客运航线通达五大洲;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成为“空中出海口”;29条汉欧班列辐射欧亚70多座城市;湖北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43万标箱,稳居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
桥的物语,是跨越!有人统计过,中国版图上约有1000000座桥梁,它们跨越大江大河、跨越崇山峻岭,每一个,都化成了一个国家跨越的姿态。
——跨越最高的山峰,跨越最险的天堑,跨向更美的星辰,跨向更远的未来。坚定地跨越、勇敢地跨越、奋力地跨越。
跨越,是比奔跑更快的抵达!
(来源 长江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