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经济观察·看市州 | 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一
今年上半年,咸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了150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排名全省各市州第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发展半年成绩单。
这家位于咸宁高新区的企业,上半年订单不断,最新一笔订单已经排到10月份。
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工艺总工鲁程:“今年预计应该可以突破2亿元以上,增幅保守估计35%以上。”
这家咸宁本土企业,从一家小型加工厂逐步发展壮大,2022年,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公司高速发展的秘诀就是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这款高性能浮力材料广泛运用于海洋工程,比木头的浮力大,却比混凝土还硬,一经推出,就广受市场欢迎。
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工艺总工鲁程:“政府主动找我们,鼓励我们去申报国家级的一些项目,进行配套支持,扶持额度有70万元,一下就把我们这个材料就彻底做出来了。”
今年,咸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工程”,从知识产权、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奖励力度,落实税收优惠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与此同时,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借力大武汉,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在光谷设立的离岸科创园,已经吸引了10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32家在咸宁建设了生产基地。
武汉中安佳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咸宁生产基地负责人郑勇:“研发、销售是在武汉,生产是在咸宁,起了一个互补的作用。”
咸宁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宏光:“实施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满园轮替计划’,以供应链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群和‘苗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620家。”
借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咸宁推进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清洁能源五大优势产业,13个细分产业入选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工业含新量、含绿量进一步提升。
记者手记:向新而行 跑出加速度
以新引质,向新而行,通过借智借力,双向奔赴,咸宁着力培育本土企业转型,引进高技术企业落户,不断推进产业重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章珩 咸宁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