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部崛起 支点担当 | 四化同步 湖北有“数”

长江云新闻  2024-07-01 19:53:26
分享到:

当前,全球迈入数字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湖北提出“以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发展”,出台“数化湖北”行动方案,全面推进我省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并创新性地将“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关键抓手,布局未来,赢得先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部崛起 支点担当》今天来看《四化同步 湖北有“数”》。

信息化:一个“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梦想

“现在三环线有一辆重车刚刚通过该桥梁,迅速查看结构监测提示的界面。”

“收到,正在输入实际工况进行计算。”

3分钟后,桥梁体检报告出来了。

“计算完毕,结构状态安全可控。”

武汉市城市道路桥隧事务中心信息调度科科长李奕:“全武汉市城市桥隧有812座已经安装了15000余个传感器,每秒有32万条结构监测的数据,汇入我们系统,实时监测桥梁在大风大雾天气下的响应情况,超限车辆通过桥梁引起的结构变化。”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大队长邬广东:“原来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设卡,花费时间太长了,队员也很疲惫,现在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说是精准打击。”

这就是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从桥梁监测到精准灌溉,从柔性产线到疾病诊断……信息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力驱动。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毅:“发达国家是先进行了城镇化和工业化,才进入信息化,是一个串行的过程,中国跟他们不一样,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包括城镇化,三者是并行的过程,信息化对其他三化起到支撑作用。我们就可以用50年完成西方国家用200年才能完成的事业过程。”

记者尚大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浩大而又精细的工程,咱们常讲‘治大国如烹小鲜’。拿武汉一座城来看,它就有1300万人口、400多万辆机动车,甚至还有140万座井盖、170多万个燃气罐……,如此庞杂的管理,怎么去推进?进一步以信息化赋能,建设‘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便呼之欲出了。”

“数公基”是“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简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湖北高位谋划,省委专题会议16次研究推进各项难点任务;成立省级“工作领导小组”,提出36项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明确了“建平台、建机制、建标准”的推进思路。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呢?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一座城的数字孪生好兄弟

记者尚大原:“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可以看成一座城市在数字世界的孪生兄弟,既然是孪生兄弟,那就得和咱们的实体城市长得一模一样。通过‘数公基’平台里的城市数字模型(CIM),我们可以看到汉口历史风貌区,灰墙红瓦、高低错落一清二楚,他们全部是按照城市实景1:1建模还原而成。不仅长得一样,整个武汉的山川河流、楼宇桥隧......2000多万个实体对象身份信息也得对上。比如一个小小的井盖,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证,瞧就是这个——420102。通过它,每个城市部件可以清晰地掌握位置区域、身份类型等信息。”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省工作专班平台组副组长祝明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是数字孪生城市中公共性、集约性的基础设施,具有城市级、数字化、公共性三个方面的特征。城市级决定了建设范围是以城市为主体,做到‘对象无遗漏、区域全覆盖’;数字化就是通过开展统一编码赋码,让城市中的房屋、管道、井盖等所有管理对象,都有属于自己的数字‘身份证’;公共性就是提供的服务没有部门间的业务属性,能够共享和开放。”

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收成:“大客流的应用场景,某一个时段突然人群集中,可以提供楼宇的信息、消防的信息,来知道一些隐患。内涝的时候冲丢了很多井盖,上面有二维码输入数字‘身份证’,可以很快捷地找到井盖属于哪个位置,提供应急的安全保障、办事措施的便捷。”

目前,湖北正着手以城市数字模型(CIM)为基座,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编码赋码,搭建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17个市州已经基本完成,为5179万个城市实体对象提供数字“身份证”,并对4293万个“一标三实”数据开展采集治理。

建设“数公基”:一场“车同轨 书同文”的战役

实际上,这些年许多地方和职能部门,陆续建成本系统、本行业区域的信息化平台,比如水务有监测站点,城管有监测平台,渔政有天网系统等等,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数公基”平台呢?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毅:“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每个国家使用自己的货币、自己的文字,当一个国家自己内循环的时候,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一旦之间进行了交流,就遇到了货币不同、文字不同(等问题),类似的当前我们各个地区、各个部门之间(如果),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数据就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

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收成:“比如说水务,他可能管不了井盖,井盖是城管管,但是防涝的时候,他要知道哪个地方有井盖,我可以把井盖的数据可以提供给他,就更及时了。我们在全国来做一个类似‘车同轨 书同文’的大的体制的改变,打通思想的烟囱、数据的烟囱。”

数据互认互通需要打破行政壁垒、克服资源错配、条块孤立等障碍。为此,湖北成立工作专班,各地将“数公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探索改革机制、统一标准的实践路径。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毅:“数据到底谁来收集、谁来管理,以前都是在各个部门,现在每个地市有一个独立的数据局来统一,这就是机制问题。每个部门提交数据都不一样,仍然还实现不了共享,所以要把我们的技术标准、技术规格、数据形式做统一。”

在湖北,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效果,也已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中逐步显现。武汉,依托‘数公基’,向智能网联汽车提供道路数据,让无人驾驶走进生活;襄阳把“一标三实”数据用到义务教育招生上,自动判断学生户籍、房产等信息;宜昌把“二维码实体门牌”作为“一网通办”的统一入口,250多类政务服务事项可在手机端办理。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省工作专班平台组副组长祝明银:“9月底前完成全省县域中心区域扩面任务,加快建设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省级平台,升级‘云、网、数、算’等软硬件设施。”

2023年,住建部、公安部均批复同意,基于湖北试点成果,编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面向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地址标识编码规范》,以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发展的湖北实践,正成为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标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湖北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尚大原 徐瑗 方宇航 罗浩洋 张龙 胡文超 通讯员 李华芬 金辉 刘荆刈 黄冈台 襄阳台 宜都台)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