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度)
目录
一、前言
二、政治责任
三、阵地建设责任
四、服务责任
五、人文关怀责任
六、文化责任
七、安全责任
八、道德责任
九、保障权益责任
十、合法经营责任
十一、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是一家拥有广播、电视、电影、电视剧、新媒体、有线网络、报刊等资源的综合性传媒机构,拥有8套电视频道、7套广播频率,13家所属事业单位、17个市州融媒体记者站(工作站)以及22家全资、控股公司。现有员工1.4万人,总资产288亿元。
湖北广电传媒基地照片
2.社会责任理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主流新表达、传播新矩阵、垂直新生态、发展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切实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获奖情况
2023年,《焦点时刻》《桥见十年》《看见纪南城》等14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等国家级大奖,其中,6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前五、全省第一。《你好 赛先生》《重回长江的麋鹿》等50件作品获得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等全国性奖项。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5部门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从地面频道到数字媒体:湖北经视探索民生频道数字化转型新路径》等2个项目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度媒体融合典型案例、成长项目。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始终把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湖北足迹,以及对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策划生产头条报道和置顶产品,《信心中国|江湖自有姓名》等37件融媒作品全网置顶,总阅读量56.6亿,在全国省级媒体中名列前茅。
2023年3月4日,短视频《信心中国|江湖自有姓名》在长江云新闻推出,获全网置顶。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传播,《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是这个理》《同上一堂大思政课》等节目,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磅礴力量。《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第二季)受到人民日报、光明网、央广网、南方日报等国内多家媒体关注。《是这个理》入选中央网信办“理响中国”项目。
大型思想理论节目《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第二季)2023年10月16日—10月22日在湖北卫视播出,网络点击量超5亿人次。
《是这个理》栏目每月两期,周日晚19:05在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综合频道播出。
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对外宣介会活动,累计发稿400多条(件),全平台总阅读量超24亿,4件作品全网置顶,《老人与江豚》等多个产品被路透社、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转发。
沙画创意短视频作品《老人与江豚》讲述长江大保护的故事,2023年5月发布,阅读量超6.5亿。
2.舆论引导
坚持守正创新,构建多语态、多落点、多平台的新闻传播体系,高站位、高质量完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国全省“两会”、先行区建设、改革开放45周年等50多项重大主题宣传,讲好湖北故事,放大湖北声量。全国“两会”报道,《两会相册》《闪亮的足迹》《对话长江——新潮逐浪》等重大主题策划,多次得到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肯定,全网总触达量19.5亿+。持续开设《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等专栏,推出《深度解读·发布厅》《深度解读·先行谈》,做好相关政策文件精神阐释解读。融媒体新闻调研行动《荆楚先行·县在行动》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湖北路径,全网阅读量过千万。继续擦亮《红色音乐主题党课》品牌,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荆楚先行·县在行动》2023年11月8日—12月9日在湖北卫视《湖北新闻》推出。
《红色音乐党课》全年宣讲155场。
发挥主流媒体风向标作用,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出《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专栏,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评论引领,时评品牌《长江评论》全年播出108篇,以鲜明观点和鲜活语言展现湖北担当。
3.舆论监督
持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发稿100多篇,总阅读量近200万;电视综合频道《湖北电视问政》力促相关问题整改。打造“长江云调查”品牌,《艺术不是恶俗的遮羞布》等深度调查报道,赢得网友共鸣。湖北经视《3•15我们在行动》构建融媒时代舆论监督新模式,被评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度媒体融合成长项目。《户部巷何以成为“户不像”》《医美大调查:卧底揭密武汉医美暗藏的乱象》等深度调查报道,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湖北经视《3•15我们在行动》2023年3月14日推出,视频播放量超28亿。
4.对外传播
2023年5月20日,湖北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HICC)正式成立。
成立湖北国际传播中心,以政务新媒体“湖北发布”和全新出海的境外新矩阵“Open Hubei”两大传播场域为双轮驱动,讲好中国故事、湖北故事。全球文化访谈类节目《非正式会谈》第八季B站播放量达3254万,位居综艺榜单第一名。举办“2023世界超级球星足球赛暨湖北行”活动,百余个话题登陆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榜单,全网传播量超10亿,助推湖北、武汉国际形象持续提升。
2023年11月26日举行“2023世界超级球星足球赛暨湖北行”活动。
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开启《一路相连》大型国际传播行动,获得2023国际短视频大赛一等奖、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意短视频一等奖。摄制《长江水流在撒哈拉》《驻华大使看“一带一路”》,展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2023年10月25日,大型国际传播行动《一路相连》启动。
2023年12月30日,纪录片《长江水流在撒哈拉》在湖北卫视播出。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真融、全融、深融”,成为湖北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的鲜明标识。
一是整合广播、电视、新媒体三大新闻旗舰,组建新闻中心,汇聚全台新闻采编和播出资源,构建全媒体传播内容新生态。
二是焕新升级长江云新闻客户端,强化新闻属性、视频特色,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生态圈。2023年“长江云新闻”账号矩阵传播量破42亿,位居全国广电头部账号。“长江云新闻”粉丝增长量1208.3万,位居全国省级台新闻融合三微粉丝量增长的榜首。
三是长江云平台全力打造“湖北融媒新样板”,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127个云上系列客户端,有效服务云上单位需求。
2.融媒报道
构建多屏联动全媒体报道模式。据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台新闻融合短视频传播指数稳居全国省级台第二位;新闻融合传播年度指数、新闻融合网络传播指数位居省级台第三位;新闻融合电视传播指数稳居前十;新闻短视频播放量216.3亿、互动量18.4亿、账号粉丝量1.6亿,均保持省级台第二位。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2023年,台(集团)启动了湖北广播电视传媒基地搬迁工作。以“全台一云”技术路线,设计制定了大基座、大制作、大播出、大总控、大媒资、大安全的整体技术框架,成功实现一体化资源配置、全流程智能协同、多媒体内容汇聚、共平台内容生产、多工具精准服务、多渠道内容分发。长江云新闻客户端全年迭代发布6个版本,新增30余项主要功能,100余项功能点,APP整体运行平稳。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依托长江云、湖北发布等平台,及时准确刊播政务信息、惠民服务政策,为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设沟通桥梁。建设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政务大厅”,2220家部门入驻;“云上问政系统”已有87家云上系列使用。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返鄂宝•湖北出行服务平台”等数字化服务产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长阳特色“共同缔造积分系统”,覆盖当地70%农户,获央视、人民日报等多家央媒报道。
2.社会服务
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长江云新闻客户端汇集政务综合、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资源,满足群众多元需求。《饮食养生汇》《荆楚大医生》等节目服务百姓健康生活。《帮女郎在行动》《娜姐办事》等专栏为群众解疑答惑、排忧解难。湖北交通广播做好突发事件救援,全年开通烧伤患儿紧急救治、心脏供体移植转运等应急生命通道10余次。长江云智库充分发挥“媒体+大数据”优势,是湖北首个以大数据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一站式”网络评论阵地。
3.公益活动
积极组织全台播音员主持人开展《绿水青山的回响》全媒体行动,成功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推出《校“诈”风云》活动,覆盖全省132所高校,网络传播量超2.7亿人次。《经视说法》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报道活动,近20期“天下无诈”系列专题持续掀起全社会共同反诈的新热潮。《荆楚消防》创作多部公益宣传片,提升全社会消防意识。“湖北高招在线”融媒体直播活动,指导考生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直播观看量突破100万。
2023年12月8日,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绿水青山的回响”全媒体行动分享会在鄂州市峒山村举行。
2023年11月7日,长江云新闻推出《校“诈”风云》活动,网络传播量超2.7亿人次。
2023年6月25日至29日,每天8小时,“湖北高招在线”在长江云APP、抖音号“湖北教育发布”上开展互动直播。
2023年共计安排播放各类公益广告23万余次,总时长超3000小时。特别策划《荆楚有好物》《乡村振兴看湖北》《第一书记“兴”行动》等10多个系列,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举办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决赛、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等多场活动,深度讲好乡村振兴故事。长江云集团“最美新农人”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带货直播销售额破千万。
《荆楚有好物》栏目每月两期,周五20:30在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综合频道直播。
2023年6月30日举办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决赛。
2023年10月23日,“最美新农人”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开展直播近百场,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经视直播》《新闻360》等节目关注民生话题,服务百姓生活。上线“乐享心理加油站”小程序,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策划“关注耳健康预防听力障碍”、“残疾预防专家说”、聋人节及盲人节专场活动、“国际残疾人日走进鄂州圆梦微心愿”等公益活动,关爱残疾人。“光明直播室”创建7年来,坚持邀约残疾人或社会志愿助残组织做客直播间,讲述助残故事。
2.灾难和事故报道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总基调,做好防汛抗旱报道。2023年7月,长江云推出《2023防汛助手》,深入一线展现全省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关注防汛抢险救灾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被人民日报平台首屏大图推荐,专题全网关注量达3000万。
2023年7月13日,长江云《2023防汛助手》上线。
3.以人为本
把视角聚焦普通群众,《荆楚同春——2023年湖北卫视春节特别节目》《第十三届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2023湖北社区春晚》,让百姓作为晚会的主角,播出后基层反响热烈。春节公益短片《欢迎回家》拍摄时隔三年重新踏上回家路的人们,连续两次全网置顶,播放量超3亿次。《长江评论》《热点里的价值观》《直播微视评》等评论品牌,心系百姓冷暖,赢得群众的普遍赞誉。《锐评|抵制“网暴”,切莫“按键伤人”》,呼吁公众提高道德水平,防范网络暴力发生,引发共情。持续推进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专项治理工作,服务全省930万IPTV用户实现“开机看电视”。
2023年春节期间系列晚会,立足本土、深情讲述,彰显荆楚民风民俗。
2023年1月21日,春节公益短片《欢迎回家》首发。
六、文化责任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策划形式多样、意蕴丰厚的文化精品。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举办“最美社科人”、2023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致敬礼、“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暨第十五届网络文化节、“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等活动,讲好先进典型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文明新风尚。《新春走基层》《致敬劳动者 奋斗正青春》《青春榜样》等系列报道,以一线视角展示各地各行业接续奋斗的精神风貌。
2023年春节期间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2023年8月10日,举办《以生命的名义——2023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致敬礼》。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戏码头》《青年戏曲挑战赛》《奇妙的诗词》《童声朗朗》等节目,以国乐、国粹圈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年轻化、潮流化表达。北京长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承制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科教频道播出,同时段专题节目收视率第一。纪录片《看见纪南城》《“郧县人”3号》登陆央视,打造荆楚文化全媒体传播的成功案例;《重回长江的麋鹿》《神农架密码》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春风又绿江南岸》《重回长江的江豚》描绘长江生态文明优美画卷。大型融媒直播《大江奔流 千年回响》展现长江文化蓬勃生命力和独特时代价值。《維楚有菜》凝练楚菜文化特色,传承楚菜文化精神。
2023年纪录片《看见纪南城》《“郧县人”3号》先后登陆央视。
《春风又绿江南岸》《重回长江的江豚》展现长江生态文明优美画卷。
2023年11月14日,楚天交通广播推出大型融媒直播《大江奔流 千年回响》。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湖北卫视推出全国首档院士演讲科普创演节目《你好 赛先生》,多次位列同时段全国科普类节目收视第一,网络微博话题阅读量破8.1亿,抖音单条短视频播放量多次破千万,还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2023公益传播年会优秀公益栏目”称号,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第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湖北卫视科普创演节目《你好赛先生》海报
七、安全责任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执行三级审片、重播重审等宣传管理制度,加强全平台的监播评议工作。定期开展全要素全流程应急演练,做好重要保障期值班值守。2023年,台(集团) 广播电视全年播出总时长20.1万小时,拦截处理网络攻击3.2亿次,制作、播出、传输、发射和网络安全、供电等各系统全链条实现零停播、无事故。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开展。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行为。深入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提升编辑记者队伍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严格遵守版权保护法律法规。
2.维护社会公德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为社会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进一步规范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一线内容生产岗位的行为活动,对新闻采编、出镜发声、新媒体发布等环节严格把关,守好防线。
3.接受社会监督
对新闻采编进行全环节、全流程、全链条管理,覆盖全体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新闻采编人员外出采访或参加活动报批制度,外出采访出示合法有效的新闻记者证。各平台设立接受投诉的电话、邮箱等渠道。对接12345热线、省“打假治敲”专项行动办公室等,对问题事项进行妥善处置,回复情况得到相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九、保障权益责任
重视保障员工薪酬福利等各项权益,队伍建设长抓不懈,提供良好发展平台。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依法依规切实保障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记者正常采访权、报道权等职业权益不受侵害。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期开展考核工作。
2.保障新闻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完成薪酬支付、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纳工作,充分运用政策,为职工申报工伤、生育津贴等提供指导和协助;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吸引和留住人才;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暖人心聚人心的作用,积极组织“青年读书交流会”“台(集团)职工青春歌会”等活动,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
3.规范使用新闻记者证
做好新闻记者证持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1081名持证人员进行核验,对不再符合持证资格条件的37名人员证件予以注销。为92名人员新申领记者证,为新闻采编人员持证上岗提供保障。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打造“云帆计划”,参训人员达1000人次以上。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湖北省广播电视局、湖北省记协等行业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和研讨会,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增进交流合作。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落实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经营行为合法规范。按照《广告法》的相关要求,严格履行广告播前审核职责,不播出存在导向问题的广告,不播出虚假违法广告。
十一、后记
1.不足
在进一步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切实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在传播长江文化、打造精品力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改进
进一步创新做好主题宣传。持续提升引导水平,做优国际传播精品,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进一步深入实施精品战略,坚持内容为王,加大内容创新创优扶持引导力度,推进精品内容生产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提振湖北卫视影响力,推进焕新升级的长江云新闻客户端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精心打造“长江云新闻”IP和长江云账号传播矩阵,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