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心理健康教师--陈智敏
一、个人基本信息
性别:女
出生年份:1973
政治面貌:群众
工作单位: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
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时长:18年
二、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基本情况
陈智敏老师于2005年在武汉大学取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已18年。 她原本是一位音乐教师,但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自从2005年去参加为期两个月的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考试,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当年校长鼓励她大胆改行,专门教心理健康课程,从零开始积累实践经验。她开始四处收集资料、不断摸索尝试,而后带领其他老师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并研发她们自己的心理课程,做到了全市第一个自编校本教材、第一个开设心理健康课并坚持十余年的学校。
三、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突出事迹
一、课题研究
陈智敏老师不仅在在教学中创新思维,还在课题研究中提升能力。2015年,她主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心理课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结题;2016年,我的课题论文《襄阳市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培养的研究》获市二等奖;2018年,她又带领学生大胆尝试课改,在区域课堂课题研究中寻找变式,以《小学高年段心理学科“交换+合作”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课改实验,代表襄阳市参加“中部六省第八届心理高峰论坛”,现场答辩中专家们对她在心理课堂中“师生角色互换、生生团队合作”的特色做法一致肯定,由此为学校争得了“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这也是当届评选中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小学。
二、名师工作
自从2022年被评为樊城区心理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陈智敏老师就要求自己从做一个“点”,慢慢去辐射几个“面”,为樊城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支撑和推动的平台。
2023年3月,协同市级名师周锁欣工作室,她为县市区教师600余人做“心路同行,育人育心”专题培训;8月,主讲《 望闻问切——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为樊城区近500名班主任做心理培训;9月,受邀电视台“教育进行时”访谈节目,就“开学”话题和全市民众交流分享。
2023年,她被评为樊城区唯一一名心理学科名师,并担任樊城区小学心理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主持人)。
三、志愿服务
自2016年起至今,陈智敏老师在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长期担任志愿者工作,被评为“突出贡献教师”“优秀辅导教师”。 2018年,她用业余时间参加麦田活动,到南漳、保康等山区走访留守儿童,支援心理服务。2020年,她担任鹿角门社区心理辅导老师;2022年,她加入襄州区琪琳工作室心理专家团队;2022年,她被湖北省心理学会聘为心理科普宣讲师,参与湖北省阳光基金、湖北省卫健委、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心理学会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民众心理健康科普活动;2023年,她被纳入襄阳市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库。
四、个人荣誉及奖励
一、荣誉称号
2017年:评为樊城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2018年:评为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突出贡献教师”
2020年:襄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授予抗疫社会心理援助服务“优秀志愿者
2021年: 被区委宣传部授予“樊城好人”称号
2021年: 被樊城区教育局评为“樊城名师”
2022年:评为樊城区“陈智敏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主持人)
2023年:评为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优秀辅导教师”
2023年:评为首届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优秀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二、各项获奖
2017年:课例《创新学习快乐多》获“一师一优”湖北省县级优课
2018年:《别让冲动变成魔鬼》获 “樊城区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评比一等奖。
2018年:《絮絮叨叨满是情》获首届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二等奖
2019年:《感谢那个恨我的孩子》获区优秀心理案例一等奖
2020年:《开心居家,积极生活》获“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课例三等奖
2020年:《储备能量,从心出发》获樊城好课堂“一师一优课”网络教学竞赛二等奖
2020年:《开心居家,积极生活》获“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国家课例三等奖
2022年:《絮絮叨叨满是情》获基础精品课比赛获市级一等奖
五、附件材料
2017年:《废话》发表于市级报刊《襄阳晚报》2017.4.18期
2017年:《应对校园欺凌,心理疏导更重要》发表于省级刊物《湖北教育》2017第4期
2017年:教学视频《增强记忆有策略》被录入北师大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小学)》
2021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表于市级刊物《襄阳教育》2021年第6期
2021年:《在情境中唤醒学习力》发表于《襄阳教育》2021年第8、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