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心”点灯——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项目
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对象:涉案未成年人、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
覆盖人数:18036人次
持续时长:40976小时
实施单位:安陆市人民检察院
二、活动背景与目标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通过调研发现,49%的未成年人表示家庭因素对心理影响较大。未成年群体中,因诸多原因变得内向的占32%,脾气变得暴躁的占45%。在涉未案件中,未成年人心理干预也存在着专业资源不足、衔接机制不畅、社会参与不高的问题。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志愿服务、公众倡导等方式,拓展未成年人心理干预的参与度和受益面,最大程度预防未成年人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活动内容与设计
“星·心”点灯志愿服务活动以“真心关爱、用心疏导、暖心救助”为根本出发点,点亮未成年人心灵灯塔,推动司法、家庭与社会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综合保护。
联合社会力量,编织心理防护网。结合案件办理情况和未成年人心理状况,多方面综合分析,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调节,合力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组建由检察干警和社会专业人士组成的心理服务志愿队伍,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时提供免费咨询和法律服务;加强与社区、司法行政机关沟通,定期对涉案未成年心理状况进行摸底,共同维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权益保护等。
联合家庭力量,构建心理庇护站。围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及关爱关护达成共识、形成庇护合力,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干预、社会救助等,共同开展未成年心理保护;向学生家长普及新修订的“两法”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驻村帮扶,与小朋友“面对面”“心对心”直接沟通,拉近与未成年人心理距离,熟悉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联合行业力量,打造心理保护墙。联合关工委、妇联、团旗委、教育局、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动工作机制,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构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心理保护格局;与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在开学季、假期对校园周边经营的娱乐场所开展专项检查,对文化市场集中整治,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注重未成年网络心理健康,营造干净清朗的社会环境。
“星·心”点灯活动现场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
2017年6月,项目启动,截止日前,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发二百多人,其中不仅有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还有五老志愿者。5年时间里,志愿团队足迹遍布全市各个社区和乡镇,为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救助436人次,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开展亲子心理沟通等方面的培训352场次,总计服务时间40976小时。
五、活动效果与影响
通过志愿服务,推动司法、家庭与社会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综合保护,“北极星”志愿服务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组织奖;湖北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孝感市巾帼文明岗;《多角度释法促少年认罪悔罪》在《检察日报》刊登;《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权益综合司法保护》在《民主与法治时报》上刊登。
六、活动特色与亮点
“星·心”点灯——未成年人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队整合安陆市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健全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了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专业评估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一揽子工作模式。通过联动专业机构志愿者对监护不当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化解亲子矛盾。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修复心理创伤。邀请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志愿者对未成年被害人一对一开展心理疏导。以专业方法引导被害人积极面对心理问题,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矫治关爱与保护,引导他们迷途知返,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