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农田“变形记”:“三块田”巧解“三个谁”难题

长江云新闻  2023-12-29 11:03:39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土地细碎化、种田低效化、劳动力短缺等新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而要突破这个瓶颈,就需要努力破解土地“谁来种”“谁来管”“谁享有”难题。为此,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土地改革探索。作为湖北省强县工程试点县,公安在全省首批启动了“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巧解了“三个谁”难题,逐步形成了公安“三块田”经验,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强。最近,《荆楚先行·县在行动》蹲点调研小组来到了公安县,看当地如何通过种好“三块田”巧解“三个谁”难题

记者 仇红月: “我现在是在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的葡萄核心种植区,大家放眼望去在我身后有三块田,其中一块是已经盖了葡萄大棚,被市场主体成功租用的流转田,我身后空着的是村民的自种田和待转田,现在村里来了市场主体,想要租用我身后的这块土地和周边的大棚连点成面,打通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化的种植区,那究竟小田能不能变成大田?零散的土地能不能形成一片整体?现在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块田其实是指三类田,为了便于规模经营,就需要调整田块位置,置换保留“待转田”“自种田”的同时,让“流转田”集中连片,小田并大田,碎田变整田

但“三块田”要想重新布局,落实起来却并不容易。一个月前,同心村村两委在提出调田时,孙清贵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村民 孙清贵:“我们这一代人对田有感情,种了一辈子田,思想有点转不过来这是第一,第二的话地流转出去我们心里没底。”

为此,村里多次召开户组会,但孙清贵和几个村民就是不松口。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村民 孙清贵:“土地流转出去后,主体如果不兑现 一亩地800元不兑现,这种情况你们怎么办?”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村民:“现在是800元,地全部流转给一个老板,如果老板没赚到钱,只给500元怎么办?”

村两委一方面承诺保证农户承包权不变,村里集中托管土地经营权,让愿意流转土地的村民“托”得放心。另一方面,想方设法置换田块“拆零并整”,让还想自己种田的村民“调”得安心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党支部书记 蔡杰:“  需要调田的我们按照相同的面积在其它地方调给他继续耕种,如果调的田比较差,积极给他解决基础设施,沟路渠保证畅通,调出去之后也让他觉得,这个地我可以种了,直到他满意为止。”

经过村干部细致耐心地做工作后,当初反对的大部分村民都同意了,一周后村里举行了集体签约,但孙清贵依然缺席,他的田正处在流转区中心位置,他要不同意,这片田就不能集中连片,项目推进陷入了僵局。可没想到几天后,孙清贵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他居然主动要求流转土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村民 孙清贵:“我看这豆子已经长霉了,一个是天气原因  ,再就是来不及收 ,为什么来不及收,一点点地人家不愿意(来收割),两亩地分散了不是在一个地方,车也不好进来。”

巴掌田又小又分散,出钱都请不到收割机,只能眼睁睁看着辛苦种的黄豆淋了雨发了霉,而流转田集中连片机械收割省时省力,这让孙清贵终于意识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

签约现场: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党支部书记 蔡杰:“老孙,我们来了四五次了,你把合同仔细看一下!”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村民 孙清贵:“田流转之后我只认你们村部。 ”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党支部书记 蔡杰:“那肯定, 你只认准村委会,好,这个合同今天终于给你签了。”

要我流转变成我要流转孙清贵的改变,正是公安县试点“小田并大田”改革过程的一个缩影

小田并大田 增产更增效

过去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在大户和市场主体眼中“都不算事”“小田并大田”让机械化种植成为现实,降本又增效

荆州市公安县绿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杨启明:“小田变大田, 让我们现在能够用机械化在干 ,成本最少要降低三分之一, 机械打药一天可以打100亩地, 如果说用人工打(药),三个人打三天可能还比较累。”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种植大户 胡伦高:“我们大户比小户的(收购单价)要高一点,最少高个5分接近1毛钱,收购商也愿意收我们的,因为第一我们种的品质要好一点, 再就是数量也集中一点。”

过去耕地细碎,人员外流一直制约着公安农业的发展。据统计,公安县16个乡镇42万劳动力,曾有22.4万人在外务工。而“三块田”改革极大的方便了规模经营,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和能人大户回乡流转土地,还能带动小户多种田种好田,减少土地撂荒,有效解决了土地“谁来种”难题。

湖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 局长 张晓军 :“三块田的本质就是在保证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稳定农户承包权不动,适度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一种改革方式,是在三权分置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实现了农田优质集中连片的一种有效形式,其意义是首先保证了愿意种地的农户有地可种,其次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解决了土地谁来种的问题。”

近年来,公安县新增农业新型主体1200多个,2个万亩以上和210个千亩以上市场主体落户,公安县成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规模经营面积达80万亩,机械化率达87%,每年直接降低生产成本1.32亿元。“小田并大田”破解了产业发展的用地瓶颈,更适合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耕种,为埠河镇成为“江南葡萄第一镇”打下了根基。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党委书记 李洋 :“小田变大田推进三块田的改革,改变了我们过去主体实力偏弱,产业集中度不够,竞争力偏弱的局面,5000亩的核心区以十分之一的种植面积,撑起了六分之一的综合产值。”

在“三块田”的改革中,基层干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流转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矛盾多、难推行,农户利益难保障。同心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成立了土地合作社,以合同的方式,由村统一托管集并农户闲置土地,从摸排走访、调田签约,矛盾调解到后期交付,全程监督协调流转行为,有效解决了土地“谁来管”难题。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同心村 党支部书记 蔡杰: “开户组会或者宣传政策的时候,大家争几句吵几句,红一下脸都是正常的事,至少都是半个月一个月以上,才能把矛盾基本上平息,涉及到农户和市场主体发生肢体冲突以后,这个矛盾拖了近一年的时间,调田其中的酸甜苦辣,大家可想而知。”

荆州市公安县绿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杨启明:“去找农户我们说100句,难抵村干部说一句,如果有什么矛盾直接找村找镇,全部由他们去解决,当时我们在建棚的时候,这个里面也有小小的摩擦,都是由村里和镇里出面解决,减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三资”平台上线 土地流转更规范

同时,公安县还创新搭建了三资智慧平台,把招标会从田头搬到了网上,规避了人情交易、暗箱操作等管理盲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将“资金资源资产”这些账面上的“死数据”变成了一笔笔阳光下的“活台账”为土地监管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不仅交易过程变得更加透明,资产增值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公安县三资交易进入“智慧监管2.0”时代

荆州市公安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 党支部副书记 黄玉松:“ 过去土地流转交易是双方一对一的交易,村民选择范围很小,定价权在对方手上,钱多钱少是对方说了算,往往成交价格被压得很低很低,现在的土地交易是通过三资智慧平台,网上交易完成的,比如裕华村的一块土地,底价是800元一亩,8个人报名,从800元的底价,通过25次的报价,竞价达到1330元,极大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荆州市公安县黄山头镇曾口村 村民 陈书涛:“以前心里总是没底,现在这个系统公开透明,过程明明白白,不担心造假。

居间服务上线 收入实现倍增

交易得到了保障,乡亲们吃了定心丸。可是土地流转出去以后,村民该干些什么呢?针对富余劳动力,各村又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配套服务。复兴场村村民李容就通过村里居间介绍,在家门口的葡萄产业园里干起了包装工。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复兴场村 村民 李容:“工作五六个月务工费差不多有三到四万块钱,流转费一加差不多将近6万块钱,原来种葡萄两夫妻在家还要亏本。”

另外,市场主体还会给务工村民发放效益奖金,和土地租金、劳务薪金一起三金叠加,村民每亩田的收益大约是过去的6倍。复兴场村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的同时,收取一定的居间服务费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倍增。

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复兴场村 党支部书记 李靖:“交易市场需要的工人,全部由劳务专业合作社输出,这一块的收入2023年估计(村民)的劳务费用300多万是最大的一块,市场主体给村集体每亩交50元的居间服务费, 收入对村集体是非常可观的。”

黄岭村,通过小田并大田,4860块地浓缩成492块高标准基本农田,低产田变高效田,村里居间联络农机作业队,集中开展机械化耕种收,不仅每亩可提升粮食产量30公斤,还能为村集体增收。

据统计,全县已成立村级居间服务组织897个,累计派遣劳务八万人次,不少村集体经济扭亏为盈,今年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过30万元,超过50万的村达74个,“百万村”达26 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同比缩小2个百分点,“三块田”真正成为“富民田”,解决了土地“谁享有”问题。

荆州市公安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乡村振兴办负责人 李国银:“过去农村种地有三大矛盾年轻人不愿意种地,中老年人种不好地 ,市场主体想种田却没有连片的地,一度出现了种田赚钱少,流转无门路 ,抛荒又可惜的困境,但三块田模式解决了,土地谁来种,谁来管,谁享有难题,化解了农村空心化,土地碎片化,种田低效化等问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集体经济增强,多方互利共赢。

这两年,公安在推行“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中,已逐渐形成了由“分类调田,平台监管,居间服务”构成的“三块田”模式,已在全县多地推广。今年,“公安经验”还写入了湖北强县工程”“1+3+1”工作路径中,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 副研究员 王薇薇:“公安三块地改革,充分激发了村两委的服务积极性,转变了过去在土地流转中,经常存在的重转轻管的情况,现在基本能够实现应管尽管,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是基层在共同缔造过程中的一次生动实践,也充分体现了分类施策 循序渐进以及实践创新的工作方式,给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鲜活样板,印证了一句话,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

40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是一场土地以“分”为主题的改革,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小田并大田”又开启了一项以“合”为主题的改革。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时,肯定了湖北首创的“三权分置模式”,随后十年,湖北先后探索出互换、入股、拍卖、托管等土地流转模式,农村土地流转比例达36.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 副研究员 王薇薇:“土地分与合折射出生产力的变化,公安的三块地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解放了生产力,并且是一次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探索,这次改革中最可贵的一点是没有一刀切,而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给眷恋土地的一部分农民保留了待转田和自种田,没有因力度牺牲温度,把握好了这个度,这场改革走过的路,闯过的关,解过的题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我们认为公安经验值得向全省、全国推广

湖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 局长 张晓军:“湖北一直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对我们说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肯定了三权分置的湖北实践;十年后,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探索出了三块田改革模式,三块田模式是在三权分置基础上发展创新,充分挖掘了三权分置制度的新内涵,释放了适度规模经营潜力,我们将牢记使命不忘嘱托,持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逐步解决谁来种, 谁来管, 谁享有问题。”


作者:邓海、王小红、李艳、肖鹏、仇红月、杨新波、李江

编辑:孟深广、涂丹、黄嘉梦


责任编辑 程天洁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