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40年,向南极⑦|李斐:心怀南极梦 推动极地命名规范落地成型

长江云新闻  2024-04-28 18:18:36
分享到:

2024年4月16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停靠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宣告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任务。

2024年是我国极地科考40周年。从被《南极条约》大会“请”出场外喝咖啡,到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南极,再到在南极冰盖之巅建立考察站……40年来,中国正一步步迈向极地考察强国之列。

从1984年首次中国南极考察开始,武汉大学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加中国40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

在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闻联合武汉大学策划推出系列报道《40年,向南极》,讲述武汉大学历届极地科考队员们的故事。今天推出第八篇《李斐:心怀南极梦 推动极地命名规范落地成型》。

“李老师,我们抵达昆仑站了!即将开始执行冰盖考察、冰芯钻探等科考任务。”

“好的,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多采集现场数据。”

今年1月初,在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李斐教授接到了一通来自南极的电话,刚刚抵达昆仑站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耿通,向他汇报了最新的科考进展。看到自己的学生纷纷踏上南极大陆,李斐心里觉得欣慰又自豪。虽然直接参与实地科考的机会和经历十分有限,但李斐总是将对极地的向往,作为努力做好培养极地人才、极地科学研究以及极地地名命名工作的动力。

推动南极地名命名规范成型 化解各国地名命名争端

2020年,李斐当选南极地理信息常设委员会(SCAGI)联合主席,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规范南极地名命名工作。

南极命名是世界各国极地科考时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命名是否有效,如何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需要形成一个规范。李斐告诉记者,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之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南极地名命名上极容易出现矛盾。此前,中国和澳大利亚对几个地物都进行了命名,可澳方认为是他们命名在先,对中国的命名提出质疑,但是在中国命名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命名并没有公开,由此引起争议。这个争端在2019年意大利SCAGI会议上被提出来,当时,SCAGI已经在准备国际南极地名规范的制定,因此,双方达成协议:均承认双方命名的存在,但在此之后的南极地名命名,需要遵循一个地物一个命名的原则。

2021年7月,一部由南极地理信息常设委员会编制的《国际南极地名规范和规程》正式出台,此后,地名应当如何命名,命名过程中有哪些规范和流程,都有了统一、明确的界定。

“大家研究和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就以南极地理信息常设委员会的名义将其正式颁布。”李斐说,规范形成后,不仅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可,此后各国在南极科考中遇到的重复命名问题,也可以用这个规范来解决纠纷。

2022年,保加利亚提交了一批南极地名提议,但负责南极地名册管理的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一直没有对此进行回复和收录,时任SCAGI联合主席的李斐极力推动双方沟通,解决了这批南极地名的命名问题。

尽管南极地名命名规范已成型,但命名工作本身却并不简单,给一个新地点命名,必须精确测出它的位置,给出坐标,包括地表特征是怎么样的,都必须清楚说明。为了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李斐等一直在致力推动并积极参与中国在南极的命名工作。

李斐教授接受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

“我们将持续推动中国南极地名命名工作往前走,和国际上开展多方面的合作。让每一个南极地名有更加科学、公正的身份。”

用生动有趣的课堂带领更多学生走进极地 培养大批极地人才

在理论研究和极地知识的普及教育上,处处都有李斐的身影。在武汉大学,一门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系列课程《走进极地》,受到不少学生的热烈欢迎,这门课由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11名老师授课,分别给学生讲述极地探险史、极地的环境和资源、极地考察站与人类活动、极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等。

李斐教授为本科生讲授通识选修课《走进极地》

开设这门通识选修课时,李斐时任武汉大学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作为带头人,他负责讲授《走进极地》的绪言部分,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有哪些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从中学到什么。课堂上,李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向从未涉猎极地领域的同学们介绍极地。

“每次上课,我都会给同学们讲我的南极梦,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不忘初心、勇于探索、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有很多学生都成为了科考队员,我也会在课堂上给其他学生讲他们的故事。”李斐欣慰地说。

四十年来,武汉大学历届科考队员中,有多名队员是李斐的学生,武汉大学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队员耿通就是其中一位。眼下,他已完成本次南极科考任务,顺利返回国内。此前,每到一个科考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他都会给李斐拨一通电话,向老师汇报科考最新进展,李斐也会根据他遇到的困难给出建议。

武汉大学中国第19次、21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张胜凯也是李斐的学生,他曾深入南极内陆5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区进行科学考察,是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中国南极科考队员之一,并亲自测得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高程。

“我的学生去了极地,相当于替我完成了心愿。” 提到一个个前往极地参与科考的学生,李斐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

曾两次参与北极科考 面临恶劣天气挑战

正因到访极地的次数不多,在李斐的记忆中,两次北极考察的经历是尤为深刻的。2011年4月,李斐参加2011年中国北极黄河站科考队,前往黄河站执行监测冰川变化的任务。抵达北极后,他们遭遇了少见的恶劣天气,北极海冰提前消融。

照往年的规律来看,每年这个时候并不会融雪,但当时海冰消融得非常厉害,暴风雪不间断。当地上的雪被吹起,周围变得白茫茫一片,摘掉墨镜后根本没法睁开眼睛,能见度只有眼前几米。在以前,考察队员从海冰上直接乘坐雪地摩托,到达测量地只需要半个小时,而在海冰消融的情况下,他们得翻越悬崖,早晨一大早就出门,返程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摔跟头是很常见的事,几乎每个人都摔过,有时摔入融雪的河里,带冰的水灌进考察专用的深筒套鞋里,非常刺骨。”

尽管参与了两次北极科考,在李斐心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南极更是他心驰神往的地方。1984年,中国人踏上了第一次南极科考的征程,在此之前,即将到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读研的李斐得知了这个消息,便立即报名。当时,很少有学生能够入围,还未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李斐更是希望渺茫,虽然最后未能如愿参加,但他的初心却没有改变,“虽然我去过南极,但时间很短,并未参加科考。我对南极依然保持着高度关注,也不会轻易放弃,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去争取参加南极科考,短期、度夏、越冬都行。”

2004年,李斐教授在南极长城站

2004年,李斐前往南极看望武汉大学参与中国第20次南极科学考察的队员,当他亲眼目睹眼前的一片景象:茫茫的冰川、可爱的企鹅、巨大的海狮海象……踏上南极大陆的那一刻,带给他的震撼与激动,难以言表。尽管只待了两天,他立志参与南极科考的目标却变得更加明确,至今,他都还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年过六旬仍深耕极地研究 立志参与南极科考

如今,年过六十的李斐教授仍然带领学生做极地的相关研究,并仍希望能够亲自前往南极开展实地考察。

参与一次南极科考,少则几个月,多至一年半,李斐至今还未能二次踏上南极大陆,但也一直没有放弃。“到现在,我都还在向相关部门那边提出申请,看能不能让我再去一次南极,这个梦想我不会放弃。”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宇 周翔 张益恒)

责任编辑 张益恒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