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县|史清的心愿
凤凰灯舞是十堰郧阳独有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中唯一的灯舞艺术形式,也是“楚人崇凤”的活化石。为了让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发扬,当地很多人在默默坚守着,传承人史清就是其中一位。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临近年关了,想组织一场民间花灯舞蹈的一个活动。”
十堰郧阳区山跟前村村民陈顺有:“是村晚嘛,我觉得怪可以的。”
十堰郧阳区文化馆前馆长张学礼:“大好事!”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不行的话我们一个人先拿个一万块钱,先把材料购置起来,把道具先做起来。”
他叫史清,郧阳凤凰灯舞的第五代传人。3万块钱做这场村晚,到底行不行?其实史清心里没底,只能先把场地定了再说。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这个位置很好啊,场地又大,风景又好,江边又近,你随时锣鼓打起来一响,老百姓随时都往跟前瞅。”
山根前村主打民俗文化村,龙凤船、白鹤戏蚌等花灯表演,家家户户都有人会耍。史清的凤凰灯舞工作室也在这里,把村晚放在这儿,最合适不过了。
十堰郧阳区山跟前村支部书记孙绍虎:“欢迎欢迎,你们来对我们村里的群众文化生活也算是提档升级。”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看需不需要给点费用,我们现在钱是没有(太多)。”
十堰郧阳区山跟前村支部书记孙绍虎:“我们这里免费,我们村上的节目能不能也一起参与一下。”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那可太好了,我们正需要这样的节目参与。”
场地不仅没花钱,还有了节目支持,史清有底了。接下来,找演员吧。
史清的另一个身份,是郧阳科技学校民俗社团的指导老师,凤凰灯舞需要10个花仙子,他决定从学生里面找。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过年的话可能会放假,我们待会就说一个是愿意,二是在城关里面住的,找一下曹老师报一下名。”
这些年,很多学校开了非遗课,仅在2023年,十堰就有10多所学校,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史清说,能向更多人推广凤凰灯舞,哪怕没有报酬也很快乐。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上一辈手艺人留下来的东西,也就说是民间的瑰宝不能在我们手上把它丢失掉,所以说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进学校,有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它、关注它,能够爱上它是最好的。”
凤凰灯舞的传承路上,有了更多的同行人,这让史清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这一沓沓泛黄的信笺,一字一笔,都是他自己调研、记录、编写的。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这材料是我们在2013年郧阳凤凰灯舞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时候准备的材料,这些年国家在非遗文化,从政策上、资金上都给了很大的支持,我在2018年也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排一场凤凰灯舞,最复杂的是做道具,工作量最大的,是做凤凰身上的羽毛,这可是一项手艺活。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大家所看到的就是一个平面的一张纸,但是我要把它做成一个非常有动感的、有质感的、有纹路的羽毛出来,你看我们就先把它找一块布把它放上去,挤出来,靠一个手压住,这只手拉动布。这是加工过的,这是没加工过的,我们常规的表演的凤凰都是两只凤凰,光各种颜色的羽毛的鳞片加工过程大概在1000多片。”
非遗文化的特色和精髓都在这些手工制作的道具里,史清说,这必须得亲手做。
记者张君妍:“表演的时候,肯定大家也都看不清楚这个纹路,你为啥还要每个都要这样压?”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我不坚持做,下一个人也不坚持做,可能在若干年以后,我们这种凤凰灯真正加工过程的原型都会丢失,虽然大家看不到,但是我会坚持去做,为什么?我为的是传承。”
演出时间越来越近,彩排现场,史清收到了一份惊喜。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我太开心了,我刚刚接到一个电话,就是区政府这一块给我5万块钱赞助,你说我开不开心,我就可以把这个节目做得更好。”
史清转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大伙跳得更起劲了。
一转眼,史清和凤凰灯舞相伴已经40多年了,他的工作室,从1个人变成了10个人,还收了500多个学生,每年演出场次近100场,从十堰走到了内蒙古、北京、甚至韩国。从一个人的执着,到一群人的坚守,郧阳灯火里的这只凤凰正越飞越高。
郧阳凤凰灯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史清:“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坚持下去,我感觉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2024年我的心愿是我们郧阳凤凰灯舞能够走进到更多学校、社区、景区,使更多的人喜爱这项传统文化 。”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君妍 梁蕊 郑杰 陈赟 赵龙文 郧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