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年培育“土专家”超2000人 多位菇农通过职称评审
12月21日,2023湖北·随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开幕前夕,随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随县香菇种植工”劳务品牌创建情况。
据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加进介绍,经过多年打造,随州市人社部门培育出了“随县香菇种植工、曾都焊匠、广水不锈钢制品商、广水风机制造商、广水巾帼月嫂”五个“湖北省重点劳务品牌”。其中,“随县香菇种植工”获得“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称号。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香菇种植在随县“遍地开花”,已发展成为随县主导产业。多年来,随州市各部门主动对接香菇产业企业和农户,每年组织香菇种植技术、栽培与管理、直播电商等在内的定向培训60多期,3000余人次,促使菇农由“劳力型”向“技能型”、“智慧型”转变,探索出“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点培训”模式。据统计,新的技能可以让农户每袋香菇额外多增收8元左右,新增8-10万菇农从事香菇种植,香菇电商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10亿元,种植规模超2亿袋,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香菇产业发展的同时,人社部门用好用足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每年累计发放补贴640余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00余万元。目前,随县拥有120余个香菇种植专业村,县内享受人社优惠政策的共有59家生产经营龙头企业,134家农民合作社,累计带动全县10多万户农民从事香菇种植,创造与香菇相关的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培育和发展了24家香菇出口企业及21家香菇出口备案种植基地,出口创汇居全国香菇产区出口量之首。
近年来,随县构建以“院士专家+土专家+专技学生”的智慧发展模式,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培训基地、高校教学现场及乡土专家实时连线,通过“一对一”“传帮带”等形式强化“基地赋能”,年培育“土专家”技术人才2000人以上,促使基层科研人才、技术能手快速成长;市县人社部门为“土专家”职称评审开通“直通车”,28名“土专家”通过初、中级职称评审;2022年,随州香菇“土专家”远赴云南、贵州、四川、安徽、陕西等地义务授课累计80多场,培训外地菇农5000人次,年人均可增收12万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周科屹 通讯员 聂铮 黄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