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话记心上”大思政课|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好我们“这一棒”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的青年如何跑好这一棒?10月30日下午,“总书记的话记心上”大思政课第三场“跑好这一棒”,在中南民族大学拉开帷幕。
活动在《歌唱祖国》的合唱声中奔涌澎湃青春力量。500余名学子共聚一堂,唱响青春之歌。“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考古传奇’!”“只有‘向下扎根’,才能读懂中国”“用微小水滴汇聚的磅礴力量,在奔流中成就光荣与梦想!”“用奋斗的姿态将科技自立自强进行到底!”“声音是看得见的光,我想成为黑暗中的那束光。”“跨越山海,点亮梦想!”……湖北省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湖北省考古研究院青年考古专家郭长江、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柳芳、武汉大学“隐水思源”团队成员李思远、华工科技焊接自动化产品线总经理叶祖福、盲人电影院义务讲解员杜诚诚、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分队长黄译莹共7位嘉宾,结合他们的青春实践,用直抵内心的语言,讲述着他们的青春答案,激励大家共同携手“跑好这一棒”!
跨越70年的考古接力!湖北省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和青年考古专家郭长江,以两代人接力考古揭开曾随之谜的故事,讲述一代代考古人探源荆楚文明、弘扬文化自信的初心。他们说,“要延续文明根脉,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考古传奇’!让在座的同学们,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坚定文化自信,做好文化传承!”
讲小故事,看大时代!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柳芳现场分享她职业生涯中的三个小故事,和现场的同学们一起见证美好新时代。作为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友,她呼吁大家,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不失航向,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才能走好脚下的路,走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水到处都是,还需要找吗?“在特定的情境下,水是需要找的!”武汉大学“隐水思源”团队的李思远坚定地告诉大家。在地震、暴雨、泥石流、干旱等灾难发生的紧要关头,快速找到可用的水源点,不仅是他们的选择,也是生命的召唤。李思远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福水润泽田野,让清泉流入心田,用微小水滴汇聚磅礴力量,在奔流中成就光荣与梦想!”这不仅是一滴水的征途,也是他们的使命。
拼命追求的国产化,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来自华工科技焊接自动化产品线总经理叶祖福,为我们分享《做新时代的追“光”者》,讲述华工科技奋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追光”故事。用奋斗的姿态将科技自立自强进行到底!叶祖福呼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点亮青春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一起做新时代的‘追光者’!”
武汉市青山区盲人电影院的义务讲解员杜诚诚,现场带领500位同学们,感受在没有光的世界里如何“看见”多彩世界。刚从亚残运会闭幕式回来的她向同学们分享自己为盲人朋友们“讲电影”的故事。她说:“人生的意义就是让自己成为生命的发光体!照亮别人,温暖彼此,一起前行!”
跨越山海,点亮梦想!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分队长黄译莹“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她分享了在新疆塔城的支教故事。并在现场,将支教的接力棒,传承给了下一届支教队。17名支教队员现场宣誓:“请党放心,西部有我,请党放心,基层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他们志愿服务的初心,也是他们不负时代的青春之姿。
活动现场洋溢着满满的青春气息和力量。“我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毕业后我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想回到家乡,用自己的力量带大家富起来!”“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时代,把自己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现场的民大学子被深深感染,纷纷表示要在新的征程上,“接好接力棒,跑好这一棒!”
整场活动在歌声中圆满结束。接下来,“总书记的话记心上”大思政课还将深入县域,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汇聚精神力量,激发奋进动力,鼓舞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建功先行区、奋进新征程。
编审 | 李登清
策划 | 孙俊
记者 | 王晗煜
美编丨胡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