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突出“早、实、快” ,筑牢“安全堤”

  2023-10-30 10:31:41
分享到:

今年入梅以来,英山县遭受五轮强降雨袭击,红色预警12次。其中7月8日第五轮强降雨,单日24小时最大降雨位列全国本轮降雨之首,全县43座水库和352口大塘超汛限,东、西两条大河逼近警戒水位,东河交通主干线公路中断。在大灾面前,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抢早抓实,实现了在特大洪灾面前“无重要库塘垮塌、无主要河堤失守、无人员伤亡”的目标,取得了防汛救灾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一、早字当先,做好排兵布阵“指挥棒”

组织领导早部署。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提前启动应急、水利“双指挥部”工作模式,提前预判研究防汛救灾工作,提前调整应急预案,建立防汛紧急会商机制,县委常委轮班坐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实时雨情、库容,精准研判、果断决策、科学调度。严格落实“管行业管防汛”要求,所有分管县领导均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指挥体系早响应。根据气象变化趋势,县防指提前发布预警信息20万条,提前下发汛前准备、隐患排查、督导检查、预案方案修编等系列文件,县、乡、村三级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所有“五方”包保责任人摸清防汛重点部位和风险隐患底数,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水雨工情,第一时间应急处置险情灾情。

以人为本早转移。坚持把提前转移避险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组织地质灾害重点险段、洪灾威胁区群众撤离转移避险,转移安置人口1200户3608人,并投入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转移群众生活保障。利用降雨间隙严格落实重点地段巡查值守,有效劝阻群众远离,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保障有力、不漏一人。

二、实字托底,当好消隐排患“守夜人”

队伍充实到位。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汛”为令、闻“汛”而动,全力投入防汛抢险、救援保障等工作中。全县7800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投身一线,2400余名农村党员、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防汛志愿服务。指挥部成立县级应急抢险专业队伍41支1757人,各类工程应急抢险队伍22支250人,社会应急抢险队伍324支3570人,全体应急队员枕戈待旦、坚守防汛最前沿,共处置山体滑坡险情139处,修复公路、堤岸54处,清运淤泥、石块和土方量超过1万方。

物资备实到位。全县上下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科学测算防汛救灾物资储备规模,投入500余万元靠前储备应急物资42类5000多件,砂石料19000立方米、编织袋35万条,防水布2万平方米,铁丝10吨。新购置救援机器人、无人机、冲锋舟,实现县、镇、村物资分级储备、合理配置。同时加强各类高科技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救援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为防汛救灾提供了可靠保障。

整改落实到位。县领导带队、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对各乡镇汛前准备情况开展“双随机”、“四不两直”督导检查32次,对全县范围内涉水工程、河库塘堰、地质灾害点等开展一次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检查大督办,消除安全隐患188处,全面落实“四位一体”管理包保责任,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

三、快上加快,打好抢险救援“攻坚战”

吹响“集结号”。7月8日,雷店镇万冲桥处发生严重水毁灾情,桥梁、加油站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险情,紧急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现场进行会商研判,迅速成立6个工作组,对主干道路进行临时封闭管控,紧急调配突击队员300名,工程车辆35台参与应急抢险。

抢通“生命线”。县直各部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应急处置第一线。雷家店镇组织50多名党员干部对险段设立警戒标识,组织周边群众进行临时转移避险;县交运局紧急调运砂石、混凝土等物料40余车,回填土石料2000立方米,通宵鏖战17小时,迅速修建应急通道,次日(7月9日)下午15时即完成抢通任务,万冲桥水毁路段初步抢修完毕,保障了东河主干线交通大动脉。

争当“排头兵”。县应急管理局为抢险施工现场架设大功率应急照明灯塔,调拨大批应急装备、生活保障物资持续投入抢险救援。同时,果断处置加油站险情,紧急调配专家指导,科学制定处置方案,经过4小时特种作业,安全转移水毁加油站成品油33吨,凌晨3时成功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来源: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责任编辑:金晓彤

责任编辑 金晓彤
分享到:

定制服务